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卢汰春 《大自然》2013,(3):30-31
台湾斑翅鹛(Actinodura morrisoniana)的鸣声似"娇、娇"之声,轻柔娇嫩,故而台湾布依族原住民称其"娇娇"。因其双翼有美丽整齐的黑色和栗色斑纹相间排列,英文名意为"纹翼画眉";又因其头部为栗色,有别于其他斑翅鹛,又名栗头斑翅鹛。这种可爱娇小的鸟仅分布在我国台湾,是中国鸟类特有种。1906年1月,英国探险家、专业采集者古费洛在海拔2440米的台湾玉山山区首次发现台湾斑翅鹛。英国鸟类学家格兰特鉴定后,将其作为新种发表在当年的《英国鸟类学通报》上。格兰特在文中写道:"这个引人注目的新种并不需要与任何已知种进行对比,因为它的羽色如此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贵州省杆蝇科分类研究系列报告之三,记述了贵州3个新记录种、1个中国新记录种及1个新属和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1、稻杆蝇 Chlorops(Chlorops)oryzae Matsumura 分布:贵州(贵阳)、福建、湖北、台湾;日本、朝鲜。2、角突剑芒杆蝇 Steleocerellus cornifer(Becker),贵州新记录种体长2.6—2.7mm,前翅长2.2—2.3mm。  相似文献   

3.
刘健昕 《大自然》2010,(5):71-73
2007年7月,我和贵州师范大学的袁萌在寻找务川臭蛙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种喀斯特洞穴蛙。2008年,贵州师范大学郑建周老师研究后确认其为新种,并命名为贵州花臭蛙。目前已知的贵州花臭蛙数量极其稀少,尚没有科学家对其进行过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4.
描记采于云南省文山市的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以采集地市名命名文山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wenshanensis Li,Yang,Li et Chen sp.nov.).新种体侧分布有3行纵列圆斑,口亚下位,与分布于相邻的砚山县体侧布满不成纵列行的斑点,口亚上位的麻花金线鲃(S.maculatus Li 2000)可明显区别;新种体侧有3行黑色圆斑,侧线鳞67~72,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之后,背鳍前长为体长的55.65%~59.50%,与体中有6~8个黑色圆斑,侧线鳞74~88,背鳍前长为体长的47.10%~53.70%,同为红河水系的西畴金线鲃(S.xichouensis Pan et al 2013)亦可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秆蝇科分类之一“贵州新记录的秆蝇及一新种”发表在《贵州科学》7(2):83—85(1989)。本文为第二篇,包括颜脊秆蝇属(Eurina)一新种、距秆蝇属(Cadrema)一新亚种,及粗腿秆蝇属(Pachylophus)的二个贵州省新记录种;除种记外,对三个属的情况也予概述。新种和新记录种的模式标本与研究用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1.贵州颜脊秆蝇,新种Eurina guizhouensis Yang et Yang, sp. nov.(图1—2) 体长4.2—4.3mm,前翅长3.7—3.8mm。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谱检测系统测量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 Lewis成虫两种体色个体不同部位的反射光谱,发现白星花金龟青铜色和古铜色个体4个测量点都反射紫外光(300~400 nm)和人类可见光(400~700 nm).古铜色个体光谱反射率整体低于青铜色个体,且青铜色个体反射波峰较古铜色个体多黄绿光反射...  相似文献   

7.
脉翅目(Neuroptera)草岭科(Chrysopidae)为常见的捕食性益虫,种类多、分布广,对为害农林的蚜、蚧、螨等重要害虫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并已用于生物防治。本文根据贵州生物所梵净山昆虫考察所采标本研究鉴定。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梵净纳草蛉(新种) Navasius fan jingans Yang et Wang,sp.nov.(图1—9) 雄虫体长11mm,前翅长15.5,后翅13.5mm。头部除额中部及头顶为黄色外,余为黄褐色,额唇基沟上方有一条红色横带,下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为害中药材黄桅子花蕾及嫩枝髓部的砧心虫,是多羽蛾科一新种,定名为桅子多羽蛾 Orneodes gardeniflora Dai,Sp.n.1989.该蛾体7~11mm,翅展16~21mm,体淡黄色有光泽、翅深分裂,前后翅各6裂,裂片两侧密生缘毛,翅有黄白相间的横带斑,内横线和中横线有深褐色鳞片簇状斑.除前翅第一裂片,其余裂片的亚缘线有一深褐色小点,另在第二裂片的中横线与外缘线处各有一深褐色小点,翅的亚缘线至外缘均有淡黄色缘毛.雌雄蛾花斑基本相似.新种与近缘种 O.baihua;O.beinongdai;O.japonica;O.spilodesma;O.flavofascia 在体型及花斑上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双翅目(Diptera)的大蚊科(Tipulidae)种类极其繁多,贵州省有过一些记录,梵净山的大蚊还是初次报道。本文只初步记述四种采自梵净山的大蚊,有一个新种、一新亚种和两个贵州省的新记录种。模式标本和观察的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1.贵州愈斑短柄大蚊 Nephrotoma catenata quizhouensis,subsp.nov.(新亚种) 体长13.5mm,前翅长12mm。  相似文献   

10.
系统报道湖南省蚱总科名录并3新种,即壶瓶山玛蚱Mazarredia hupingshanensis sp.nov.、湖南玛蚱Mazarredia hunanensis sp.nov.及壶瓶山无翅蚱Aalatettix hupingshanensis sp.nov.壶瓶山玛蚱近似于凸背玛蚱M.convexa Deng,zhengWei,2007,主要区別为:1)颜面隆起在触角之间部分的宽度与触角基节等宽;2)侧面观背板上缘微波状;3)后突到达后足股节顶端;4)中足股节下缘平直;5)后足股节下侧外面非黑色;6)后足胫节褐色.湖南玛蚱近似于平背玛蚱M.platynota Zheng et Ou,2010,主要区別为:1)侧面观头顶与颜面隆起形成钝圆形;2)侧面观颜面隆起在侧单眼前略凹陷;3)侧单眼位于复眼前缘的中部;4)侧面观背板上缘在肩部前略波状,在肩部后平直;5)中足股节宽小于前翅宽;6)后足股节下侧外面非黑色;7)后足胫节褐色.壶瓶山无翅蚱蚱近似于乐山无翅蚱Aalatettix leshanensis Zheng,Caochen,2011及苍山无翅蚱A.cangshanensis Zheng,LinZhang,2013,其区别于两者为:1)侧面观头顶与颜面隆起形成圆形;2)侧面观前胸背板上缘近平直;3)后突到达后足股节膝部.该新种又区别于苍山无翅蚱为:1)头顶突出于复眼之前;2)中足股节下缘波状.该新种又区别于乐山无翅蚱为颜面隆起在触角之间部分的宽度略大于触角基节宽.  相似文献   

11.
在为福建省林业厅鉴定森林害虫标本中,发现日箭蜒属蜻蜒一个新种,特命名为相似日箭蜒。兹描述如下。相似日箭蜒 Nihonogomphus simillimus Chao,新种分布:福建(光泽县)。长度(毫米):雄性体长57,腹长42,肛附器3.5,后翅36。雄性色彩:体黑色,具黄绿色至黄色斑纹。 (1)头部:上唇亚端缘具一条黄色横纹,该横纹背方中央呈楔形缺刻。颊褐色。前唇基黄色,后唇基、前额和上额前方的2/3淡黄绿色,后唇基两侧腹缘黑色。头顶黑色。后头及  相似文献   

12.
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了黑色鳃金龟鞘翅的微结构,借助纳米压痕仪测试并分析了鞘翅材料的纳米力学性能.SEM表明:黑色鳃金龟鞘翅采用了由背壁层、中空芯层和腹壁层构成的中空夹芯层复合结构,在满足鞘翅强度的同时保证了鞘翅对轻质的要求;微观尺度下鞘翅表面呈现非光滑表面织构.纳米压痕试验测得鞘翅外表皮的硬度为0.48 GPa,弹性模量为8.81 GPa,鞘翅的比刚度和比模量分别为600 MPa.(g.cm-3)-1和1.1×104MPa.(g.cm-3)-1.鞘翅接触刚度为(2.28±0.16)×104N.m-1,表明鞘翅有很好的抵抗变形的能力.鞘翅纳米力学性能呈现各向异性,靠近鞘翅对接缝处最大,鞘翅外边缘区域最小,且由鞘翅头部至鞘翅尾部区域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湖北湖南的毛蚊五新种记述(双翅目:毛蚊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毛蚊属和襀毛蚊属五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1、黄腿毛蚊 Bibio flavifemoralis,新种(图1a—d) 雄:体长7.5mm,翅长5.5mm。头及体全黑。头部多黑色粗长毛,触角粗短,9节,末3节紧连,鞭第1节宽为长的1.8倍;啄极短;须发达,5节,第3—4节长为宽的6倍,第5节略短些;复眼黑色,多黑毛;单眼棕黄色。胸部密生浅黄色长毛;肩胛棕黄色。足腿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2019,(5)
正幽斑金灰蝶(Chrysozephyrus zoa)隶属灰蝶科金灰蝶属,在我国分布于陕西、四川、甘肃和浙江等省。幽斑金灰蝶是中型灰蝶。雌、雄蝶前后翅背面斑纹差异明显:雄蝶前后翅背面的底色为黑色,中室及周边有金属质感的绿色斑纹,且前后翅外缘有较宽的黑边,其中前翅的黑边明显窄于后翅,也有部分个体后翅的绿色斑纹不明显,甚至趋于  相似文献   

15.
贵州生物研究所杨臣瑾同志委托我们鉴定一批采自梵净山的广翅目(Megaloptera)昆虫标本,经鉴定均为齿蛉科(Corydalidae),计4属5种,代表齿蛉亚科(Corydalinae)与鱼蛉亚科(Chauliodinae)两类。其中有3种为贵州省的新记录种,下面加以简述,研究用的标本保存在贵州生物所。 1、越中巨齿蛉 Acanthacorydalis fruhstor feri Weele(贵州省新记录) 体长78mm;前翅长91mm,后翅长80mm。  相似文献   

16.
食蚜蝇科(Syrphidae)是双翅目中一个较大的类群,也是该目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一个类群。该科昆虫成虫大多数有访花习性,是仅次于蜜蜂的重要授粉昆虫;幼虫中约1/3种类为捕食性,是蚜虫的重要天敌;有些食蚜蝇还可以作为环境指示者。2010~2015年以来,笔者对兴义地区访花食蚜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目前已知访花食蚜蝇科昆虫计33种,分属2亚科23属。其中异巴蚜蝇属、宽扁蚜蝇属、异食蚜蝇属、直脉食蚜蝇属、斑翅食蚜蝇属、毛管蚜蝇属、平颜蚜蝇属、粗股蚜蝇属等8属为贵州新记录属,褐翅异巴蚜蝇、弧缘长角蚜蝇、短角宽扁蚜蝇、爪哇异食蚜蝇、卵腹直脉食蚜蝇、斑翅食蚜蝇、宽尾细腹食蚜蝇、绿色细腹食蚜蝇、金黄斑食蚜蝇、黄跗斑眼蚜蝇、东方毛管蚜蝇、闪光平颜蚜蝇、东方粗股蚜蝇、黄盾蜂蚜蝇等14种为贵州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整理隐翅虫标本时,发现波缘隐翅虫亚属(Subgenus Coprophilus Ga-nglb.1895)一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南充师院生物系。中华波隐翅虫 Coprophilus(Coprophilus)(hinensis 新种体长3.9—5毫米。体前部黑色,鞘翅近后缘和外缘黄色带红,腹部暗褐色,触角、足、下颚须、下唇须黄褐色。头部比前胸窄,稍长,基部不狭缩成颈,颅顶有明显而稀疏的刻点。触角瘤内侧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产自浙江的荛花属Wikstroemia Endl.(瑞香科Thymelaeaceae)一新种——尖萼荛花W.acutisepala W.Y. Xie, Z.H. Chen et X.F. Jin,并附有线描图.新种与北江荛花W.monnula Hance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花萼长1~1.6 cm,裂片长三角形或狭卵状三角形,长4~5 mm,先端渐尖或骤渐尖;上轮雄蕊着生于萼筒1/2~4/5处,下轮着生于萼筒1/4~2/5处;花盘鳞片1枚,近圆筒形,1侧裂至花盘,先端2~4微裂或啮蚀状,稀半圆筒形而不裂,长为子房的1/5~1/2;核果长3.3~4.2 mm,直径2.2~2.7 mm;种子长2.5~3 mm,直径1.5~1.7 mm.  相似文献   

19.
记述了在中国分布的蟾蚱属Hyboella7种,其中有二个新种,即缺翅蟾蚱Hyboella aelytra sp.nov。及贵州蟾蚱Hyboella guizhouensis sp.nov.,并具有分种检索表及各个种的分布。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缺翅蟾蚱Hyboella aelytrasp.nov.近似于亨氏蟾蚱Hyboella heihrichi,其区别于后者为:(1)头顶宽为一眼宽的1.5倍;(2)前胸背板后突顶尖;(3)肩部之间具有一对短纵隆线;(4)缺前翅,具退化的后翅。贵州蟾蚱Hyboella guizhouensis sp.nov.近似于广西蟾蚱Hyboella guangxiensis,其区别于后者为:(1)头顶与一眼等宽;(2)前胸背板较光滑;(3)前胸背板中隆线全长宽整;(4)侧面观背板上缘平直,仅在肩部前略隆起;(5)沟前区侧隆线平行;(6)前、中足股节下缘平直;(7)后足跗节第1节为第3节长的2倍,第1跗节下之第3垫大于第1、2垫。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两种不同产地的剑花(七星剑花和深井剑花)的化学成分。方法:两种剑花分别经80%乙醇提取、乙醚萃取、甲醇定容得到供试品溶液。以硅胶为固定相,石油醚-苯-乙酸乙酯-甲酸(1:5:4:1,v/v/v/v)为流动相,通过薄层色谱分析两种剑花化学成分的异同。结果:相同点样量下,七星剑花和深井剑花在相同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S2、S3、S4,而七星剑花的这三个斑点均比深井剑花的斑点颜色更深,更明显。同时,七星剑花和深井剑花分别单独显荧光斑点S1和S5。结论TLC法简便易行,可以作为对七星剑花和深井剑花化学成分定性比较的快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