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农民经济的主要特点仍然是自给自足,他们无法渗入到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市场主体资格的缺失,使农民不能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2.
农民旅游市场分析及开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旅游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并将成为我国未来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分析了农民旅游市场的基本特征及市场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资涨价、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等,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镇农资市场直接面向广大农民,是处在基层的市场领域,点多面广,管理上有一定难度。农业生产有一定特殊性,农民在农资市场上是弱势群体,政府应该加强对乡镇农资市场的监管,使农资市场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农村城市过程中必须出现农民的失业问题,东莞也不例外,本文从东莞农民面临的失业问题出发,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耕地迅速减少,外地来工的竞争,本地农民文化低下,以及耕地集中使用等,为了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本文认为应鼓励农民从专业化,商品化的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农村非的农产业,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5.
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组织的崛起,大体而言,规避了部分市场风险,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对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究竟多高?影响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成本代价。高合作成本、低合作收益使农民合作组织很快陷入困境。本文从农民个体、专业合作组织本身、政府三个层面浅析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成本代价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市场大体可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城镇市场,另一块就是农村市场。相比之下,我国的农村地广人多,市场容量大,可谓是世界首屈一指。这一极其广阔的市场主体是农民。据统计,1995年我国农民为8.6亿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70.1%。一、农村经济实力和市场都有了历史性发展经过17年的改革与发展,农村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长,城、乡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开拓农村市场,扩大销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从经济总量比重看,农村的份额远超过城市。199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城乡结构,农村占57.1%,城市占42…  相似文献   

7.
农民下山进城入谷本质上是走出去,农民下山进城入谷抓住了“三农”问题的要害。农民下山进城入谷的主要障碍是城乡隔离制度仍未根本松动;市场信息网络尚未形成;农民市场竞争力较低;管理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农民下山进城入谷的基本思路是:坚持正确的方针,遵循基本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体系;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管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村社会组织在维护新疆农村稳定、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架设了农民和政府、市场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息化要做到"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组成以来,从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出发,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从资金,市场,物资,教育,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全国人民关心“三农”,全社会资源聚焦“三农”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是中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两个重大战略,而二者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它们的协调发展对启动农村市场,实现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坚持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市场化、法制化等原则,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采取得力措施,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承担了比较大的市场风险.探讨了农民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下如何防范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民增收困难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市场经济基本要素分析,存在着市场主体、客体的制约因素,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与世界市场的挑战问题.为此需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走农村市场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地之间的矛盾一直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确立科学合理、稳定长久的农村土地制度,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土地市场,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须对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实行农村土地农民所有的制度,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出现的新型富裕农民阶层有别于建国初期的富农。他们支撑着农村经济的兴旺发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生力军。面对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任务,要进一步发挥新型富裕农民在农村城镇化、农村基层政治民主化、吸纳农民就业、激发农民的现代化意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农民主体性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主体性是当前学界热点问题。农民主体性建构包括他构和自构。他构主要通过消解家国同构和二元结构营造主体发展的社会环境、消除传统共同体残余为农民的个性发展松绑、发展市场经济摧毁自然经济残余、建立和谐民主家庭为主体性培育营造小环境、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洗涤农民精神污垢等五方面来实现。而自构则通过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组成新集体两个方面提升主体性内在素质。传统农民经历五个阶段终结,开拓、创新、进取的全新农民诞生。  相似文献   

16.
促进农民增收是提高农村消费水平的关键,而通过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可以提高全国居民总消费水平,从而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针对造成农民收入下降的原因,应该采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给予农民生产补贴,培育农村市场,加大对农业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以保证农民持续增收,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向乡村社会的全面渗透,当今的小农逐步被卷入到高度开放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的体系中。社会化为小农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农民交往注入新的活力,也给小农带来了新的生存压力。农民流动和土地流转等措施则为解决这个生存压力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东西方各主要国家政府对合作社的政策立场及立法概况,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合作社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制度效果。重点考察了中国合作社立法的历史,揭示由于政府的“抽农补工”政策及相应的权力压制导致合作社在中国变成了使农民致穷的工具,它遭致遗弃而终结是必然的。主张重新制定合作社法,回归欧美经典意义的合作社,以此为平台扶助农民建立自组织,使其以团体姿态走进市场和政治的谈判席,此乃振兴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外国资本纷纷看好中国经济,并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其中直接并购我国现有企业占了很大比饲。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正是外资借并购进入中国市场的绝佳机会。这种方式的直接投资大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若不加控制可能会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安全。而我国对反垄断方面的法律问题规定还很不完善.为此需在实质减少市场竞争标准、市场份额等方面做出更细致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