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穴播轮中种子运动高速摄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种子在穴播轮圆桶形种子室中的运动规律,应用高速摄像分析技术研究脱绒棉种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提出了种子临界深度概念.当种子深度小于临界深度值时,种子在种子室内圈上整体滑动不上升,大于临界深度值时,种子作环流运动;种子不沿种面下落则种子在种子室内圈上整体滑动,否则种子滑动上升,并作环流运动;种子整体滑动时穴播轮转速对种子的运动无影响;做环流运动的种子形成上、下2个带动层,2个带动层之间有中心区域;安装取种器后种子被带起,穴播轮转速大于105 r.min-1时,整个种子室内的种子在种子室内圈形成一个种子圆环.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测了云杉属(Picea)10个树种的种子形态和萌发特性,分析了它们与种源地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长、宽、千粒质量的差异在种间达到极显著水平;除种子萌发高峰期外,种子发芽率、发芽起始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在种间具有极显著的差异。相关性分析则表明:种子长和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长、种子宽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种子千粒质量与发芽率、发芽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纬度与种子长、种子宽和千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年均温与种子长、种子宽、千粒质量和发芽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因此,纬度和温度是影响云杉属植物个体间种子大小变异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缙云山国家级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群种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种子的萌发特性。经测定,单粒栲树种子质量变化范围为0.21~1.29g;按照栲树种子单粒质量频数分布选择大种子(0.80~1.29 g)、中种子(0.55~0.65 g)和小种子(0.21~0.40 g)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探讨种内种子大小对萌发的影响;另外对种子进行表面消毒处理,探讨杀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1)栲树种子千粒重达到(582.21±16.14)g,超过缙云山绝大多数乔木植物,种子质量大;2)栲树种子整体萌发率达到75.1%,大种子为76.4%,中种子为85%,小种子为64%,大种子和中种子萌发率显著大于小种子(p<0.05);3)种子经过表面杀菌处理其萌发率并没有显著提高;4)栲树种子起始萌发时间为4 d,持续萌发时间为20 d,没有休眠性,萌发格局属于过渡型。综合分析认为,栲树种子这些萌发特性有利于种群持续稳定的更新,以维持栲树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4.
钩藤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钩藤(犝狀犮犪狉犻犪狉犺狔狀犮犺狅狆犺狔犾犾犪)种子的发芽条件,为钩藤种子检验和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种子来源、发芽温度、光照和抑菌处理等因素对钩藤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钩藤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5℃;黑暗不利于钩藤种子的发芽,每天应固定给予部分光照;无菌水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发霉种子也较少;来源于广西融水县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结论】钩藤种子整体发芽率较低,不同温度、光照、消毒处理及不同来源的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重楼种子萌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探索影响重楼(Paris polyphylla)种子萌发的因素,为重楼快速育苗提供理论基础。实验利用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和变温层积方式对重楼种子进行处理,统计种子的萌发时间及萌发率。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而种子来源不同对种子萌发率有极显著的影响;3种变温层积方式下重楼种子均有萌发,变温层积对华重楼和滇重楼种子萌发时间和萌发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种子来源对萌发时间和萌发率的影响极显著。因此,外加GA3、不同的层积方式和变温处理均不能明显改善其萌发特性,种子的萌发时间和萌发率高低与种子来源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木兰(Magnolia liliflora Desr)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对木兰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木兰种子萌发温度幅较宽,在室温18(&#177;2)℃~35℃范围内均能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在不同温度下变化显著。在30℃恒温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最高。因此,木兰种子最佳萌发温度为30℃。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在30℃时,分别可达29.4%、29.4%和15.1%。不同温度条件下,经过200mg&#183;L^-1CA处理的木兰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用清水处理的木兰种子有所提高,说明GA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羌活种子特性和发芽率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羌活种子自然发芽率低这一问题,采用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进行种子浸泡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同时对野生种子和栽培种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青海省野生羌活种子的长和宽、胚和胚乳都比栽培种小;种皮透水性良好,对发芽率没有影响;赤霉素对羌活种子发芽率有促进作用,500 mg/L赤霉素可作为羌活种子处理的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没有促进羌活种子发芽率的作用;混合细胞分裂素对羌活种子发芽率有促进作用,(200+200)mg/L浓度处理的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青钱柳种子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5个种源的青钱柳种子5项形态指标进行了测定和趋势面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种子千粒重、体积、直径和厚度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种子径厚比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子千粒重表现为西南一东北向变异,同时受热量及水分因子的制约;种子体积表现为由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趋势,但受气候因子影响不大;种子厚度主要表现为同地理经度上的南北变异,与年均温、无霜期显著相关;而种子直径无明显地理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9.
种子颂     
种子,是生命之源。它孕育着人类的希望,维系着万物的繁衍。没有种子,就没有这生机盎然的世界;没有种子,就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粮。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绿遍田野山川,带给人们丰收的期盼和喜悦。种子像慈爱的母亲,呵护着幼苗从腹中诞生;种子像燃烧的蜡烛,耗尽自己的一切,换来了新苗长成;种子是生命的驿站,它用坚实的外壳保护着活力物质,它用纤小的身躯浓缩了遗传精华,使物种代代相传,播种到天涯海角、四面八方…… 我赞美种子:赞美种子渺小中的伟大;赞美种子平凡中的神奇;赞美种子丰富无穷的内涵;赞美种子…  相似文献   

10.
确保入库种子达到安全含水量以下。禾谷类作物种子安全含水量为12%-15%;油料作物种子含水量为8%-10%;薯类作物种子含水量为65%-80%。在冬贮过程中,种子水分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定期测定种子水分,以防坏种。定期测定种子发芽率。要根据库贮的实际情况,定期、定点、定层抽取种子样品做发芽试验,以确保田间用种的质量。做好种子病虫害的检查。要经常检查种子是否受虫害、鼠害等。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喷施药剂和清选加工等方法,清除病虫害。种子贮藏四忌。一忌用塑料袋装种子;二忌与农药、化肥混贮;三忌烟气…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芸苔属蔬菜芥蓝类、白菜类、菜心类和芥菜种子吸胀时荧光物质的泄漏与种子劣变.结果表明:不是所有丧失萌发力的种子均能泄漏荧光物质.泄漏荧光物质种子占不能萌发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大小按下列顺序:芥蓝类>白菜类>菜心类>芥菜类变化,这种顺序与其劣变系数变化顺序相平行.劣变系数反映了该种子抗劣变能力,因此可利用荧光物质泄漏的种子占不萌发种子的百分比测定该种子的抗劣变能力或种子劣变程度.荧光物质主要分布在胚中.死种子吸水后荧光物质可泄漏于所在组织的外部,而活种子则否.  相似文献   

12.
茜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茜草种子的特性,探讨温度、光照等条件对茜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观测了茜草种子的形态、千粒质量、水分含量、吸水率,测定了茜草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15,20,25℃)下,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结果表明,室温下茜草种子吸水率在36h达到饱和,为161%;茜草种子在20℃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为69%;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茜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差异,但在黑暗条件下可以缩短茜草种子的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13.
当归种子活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不同光照、不同温度和不同消毒处理,对4种当归种子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暗培养箱25℃恒温下能明显提高当归种子发芽率;当年的当归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存放1年的;提前抽薹种子的发芽率高于正常种子的;50℃水浴和0.2%高锰酸钾处理在降低当归种子霉变污染的同时,也显著抑制了其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14.
首次对产于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属(Saussurea DC.)5种10个居群不同海拔的植物进行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分析了海拔与种子大小与萌发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海拔的种子种子萌发率低, 高海拔的种子种子萌发率高;高海拔植物种子的萌发时滞较低海拔植物种子萌发时滞短;百粒重与萌发指数成正比关系, 即种子越大萌发速率越小;海拔与百粒重、萌发持续时间和萌发高峰期之间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5种槭树属树种翅果性状,探究果实性状和风传播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为深入研究槭树属植物果实的风传播机制和种群扩张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5种槭树属树种翅果为材料,在分析种子长度、种子宽度、果翅长度、果翅宽度、种子长宽比和种子长/果翅长特征等参数的基础上,模拟果实的传播特征(沉降速度和水平传播距离),比较15种果实性状和风传播特性间的相关性。【结果】①15种槭树属树种翅果开张角度对沉降速度和水平传播距离的影响最大,种子宽度影响较弱;②15种槭树属树种翅果沉降速度为69.14~224.06 cm/s,扇叶槭最慢,梣叶槭最快;扇叶槭果实的水平传播距离最远,梣叶槭最近;③15种槭树属植物果实沉降速度与种子长度、果翅长度、果翅宽度、种子长宽比和种子长/果翅长正相关,与果实两翅开张角度和种子宽度负相关;水平传播距离与果实两翅开张角度、种子长、果翅长、果翅宽、种子长宽比和种子长/果翅长均呈负相关,而与种子宽度正相关,果实水平传播距离与其沉降速度呈负相关,果实沉降速度和水平传播距离受多种性状影响;④对15种槭树翅果的8个性状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2.911%, 基于8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可知,当欧氏距离为10时,15种槭树可分为4类。【结论】果实形态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15种槭树果实形态特征对沉降速度的影响依次为:两翅张开角度>种子长/果翅长>种子长度>果翅长度>种子长宽比>果翅宽度>种子宽度。果实的水平传播距离受多种因子的综合制约。千粒质量、两翅张开角度、种子长/果翅长可作为槭树分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源苦楝种子生物学特性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物候区10个产地的苦楝(Melia azedarach L.)种子采样分析,分别测定种子的纵径、横径、纵横径比、千粒质量、含水量、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呼吸速率等种子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苦楝种子的形态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各地的地理、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种子的大小具有一定的纬度变异,种子形状随纬度变化有分异,分布纬度越高,种子越接近圆球形。根据种子形态特征,将10个种源种子性状自然分布划分为5个类群。不同种源苦楝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呼吸速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呼吸速率显著相关,而与种子形态无相关性,表明苦楝种子活力更多受种子生理生化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额济纳胡杨有性繁殖失败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内蒙古额济纳绿洲胡杨种群的苗库状况、种子雨、种子生活力以及环境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杨萌生苗占更新苗的绝大多数;胡杨能够产生出大量的有生活力的种子,胡杨种子散播时间在种群内部存在异质性;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胡杨种子在落种后生活力迅速降低,(6-40)d后绝大部分种子(95%)会丧失活力。种子萌发试验表明:表土层含水量低、含盐量高、生化他感作用是胡杨种子萌发的限制性因子。由于胡杨种子属于短命种子,在其短暂的活力期内没有适宜的环境条件使之萌发,从而造成种子萌发失败。缺水所导致的种子安全萌发生境的缺失是额济纳胡杨的有性繁殖失败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当归种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出当归种子的质量标准,规范种子供需市场,参考农作物种子的扦样、种子净度、千粒重、水分含量、种子活力、发芽率和健康度等检验规程,对岷归1号、岷归2号及其火药种子和野生当归种子进行品质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当归种子净度为93.43%~91.94%,千粒重1.5087~1.6888g,种子含水量12.19%~12.89%,种子活力48.50%~60.00%,发芽势33.00%~64.00%,发芽率65.50%~86.00%,病种率3.7333%~5.3300%,死虫和卵含量0.0362%~0.0806%;岷归2号种子、岷归2号火药种子和野生当归种子在千粒重、种子活力和发芽能力方面均优于岷归1号种子和岷归1号火药种子,其中野生种子中死虫和卵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子,但病种率显著低于其他种子。通过对不同当归品种及不同种子对比研究,提出了供生产应用的岷归1号和岷归2号当归种子分级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火炬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遗传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火炬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果长、球果宽、种子千粒重、饱满种子数、种子潜能、种子效率等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显或极显,遗传变异丰富;球果长、球果宽、种子千粒重、种子潜能等性状在无性系内差异不显,同时具有较高的重复力,这说明其主要受遗传控制;饱满种子数、种子效率等性状在无性系内存在显差异;球果长、球果宽、种子千粒重和种子潜能等的重复力相对较为稳定。因此,根据球果性状对种子园无性系进行再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冬凌草优质种子,并揭示其种子发育成熟的内在机制,采用常规方法和SDS-PAGE蛋白电泳技术,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冬凌草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其蛋白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种子种皮颜色明显不同,主要分为褐色具花纹种子和褐色种子;且褐色花纹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活力等性能明显高于褐色种子;种子蛋白研究表明,褐色花纹种子较褐色种子蛋白表达量丰富,这可能是冬凌草种子发育过程中是由于营养物质积累或蛋白质表达的不同而导致其出现两种不同程度的发育类型,从而导致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