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1月12~16日,应新加坡共和国总理李显龙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第21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21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13届东亚峰会。11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新加坡总统府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举行会谈。李克强表示,新加坡是中国的友好近邻和重要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2.
今年头两个月,东南亚国家联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活动,各国首都高朋满座,门庭若市,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1月中旬,在李光耀总理倡议下,东盟六国军政要员云集新加坡举行重要会晤;美前国务卿基辛格应邀访问了新加坡和曼谷,并分别同东盟领导人会谈。东盟把基辛格看成是一位同里根政府有特殊联系的非官方使节;1月26日至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吴学谦应邀访问新加坡,同李光耀总理和达纳巴兰外长举行会谈;民主柬埔寨主席西哈努克亲王应邀访问泰国和其他东盟国家,同东盟领导人举行会谈;与此同时,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应邀访问了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就解决柬埔寨问题和东南亚地区形势进行了一系列重要会谈。  相似文献   

3.
11月20日在新加坡召开的第13届东盟首脑会议主要有三大议题:批准《东盟宪章》、签署《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以及讨论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其中,东盟10国领导人20日下午签署的《东盟宪章》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东  相似文献   

4.
东亚合作又迈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权,明确各种机制在东亚合作中的作用。谁也没想到,东盟如此长袖善舞,把地区合作推动得如此引人瞩目。2005年12月11日~15日,东盟举办了一系列峰会:东盟10国领导人会议,东盟分别与中、日、韩、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领导人的会议,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以及首届东亚领导人会议等。在外人看来,会议如此之多,似有叠床架屋之感,但明眼人看去,却是重点明确,层次清楚。它基本体现了东盟对于地区合作的设计和实施蓝图——引导和塑造以东盟为核心的亚太地区秩序。东盟:主导权与竞争力系列峰会的核心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5.
骆永昆 《世界知识》2011,(23):20-21
11月17日至19日,温家宝总理在巴厘岛出席第14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纪念峰会、第14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日韩领导人会晤及第六届东亚峰会。温家宝在赴会途中就对记者说,这次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并不轻松。  相似文献   

6.
2004年11月底,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第八次东盟—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东盟与中国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等文件,决定从2005年7月1日起全面启动降低关税进程,对7000种产品逐步削减和取消关税。根据协议,中国和东盟中的六个老成员(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将在2010年把绝大多数“正常产品”的关税降为零,而四个东盟新成员(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则在2015年实施。对于可以保留的少数“敏感产品”,双方也对其关税水平做了约束和削减。国际舆论认为,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正式…  相似文献   

7.
<正>应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1月20~23日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十八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八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十届东亚峰会,并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11月21日下午,李克强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十八次10+1领导人会议。李克强在发言中说,中国和东盟关系超越双边范畴,日益成为东亚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石。中方始终将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将坚定支持东盟一体化,支持东盟  相似文献   

8.
<正>应新加坡外长尚穆根、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外长阿尼法邀请,外交部长王毅于8月2~3日访问新加坡,于8月4~7日访问马来西亚并出席在吉隆坡举行的中国—东盟(10+1)外长会、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东亚峰会(EAS)外长会和东盟地区论坛(ARF)外长会。8月3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总统府会见王毅。  相似文献   

9.
12月16日下午,东盟-中日韩领导人(“9 3”)非正式会晤和东盟-中国领导人(“9 1”)非正式会晤先后在河内举行。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日本首相小  相似文献   

10.
今年正逢东盟创立30周年。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特意选择了1月7-14日正式出访了文莱、马来西亚、印尼、越南和新加坡等东盟五国。新年伊始,桥本首先出访东盟,足见日本对东盟的重视。桥本首相与五国首脑进行会谈后,在新加坡发表了题为《为迎接新时代进行改革——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的演讲。双方还  相似文献   

11.
<正>应东盟轮值主席国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吴登盛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1月12日至14日出席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七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九届东亚峰会,并对缅甸进行正式访问。13日上午,李克强在内比都出席第九届东亚峰会。东盟十国领导人以及韩、日、美、俄、印、澳、新等国领导人一同出席。缅甸总统吴登盛主持会议。李克强在讲话中说,东亚在过去几十年能够快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有一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5月29~31日,第14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举行,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和防务部门领导人出席了本次论坛。"香会"的东道主虽然是新加坡,但却是由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发起的,全称是"亚洲安全峰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开幕式上的致辞有些新意,但本次峰会更受关注的是中美在南海问題上的斗法。那么,东盟和域外大国在东南亚地区安全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呢?其实二战之后,东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存在着两条主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12~16日,应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马尼拉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在会后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11月12日下午,李克强乘专机抵达马尼拉。11月13日下午,李克强出席第20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李克强在发言中表示,中方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始终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坚持与东盟做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构建  相似文献   

14.
正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CENTRIALITY)成为亚太国家对东盟外交的"政治正确"。2007年后,这一词汇更是被陆续写入到东盟组织及国家的官方文件中。2017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越南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东盟国家领导人举行了对话会,明确承诺中国将"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2017年11月12日举行的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领导人将全面执掌东盟大旗;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条约》并非加入东盟;中国和东盟的关系10年实现三级跳。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针对中国与文莱、柬埔寨、老挝达成的南海问题四点共识,两位新加坡巡回大使分别表态——王景荣认为中国"像在干涉东盟内部事务",比拉哈里认为"这显然可以解读为分化亚细安(东盟)的手段"。虽然新加坡外交部后来回复中方"新前外交官有关言论完全是个人看法,不代表新加坡政府的立场",但擅长外交辞令的资深外交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显然体现了新加坡乃至一些东盟成员国的某些内心想法。  相似文献   

17.
正新加坡作为2018东盟主席国,向来自诩为中国与东盟关系间的"忠实可靠的中间人"(honest broker),然而实际上中新关系同时却有着难以言明的微妙性。2017年11月14日,东盟第31届峰会在马尼拉举行。此次峰会闭幕式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手中,接过了象征轮值主席国地位的木槌。随后,李显龙在讲话中公布了2018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更好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并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2003年10月8日,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出倡议,由中国和东盟十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自2004年首次在广西南宁举办以来,  相似文献   

19.
李菁 《凉山大学学报》2004,6(3):120-122
2002年11月4日,中国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在出席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后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根据《框架协议》,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点之一。本较详细地阐述了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合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中的作用,指出澜湄合作在该框架下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6月2日至3日,由中国驻东盟使团主办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研讨会"在印度尼西亚历史名城三宝垄举行,来自中国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和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近40位专家学者与会,笔者受邀参会。会后中国驻东盟大使徐步接受了《世界知识》杂志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