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含镍合金球铁的拉伸断口特性,根据其延伸率可判断其断裂属于脆性断裂,微观断裂机理是准解理加少部分剪断(有韧窝),韧窝主要分布在石墨球周围的基体中;贝氏体或马氏体针片的细化程度和残奥对主裂纹的扩展有较大影响。用层磨断口及深腐蚀技术,研究了二次裂纹的起裂特点,发现了二次裂纹的萌生有三种方式,用振动汽蚀机测定了合金球铁的抗汽蚀性,指出贝氏体或马氏体针愈细小,分布愈散乱,其抗汽蚀性愈好。还用SEM分析了汽蚀裂纹的起裂和扩展特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了锑球铁的机械性能与抗汽蚀性间的关系,认为锑球铁的抗汽蚀性与抗拉和抗弯强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了Sb的加入引起球铁共晶过程及共析过程发生变化,以及加入Sb后产生的蠕墨现象,认为Sb提高球铁机械性能和抗汽蚀的原因主要是Sb细化了共晶团,细化和增加了珠光体含量,并有效地消除了牛眼状铁素体,降低了汽蚀裂纹的萌生数目和扩展自由程。  相似文献   

3.
用HM-4高温金相显微镜垃伸装置,在常温下对铁素体和索氏体基体球铁的拉 伸微观断裂过程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铁素体基体球铁,随拉力增大,首先在 试样心部若干石墨球(或团絮状石墨)上沿着与拉力方向约成90°方向基体启裂, 随后以石墨球为核心微观裂纹自心部向二侧跳跃式地发展,形成网络状裂纹。当裂纹 聚合至某一临界尺寸,剩下边缘部分快速断裂。裂纹的走向从微观看皇锯齿状,从宏 观看与拉力方向相垂直,索氏体基体球铁拉伸断裂机制也是首先从试样心部石墨球界 面上启裂形成与主拉力成90°微裂纹,随后向二侧扩展,但是微裂纹发展很不充分 便快速断裂。裂纹走向与铁素体基体相似。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建立了一个多夹杂双相非均质体断裂力学分析的物理模 型[1]。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铸铁的抗汽蚀性能及其关联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认为石墨是铸铁汽蚀的破坏源,球墨铸铁的抗汽蚀性能优于普通灰铁的抗汽蚀性,灰铁基体组织的抗汽蚀性能以回火马氏体为最好,铁素体最差。经过实验得出增加片墨铸铁强度其抗汽蚀性能提高,增加球墨铸铁基体硬度时,抗汽蚀性能显著提高,铸铁中加入Cr1.00%,Mo0.50%,V0.100%,Re0.05%时,其抗汽蚀性能明显提高。含钒铸铁有较强的抗食盐水汽蚀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压痕法及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抗磨贝氏体球铁中裂纹的形核与扩展。实验结果表明,裂纹主要在石墨─基体界面形成,其次在碳化物─基体界面形核。裂纹在石墨─基体界面和碳化物─基体界面的形成机制不同,裂纹优先沿界面扩展。并从热力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和振动式汽蚀机对铸铁的汽蚀过程进行了研究。从水力学汽蚀冲击力开始,系统地讨论了汽泡渍灭时产生的球形应力波、射流冲击力的大小,和冲击力作用于金属边壁后如何使其内部的全位错半位错滑移并形成裂纹核,认为力学冲击是铸铁汽蚀的主要原因,冲击力使材料内产生剪应力并使表面石墨脱落。根据实验结果具体分析了铸铁中石墨的存在对裂纹成核倾向的影响,说明了石墨的存在一方面降低了铸铁的微区强度,另一方面应力集中和切口效应使裂纹容易在其周围萌生和扩展的原由,指出石墨是铸铁汽蚀源。根据裂纹核在铸铁汽蚀面的位置指出了三种起裂方式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三种起裂纹方式为①汽蚀面上的石墨尖端和晶界处,②垂直石墨尖端,③ 距表面层△b厚(20~100μm)区内的硬质点和石墨与基体界面处。指出裂纹沿着或向着石墨片和硬质点的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7.
制备780 MPa级热镀锌冷轧双相钢,并对其组织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采用原位拉伸实验观察裂纹的萌生及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钢经热处理后获得铁素体+马氏体的双相组织;抗拉强度为789 MPa,屈强比为0.56,伸长率为23%,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裂纹可以在铁素体内部或在铁素体-马氏体两相界上萌生;裂纹在扩展过程中遇到硬相马氏体岛时,会沿着马氏体岛的边缘绕过;铁素体产生的塑性变形能够减弱裂纹附近的局部应力集中,减缓裂纹扩展。双相钢的断口形貌是韧窝型,断裂形式属于塑性断裂。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断口金相法分析和讨论了珠光体、铁素体、珠光体—铁素体基的球墨铸铁冲击断裂的裂纹扩展方式、断口形貌特征和石墨在冲击断裂中的行为。在冲击断裂中,石墨不是裂纹源,裂纹多源自石墨球之间的晶界或共晶团界上的杂质聚集处,裂纹通过不断地诱发出新裂纹源,不连续地向前扩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H:0.3%NiMg+1.2%ReMg和T:1.2%Re Mg两组球化剂对铁液进行球化处理,研究两种球化剂对所制备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型球化剂对应的组织为球状石墨+珠光体,T型球化剂对应的组织为球状石墨+铁素体基体组织。T球化剂球化的球铁件硬度值和抗拉强度高于H球化剂球化的球铁件,H球化剂球铁试样的冲击韧度大于T球化剂,拉伸断口微观形貌为具有河流花样的解理断口。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铸态奥-贝球铁的制取方法及其组织和性能。并研究了铸态奥-贝球铁抗汽蚀特性。实验表明,铸态奥-贝球铁的抗汽蚀性能比普通球铁高出约3倍,Ni,Mo,Cu和B等元素对铸态奥-贝球铁的组织、机械性能及抗汽蚀性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留在室温的奥氏体组织有着良好的抗汽蚀性.  相似文献   

11.
高钒高速钢与高铬铸铁的滚动磨损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铬铸铁为参照,在自制的模拟轧辊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高钒高速钢的滚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磨损循环次数的增加,两种材料的磨损量均直线地增加,高钒高速钢的相对耐磨性是高铬铸铁的4倍以上;高铬铸铁中的裂纹主要由于M7C3的严重碎裂而萌生于M7C3的内部,高钒高速钢中的裂纹则主要萌生于VC与基体的界面,并沿VC的表面扩展.高钒高速钢中VC形状好、不易碎裂及基体硬度高是其耐磨性优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在无限冷硬铸铁轧辊上切取板状热疲劳试样,在自制的热疲劳试验机上进行了冷热循环实验,研究了显微组织对无限冷硬铸铁热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在石墨尖端处、珠光体基体及共晶碳化物中萌生;热疲劳裂纹主要在钢基体与共晶莱氏体界面处、钢基体内扩展及穿越共晶碳化物.  相似文献   

13.
提供了非金属夹杂物作为球状石墨非自发形核心的视觉证实。球铁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按其分布有:作为球状石墨核心的夹杂物;被石墨晶体包围的夹杂物;和石墨共生的夹杂物;孤立块状分布在基体中的夹杂物。对球铁性能影响最大的非金属夹杂物是孤立分布的夹杂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实验,分析了含磷铸铁闸瓦的致断原因。结果表明,裂纹萌生于工作表面或次表面,由工作表面向背面扩展。在使用过程中,高磷灰铁闸瓦有严重的断裂现象,蠕化良好的含磷蠕墨铸铁闸瓦与没有明显铸造缺陷的中磷灰铁闸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15.
蠕化剂的蠕化范围是衡量获得蠕墨铸铁难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普通稀土镁合金蠕化剂的蠕化范围较窄,使其难于稳定获得蠕墨铸铁,阻碍了蠕墨铸铁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出了钛可以扩大稀土镁合金蠕化剂的蠕化范围的结论,从而为蠕墨铸铁的推广应用开拓了广阔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