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汾河水污染分析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省汾河水质污染物的超标倍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汾河干流主要地(市)河段废污水量所占比重,对比分析了不同年代随废水排入河道的有毒有害物质量的变化情况,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汾河上游的土地不仅承载着该地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且对整个汾河流域乃至黄河中下游的生态环境有深远影响.然而,近年来该地区土地撂荒现象日渐突出,严重影响了该地区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研究汾河上游包含宁武县、静乐县、岚县、娄烦县、古交市等5个县(市)在内的2000年至2013年期间土地撂荒的动态变化;分析该地区土地撂荒的形成原因,主要成因有自然条件的影响、社会分配制度不够合理、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对太原市的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汾河水库及其上游81km天然输水河道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地表水源地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静乐县县界以上汾河上游水资源量及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6.
浅析汾河流域水质污染的防治与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省汾河水质污染物的种类和超标物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改革开放初期和21世纪初期汾河干流主要河段中污染物所占比重进行了对比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时期排入汾河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提出了防治汾河水体污染加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压力指数的理论与方法,对汾河上游流域1987年-2003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亏损、生态压力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建立了生态压力指数测算模型以及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及生态安全度变化预测模型.测算结果表明:1)本地区生态承载力呈减少趋势;2)生态足迹均呈现增加趋势;3)1987-2007年生态压力指数从0.77增长为1.64,增长幅度为0.87,增长幅度较大;4)汾河上游流域已经超载,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集分析汾河景区水体中的重要污染指标,结果显示:汾河景区的水质除总氮外,均能达到各类质量标准,基本上能满足城市景观娱乐用水水质要求。而根据检测数据可知,汾河景区水质总氮超标,总氮属于导致水质富营养化物质之一,应严格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攀枝花市金沙江江水水质污染现状和污染原因分析,结合Sjno—Sweden Cooperation on Local Agenda21(plarase1)环保专项议题,参照瑞典的经验和技术,根据本市的具体特点,提出了污水治理和防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60-2011年汾河上游流域4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现代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52 a来汾河上游流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水分盈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汾河流域上游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 203℃/10 a,并在1993年发生由冷变暖的气温突变;20世纪80年代平均气温最低,21世纪初10年最高。年降水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主要表现为年际间的波动,年代际呈现“U”字型变化;20世纪60年代,降水最为丰沛,80年代最为匮乏,之后略有增加。20世纪60-80年代,上游四季气候以冷为主、干湿相当,之后,以暖为主、略显偏湿。在气温持续升高、降水波动减少的前提下,水分盈亏量逐渐减少,与降水量的多少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市汾河景区浮游藻类及水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的夏季(7月)和秋季(10月)对太原市汾河景区的浮游藻类进行了研究.经鉴定,有浮游藻类137种,隶属于7门,32科,70属.秋季种数较多,其中蓝藻门和绿藻门占优势,分别为38种和37种;夏季种数相对较少,绿藻门占优势,为21种.两个季节中均以蓝藻的细胞密度最高,达4.1×108个/L,绿藻其次,达3.8×107个/L,其它藻类植物的生物量相对较低.污水生物系统法和硅藻商指数显示汾河景区的水质接近于β-中污型,且在秋季污染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根据汾河入黄段黄河小北干流河道的地形及特性,分析了汾河入黄段摆动范围及其原因,简述了黄河夺汾对汾河的影响,及黄河堵串工程修建之后对汾河入黄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河南段水污染危害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黄河流动河南段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水污染现状,探讨了水污染对工业、农业、城镇供水、水利工程设施、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市政额外投资等各方面造成的危害,提出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水污染防治对策,对黄河水资源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汾河近10年的污染趋势及汾河沿途各污染物变化趋势,指出了汾河水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汾河水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汾河水库是引黄水入并的调蓄水库。文章对汾河水库的运用状况、来水频率、库容变化进行了分折,并对引黄水入并后如何充分发挥汾河水库的调蓄功能,在保征水库防洪安全的访提下,做好拦洪、蓄洪和对黄河水的合理调蓄,继续发挥汾河水库的功能和作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汾河太原地区段污染现状分析,首先进行水质环境条件概化,在此基础上建立汾河太原城区段百稳定水质模型,用全隐式有际差分法进行数值计算,并对各监测断而未来污染物浓度进行是预报,最后,以该段出口断面水质功能为目标;对各排污支流的允许排放浓度进行优化调配。  相似文献   

17.
以汾河流域21个控制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汾河水质评价方法,对汾河流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并与传统的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80.9%的断面三种评价结果完全相同,11.1%的断面三种评价结果有差异,其中,BP评价结果较单因子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更为客观,更多地考虑了多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更有利于水质评价和管理.经训练的评价模型应用于实例的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设计合理、抗干扰能力强,对汾河水质评价具有较好的客观性、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汾河太原城区段水体黑臭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多断面、长时间、高频度现场观测与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应用黑臭单因子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和黑臭多因子加权指数分别对水体进行黑臭评价,提出了适合汾河太原城区段的水质黑臭评价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