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盂漏是中国古代全真教道士发明的计时工具。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跨文明的技术背景比较,介绍了域外沉碗型水计时存在的多种形式:南洋地区的椰漏、北爱尔兰出土的萨克森沉碗、古印度的铜沉碗、义净所见古印度佛寺的铜沉碗等。其次,讨论了盂漏的渊源——中土佛教的莲花漏,及其使用场合——六时礼佛。再次,通过对全真教坐钵活动的考察,指出莲花漏—全真教钵漏—盂漏的承袭路线,认为这三者都兼具辅助修行的宗教法器性质,而盂漏又可以满足道士们较长时间坐钵的需要。最后,阐释盂漏计时如何在全年范围成为可能,并从历法史的角度讨论了创制者对数据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盂漏是中国古代全真教道士发明的计时工具。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跨文明的技术背景比较,介绍了域外沉碗型水计时存在的多种形式:南洋地区的椰漏、北爱尔兰出土的萨克森沉碗、古印度的铜沉碗、义净所见古印度佛寺的铜沉碗等。其次,讨论了盂漏的渊源——中土佛教的莲花漏,及其使用场合——六时礼佛。再次,通过对全真教坐钵活动的考察,指出莲花漏—全真教钵漏—盂漏的承袭路线,认为这三者都兼具辅助修行的宗教法器性质,而盂漏又可以满足道士们较长时间坐钵的需要。最后,阐释盂漏计时如何在全年范围成为可能,并从历法史的角度讨论了创制者对数据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动时报漏刻(自击宫漏)是宫中都工匠护军蒋英实奉世宗大王(李祹,1397—1450年;1418—1450年在位)之命于1433年制造的。从1434年7月1日开始它成为国家的标准计时仪器。对民众报时的午正、人定和罢漏就是根据这套计时仪器报的。它安装在景福宫的报漏阁里,因此后称报漏阁漏.景福宫是国家天文台"简仪台"所在地。它能够通过操控声音和视觉信号发生系统依朝鲜时代的二元化时制——即十二时辰和五更点法——自动报时。系统自动发出报时声同时显示指示,报出十二时、百刻,以及五更时刻。世宗大王创制的报漏阁自击漏成为模型在朝鲜(1392—1910年)经历过3次复制或修复——1433年的初创,1536年的再创以及1618年的重创。初创之后574年,2004年为了纪念韩国国立古宫博物馆在首尔开馆,文化财厅,博物馆与建国大学校和自击漏硏究会签订了自击漏复原计划,到2007年11月展示了复原的自击漏。复原计划是按照《世宗实录.报漏阁记》中的记载以及原器物的一些残余部分——包括1536年和1618年仪器的现存部分——进行的。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复制漏器和自击装置。文章从机械学和功能方面的细节系统地描述了复原的过程,包括根据当时的教范《漏筹通义》的记载刻制十一支箭.《漏筹通义》是根据授时历和经过汉阳(当时朝鲜首都)地方时校正的《七政算内篇》编纂的。自击漏包括4个主要部分:(1)漏器部,通过安排三级播水壶,用于两个受水壶递水的计时壶来计时;(2)方木机构,通过在相应的时间落下相应的小铜丸将水平面转换到以数字显示的二元报时时刻标示信号;(3)铁丸放出机构,由复杂的杠杆系统操纵的机构放大动力报时机来操作。(4)视听觉报时部,由两个次一级结构组成。一个是十二时辰报时机部,包括一个钟和木制的小雕像系统,以不同次数的敲钟声和相应的木制的十二支神小雕像举出的时辰牌来报时。另一个是更点机,包括一面鼓、一面锣、以及小雕像,小雕像在不同的更点敲击出相应次数的锣鼓声以报更点。我们对已经失传几个世纪的铁丸作动人形机构的详细复制表明,蒋英实受到了阿拉伯铁丸利用报时法的启发,发明了丸落下时刻标时法(通过落丸来标示时刻的机械装置),并通过改进13世纪阿拉伯时计师al-Jazari的仪器来实现将动力传到对人形机构的推动中。另一方面,苏颂的《新仪象法要》,《元史》中描述的郭守敬的大明殿灯漏以及顺帝的宫漏可能影响了世宗朝的宫廷学者。总的来说,这次复原源于对当时的文献记载和遗物的重建,中国-阿拉伯钟表技术对我们也很有帮助。全部系统现在运行良好。我们的复原将有助于重建古代东亚、甚至阿拉伯的机械水钟。  相似文献   

4.
古代军事中的夜间计时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军事中夜间安营使用过两种计时法--步行计时法与数珠计时法.前者至晚在唐代出现,后者最晚出现于宋代.两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水漏计时和测影计时,都具有简便易行、受环境制约不大的优点.缺点是精度较低.从计时原理上来讲,这两种计时法应归于木漏系统,属于木漏的异体.  相似文献   

5.
全真道士闫希言师徒是今本《西游记》定稿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作者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门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 (平话 )》作者的前提下 ,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 ,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人”具体历史的分析 ,认为今本《西游记》的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间江苏茅山的全真教龙门派道士 ,其中闫希言师徒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师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平话)》作者的前提下,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义”具体历史的分析。认为今本《西游记》的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江苏茅山的全真教龙门派道士,其中闫希言师徒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7.
《准斋心制几漏图式》是研究漏刻"随刻改箭"之最重要文献,自清人黄丕烈以来,该书被认为成书于宋代,而其价值亦为今人所忽视。该书附有珍贵的25支漏箭图,序言记载了几漏的制作缘起,漏壶的保养,以及长期被前人忽略的问题——漏刻连续计时的运作方式。漏刻之"随刻改箭",依据历书所载昼夜长短数值,据此证明该书参照《授时历》,当成书于元代,作者孙逢吉为浙江人士。  相似文献   

8.
漏箭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计时、守时的仪器漏刻中的显示时间推移的部件,在一年内,一般用多支漏箭来显示不同时日的时刻推移,人们先后取用不同的准则,制定了各异的漏箭制度.如有“一气一易”的48或25支漏箭制度,有“每差一刻为一箭”的41或21支漏箭制度.每支漏箭又各有不同的刻度方法,以符合实际时刻的推移.  相似文献   

9.
基于ANSYS的电力变压器漏电感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元法讨论了电力变压器中漏磁场的类型和作用,把有限元分析法引入到变压器漏感计算当中.在此基础上对电力变压器建立仿真模型,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电力变压器的漏感进行分析、计算,并将仿真结果与用传统方法计算出的漏感相比较,其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NH3-NH4Cl介质中,铜—水杨基荧光酮(SAF)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恒电流吸附计时电位溶出行为.讨论了恒电流大小、富集时间和富集电位等对dt/dE~E溶出曲线的影响及测定铜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下限达5.0×10-9mol/L.  相似文献   

11.
作者已发表文章认为,今本《西游记》之祖本《西游记(平话)》,系全真教创始人之一丘处机麾下道士史志经等人所撰。现进而从明代道教秘史等若干方面认定,今本《西游记》定稿人也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居于江苏茅山乾元观的全真龙门派道士,其中阎希言(阎蓬头)师徒可能性最大,因此,《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  相似文献   

12.
李学强 《科技资讯》2013,(16):131-132,134
该根茎类作物碗勺式排种的种植装置,通过在排种器上增设振动装置和涨紧装置,无需借助于人,能够实现马铃薯机械种植的精确播种,自动控制播种的数量并且播种均匀,大大减少了漏种、重种的产生,利于马铃薯的机械化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FOCUS-PDCA方法在教学医院理论教学中预防漏课的应用及实践情况,科学地评估漏课的各个环节,达到预防漏课、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目的.方法 运用FOCUS-PDCA的循环理论方法,通过系统回顾2008—2013年的教学事故登记表,采用鱼骨图分析漏课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4种详细的改进方案,通过柏拉图选择最优方案并检查、总结漏课的预防效果.结果 运用FOCUS-PDCA方法选择短信提醒作为改进措施,并在预防漏课中取得良好的成效.结论 FOCUS-PDCA方法可用于预防医学生理论教学中的漏课现象.  相似文献   

14.
安徽宿松坐山下三叠统,经研究发现产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它们分别属于“Zoophycus—Cruzianian—Skoliths相”,并以“Cruzianian相”为主。根据遗迹化石组合,文中讨论了其指示的古水动力强度(或水动力能量)、古海水深度、古盐度、沉积底质和沉积速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相继开通,GSM-R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山区为了解决隧道内无线场强的覆盖问题,GSM-R的光纤直放站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铁路系统严格的安全管理和长大隧道实际地理环境都给漏缆设备的检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实现对隧道内漏缆运用质量的监测,克服现场测试和检修的客观困难,我们在合武客专大别山地区隧道群,利用既有直放站系统开展对漏缆运用质量的监测实验,通过近一年的运用实验,利用较小的投入成功实现了对漏缆运用状态的实时监测。本文通过对现有光纤直放站系统的改造实现对隧道内漏缆运用质量的检测,从设计原理、关键参数和网络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ANSYS在管道漏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管道漏磁检测技术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介绍,得到了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在管道漏磁检测中应用的具体事例,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一系列管道缺陷的漏磁信号曲线,为实现管道缺陷的智能诊断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古盐度计算与古地理恢复在塔里木盆地钾盐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非传统方法在塔里木盆地寻找钾盐,尝试通过古盐度计算和古地理恢复来确定(漏)湖相沉积中心,同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与古地理、古盐度的耦合关系,对塔里木盆地固体钾盐矿有利发育区进行预测,认为发育深水(漏)湖相的大宛其地区岩盐体最厚,古盐度值、K+含量和澳氯系数也最高,并从深水(漏)湖→浅水(漏)湖→(漏)湖边缘呈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多传感器所采集的管道部件和缺陷的漏磁信号的特征分析,提出了采用图像分割技术中的区域生长规则分割多传感器漏磁检测信号的算法,为漏磁检测信号的分析与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整理迪那地区的钻井资料,对井漏原因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国内外钻井堵漏技术成果优选适合的堵漏措施。论文对此地区的井漏处理和井漏预防方面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星丸漏”的复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元代初期的资料,对古代计时器“星丸漏”的构造、运用作了复原研究。对星丸漏的起源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