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宇宙天演论》和《自然容介态》的推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容纳自然信息的生命进化论假说。指出,构成肌朊线粒体的最基本智慧形态粒子,即色粒信息胶子产生于宇宙由信息态到物质态再到信息态的循环运动。主系肌朊线粒体不断裂解出旁系肌朊线粒体、后者又不断进行有源对称分裂的存在过程,构成了生物体、植物体的智慧生命形态。生命的进化则源于色粒信息胶子根据思维态虚能量对外源主体信息解码和确认结果的容介态交合。生物容介态受体有脑兰卡波,对外源信息筛选后容纳、质变,呈"信息态-物质态-智慧态-物质态-信息态"循环。植物容介态以对信息不分类的形式交合,是一种受体直接和多形态的容介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已发表的“自然容介态”“生命容介态”的深度延伸思考。思维是高级生命无与伦比的重要特征,它在自然界物质与能量、信息与信息态能量,以及物质与信息三种形式的容介态互变运动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命的进化。遗传进化主要取决于主系肌朊线粒体的运动,而人类生物体的信任度反应高低、对于思维影像虚像的敏感程度,以及超常态清净思维的纯度等进化质量,则与个体脑容量和生命初始时是否形成异态多元的主系肌朊线粒体严重相关。任何思维形式都不能直接影响信息态空间,宇宙中不存在任何独立于物质生命之外的智慧活动,但高级生命体的主系肌朊线粒体对宇宙信息态空间的进化会有间接贡献。  相似文献   

3.
高歌 《前沿科学》2014,(1):27-36
对宇宙间最小的超微观物质粒子——单奇子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单奇子的虚、实两态性是造成物质粒子波粒二象性和量子纠缠现象的根本原因,单奇子的正、反、虚、实过度互变是时空对称性破缺的根源,单奇子实态向虚态的不同程度的转换则奠定了超光速运动的能量基础并揭示了信息态能量(即真空能)的物理实质。在对信息态能量开放的物质体系内,由于信息态能量的渗入,经典的能量守恒定律不再成立。任何提取真空能的物理过程最终都可归结为对单奇子的信息态能量的提取和利用,都是以产生信息态能量为前提的。只要采取措施,使单奇子的实态时间缩短、虚态时间延长,就可获得信息态效应能量——真空能。  相似文献   

4.
自然容介态理论认为,宇宙由信息和物质两种基本要素构成,其交汇点是具有两态性的基本粒子——单奇子。光的波粒二象性正是缘于构成光子的单奇子在信息态和物质态之间的统一互变特性。量子通讯则是利用粒子对(以随向性自适应结合而成)的自然联动特性,以粒子对离体流场(引力态双向贝粒子流)为传输载体的信息传输技术。A-A式发送可减少因量子异态显示而导致的通讯失真。可以认为,统一场就是以贝粒子流的作用形态而形成的效应场,磁、电、引、核基础四力因贝粒子流而得以统一。宇宙大爆炸溢散态空间出现时统一场就形成了,暗物质和反物质爆炸时的质能转换形式都会产生统一场贝粒子流。基于统一场论框架下的量子通讯原理中“幽灵”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5.
生命智能的进化,是宇宙智能容介态进化的重要环节。宇宙大爆炸产生的色粒信息胶子,是宇宙间唯一的智能粒子,作为智能物质,它弥漫宇宙的所有时空,无处不在,并构成生命体内、外的智能信息系统。地球人类的智能绝不是宇宙的孤儿,生命体内、外的智能进化,亦绝不是无关的孤立现象,它们具有不同的形式但却有相同的内涵和关联,是宇宙巨系统的思维容介态进化不可或缺的二大组元。宇宙智能信息能量的传播,构成思维容介态的核心实质,思维容介态决定生命容介态。地球人类的智能和知识,作为宇宙智能的微小组元,是追随宇宙思维容介态而进化的。地球的高、低智能生命和非智能生命构成闭合的生物链,保证生物链的完整性和闭合性是人类容介态进化的必须,也是促进自然容介态、生命容介态和大宇宙容介态的天道。  相似文献   

6.
宇宙演化总论——二十一世纪广义宇宙学新探索(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广义宇宙学的视角论述了物质起源、宇宙起源、生命与智慧起源等宇宙演化的总体过程,指出宇宙由信息宇宙和物质宇宙共同组成,两者处于无限交流循环的进化状态.针对现代宇宙学研究的一系列焦点问题,诸如黑洞及大爆炸奇点、宇宙对称破缺、引力形态、暗物质、暗能量、类星体能量等进行了溯本求源的剖析;对信息宇宙和物质宇宙的关系、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小基础粒子——单奇子的信息及物质两态性、溢散态正引力空间等宇宙构成的原初问题进行了论述.希望本文创立的广义宇宙学能成为后世宇宙学研究的阶梯.  相似文献   

7.
从广义宇宙学的视角论述了物质起源、宇宙起源、生命与智慧起源等宇宙演化的总体过程,指出宇宙由信息宇宙和物质宇宙共同组成,两者处于无限交流循环的进化状态.针对现代宇宙学研究的一系列焦点问题,诸如黑洞及大爆炸奇点、宇宙对称破缺、引力形态、暗物质、暗能量、类星体能量等进行了溯本求源的剖析;对信息宇宙和物质宇宙的关系、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小基础粒子--单奇子的信息及物质两态性、溢散态正引力空间等宁宙构成的原初问题进行了论述.希望本文创立的广义宇宙学能成为后世宇宙学研究的阶梯.  相似文献   

8.
高歌 《前沿科学》2013,(1):6-10
真空能的物理本质就是信息态能量,这是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衣源能量真空能的提取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利用暗能量粒子的高速旋转,直接把虚空间的真空能抽取过采变为物质能流;一是对电磁物质所舍的单奇子进行电磁压缩,使实态单奇子的时间缩短、虚态时间延长而释放真空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然容介态”、“生命容介态”的理论思路,从信息一物质交互影响的基本观点出发,针对信息宇宙空间一物质宇宙空间一人体内部信息控制体系三者之间的容介态信息循环交流系统,进行了初步分析;系统地揭示了人体内部的智能控制系统、DNA生长遗传控制系统、信息能量控制与存储系统同外在自然界的息息相关的客介态关系。这些原创性的论述有助于破译生命之谜。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仍是局限的,甚至是割裂的,世界被分成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等不同的层面和领域.实际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宇宙空间和人类社会,并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如果我们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点,那么在此之前,物质从何而来?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将宇宙之内的思想理论统一起来的逻辑是什么?本文以不对称原理提供了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哲学解释.  相似文献   

11.
若宇宙为光子热平衡态和引力束缚态并存的系统,光子平衡态占优势则宇宙必然膨胀;若它遭到削弱或破坏,引力束缚态占优势,则宇宙将由膨胀转为收缩(坍塌).引入宇宙早期和宇宙晚期核子概念,则宇宙演化与核子演化间存在相互关联.给出暗物质即υe,F的超对称伴子U-e0,B,有较大质标,若它迫使宇宙总质量大得过了头,宇宙将发生坍塌.宇宙由膨胀转为收缩的条件是:当晚期核子的质量减小到现时光子质量的上限,则光子平衡态遭到削弱,引力束缚态占优势.在转入收缩之前宇宙为减速膨胀.  相似文献   

12.
世界是包含着自然创造与人文创造的持续不断的创造过程。自然创造是由物质的具体形态、具体存在形式的相互作用和能量变化所引发的自然分解、自然组合、自然发生和自然生产的过程,是无意识、无目的的自然效应,是客观的、无限的自然过程,其伟大成果是人类的产生。人文创造是由人工实现和完成的事物的自然尺度与人的内在尺度的统一,是真与善的统一,统一的基点就是人文美。人文创造具有开放、自由、创新的品质,因而它在完善人的同时还创造了种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自然创造与人文创造各有其功能效应,二者和谐协调地展开,天人之分才会由此走向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3.
暗物质粒子产生于宇宙大爆炸,它是由一个兆子和两个次能子合成的独立兆子系。由这种兆子系在本体贝粒子流循环输入或输出的增益过程中构成的五维弥散态络合物,就是暗物质又称暗物质云。暗物质云具有质量、引力,但与磁和光均不发生反应。它只能存在于物质态的负引力空间(惰性空间,第五维空间),并与所在宇宙单元区按相同轨迹运动。在单元区中,显物质和暗物质所占的比例大体相同,两者之间通过能量辐射、爆炸的形式实现质量互为转换。地球与具有阻光特性的暗物质云团在相互运动中相遇,应是冰河期的成因之一,这会给地球生态带来毁灭性的破坏。暗物质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对暗物质这一自然存在如何避害趋利是科技界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二态物论     
刘泰祥 《科技资讯》2011,(20):100-102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量子化的;物质具有流体态和刚体态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的物质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爽子的能量守恒和基本粒子的质量守恒是对称的,爽子的时间守恒和基本粒子的绝对速度守恒是对称的,爽子和基本粒子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物质是CPT对称的。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宇宙是对称的、守恒的。  相似文献   

15.
以6粒子纠缠态为量子信道,提出了一个单粒子未知态的量子信息共享方案.首先信息发送者对手中的粒子进行 Bell 基测量和单粒子测量,接着合法双方的任意一方对自己拥有的粒子做一次单粒子测量,则另一方对自己拥有的粒子进行适当的幺正变换,就可以重建原始粒子态,从而实现了量子信息共享.该方案成功的概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
液体火箭发动机自然循环回路预冷非稳态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自然循环回路预冷过程中的非稳态流动与传热问题,构建了一组涵盖主要传热工况的管壁与低温流体间的传热模型,耦合了循环回路的释热方程和低温流体间的流动传热方程,并采用二分法迭代求解自然循环回路预冷过程中的非稳态循环流量,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自然循环回路预冷的一维非稳态均相流动数学模型.与已有传热模型相比,在膜态沸腾阶段引入了反环状流膜态沸腾模型和弥散流膜态沸腾模型,保证了膜态沸腾从全液相到全气相过渡过程中物理意义上的逻辑自洽性,并以输送管为例,验证了液体火箭发动机自然循环回路预冷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伯格曼从历史的、人文主义的和哲学的视角将信息区分为自然信息、文化信息和技术信息。本文将"自然信息"视为伯格曼信息理论的出发点,对其自然信息的核心结构进行界定,并从自然符号的视角出发来考察"自然信息"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所谓“信息”,大致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两大类。自然信息是指物质世界的各种信息,如环境参数、医学参数、供电参数等等。社会信息则指社会活动中所反映的各种信息,如新闻、政策乃至家务事等等。这里讨论的王要是“自然信息”,以下就简称“信息”。  相似文献   

19.
常娟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1):25-29
庄子的“自然”是与“道”融合的,它是外部自然界及其规律与主体相契合的结果,具有自然而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特点;康德的“自然”则是相对于物自体而存在的“现象界的全部”,它包括外在物理学意义上的自然和内在心理学意义上的自然,是主体对象化的产物,体现了主体的先验综合能力。两相比较,庄子的“自然”居于本体层面,强调人与自然的浑融天成,康德的“自然”则带有鲜明的主体烙印,认为人是自然的立法者,自然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这种差异与中西方思维方式以及两人所处的不同社会、时代和学术背景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发展Dirac的负能态得到最完备的对称结构提出的负物质,其主要特征是与所有正物质之间都是斥力.这样正负物质通常是两类拓扑分离的区域,是不可见的.因此负物质可以作为暗物质最简单的候选者.对暗物质最近提出的幻影(phantom)就是负物质.Higgs机制也许是正负物质的乘积.如果正负物质在量子涨落中同时产生,则可以导致暴涨宇宙,它从一无所有中产生.假设负物质可以屏蔽正物质,则可见天象应该显示季节效应.此外得到负物质假设可以预言的8个结论,并提出检验负物质存在的某些方法.最后基于自然定理的无矛盾公设,提出负物质的两个基本原理和三个基本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