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复习课的目的就是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 ,弥补过去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缺漏 ,使学生平时所学的零碎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体系 ,获取新知提高能力。而课本例题、习题是知识应用的浓缩 ,是教学问题的精华 ,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如果能在复习课中利用教材中典型的例题 ,习题所具有的丰富内涵 ,深入研究和挖掘 ,使学生在重做这些例题和习题时有新的体会、新的收获 ,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深入研究钻研课本的习惯和能力 ,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达到解一题 ,通一片 ,提高一步的目的。下面就以一些例题、习题为…  相似文献   

2.
现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热衷于题海战术,往往脱离了教材,缺乏对教材的梳理,缺乏对课本例题、习题的归纳、总结,导致教与学效果欠佳.事实上很多考题都是由课本例题、习题衍变而来,皆可以从教材中找到雏形.因此对教材梳理、归纳、总结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日常的数学解题教学中着眼于课本例习题的“变”,引导学生创设变化情境编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后,教师启发解题是把握《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一种很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宋福松 《科技信息》2009,(21):I0249-I0249,I0247
大家知道,课本习题具有科学性、典型性等特点,假如我们在教学中能积极引导学生对习题进行充分思考,通过变形、解剖、引申、挖掘习题本质,丰富习题内涵,发挥习题功能,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很好掌握基础知识,优化知识网络,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探究意识,而且,与目前高考“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5.
摆脱题海,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例习题的训练功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已成为共识.本文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利用课本例习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点滴经验.一、一题多解,拓广思路,培养思维的发散性.讲解四点共圆的证法,复习时可选《几何》(二)P163 11题:过正方形对角线上任意一点,引两直线平行于边.那么这两直线与边的四个交点同在一个圆上.如图1  相似文献   

6.
张博 《科技信息》2013,(10):221-221
<正>"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学习工具,以其个性化、开放性、交互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被广泛的运用到教学中,使参与者的交流沟通和相互协作摆脱了课本教育的片面性,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何以学习者为中心,给学习者提供新鲜的知识,是每一位博客建设者应该关心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教育实际,高职学生一般学制为三年,学习期为一年至一年半,实习期为一年。英语教师将主要课时与精力放在教材的讲解与习题上。由于学生英语基础的参差不齐以及授课时数的限制,课本以外的专业性以及社会性知识,教师则难以通过课堂讲授传播给学生,从而使得整个英语教学显得  相似文献   

7.
杜云天 《科技信息》2013,(19):319-319
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当前习题课堂教学中普遍地存在着满堂灌、题海训练等现象。寻找习题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切实有效变革习题教学方式,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几点看法.以课本中的例题、习题为蓝本,把原题型改成开放性题型.通过一题多解、猜想等方法,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从而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考试指挥教学的大的教育环境中,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以本为本的局限性,学生的学习精力大部分被局限在课本解读和习题训练中,对新课标提出的阅读目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忽视或“偷工减料”。该研究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从注重课堂阅读方法指导、以课内阅读促进课外阅读、进行形式丰富的阅读展示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效阅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周玉叶 《科技信息》2007,(1):188-188
《科学》习题是教与学的载体,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助于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目前,与各地方教程配套的科学习题练习相应产生,而习题质量、内容明显滞后,大都为原教材内容的旧瓶新装,体现新课程理念少。科学习题教学中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必须重视科学习题的原始化和问题化,改进传统的习题形式和习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整体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发展起好启蒙和奠基。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数学教材上的例习题都是很典型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挖掘例习题的多种功能,深化教学,发挥其内在潜能,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本文就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为例阐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课本例习题的内在潜能。一、设计例习题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因而教学中所设计的尝试学习问题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方法,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若干递进层次,逐步多次地获得成功,以保护学生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如在讲椭圆的第一定义的应用时,可根据教材设计如下练习:  相似文献   

12.
习题是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的配置影响着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以习题比较模型为基础,从认知程度、实际应用程度、运算程度三个方面,对人教A版、B版和苏教版教科书(必修2)的习题进行比较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认真钻研教材,真正用好课本中已经提供的素材.通过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将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潜心研究的课题.从探讨一题多解、横纵拓广、一题多变、引申或推广结论、改编等4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用好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这些做法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使学生养成以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完整思维过程去探索性、创造性地学习并发现规律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习题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答习题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解题可以巩固、深化学生学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补充、扩展教材的内容,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著名化学教育家刑其毅教授曾经说过:“习题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复习时应讲究策略、方法 1.重视课本与做题相结合 在高考教学复习过程中,要以课本为主,充分发挥教材中知识形成过程中例题的典型作用,训练、练习也要以课本的习题为主要素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即使在进行综合训练,也要不断联系基础知识,强化基本训练。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课本知识的教学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为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题的能力数学思想的传授又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数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习题的联系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或在课本教学之外穿插数学思维和数学模型,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从物理规律、习题及实验教学的三个方面,阐述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探究等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习物理离不开习题练习和例题讲解,习题对加深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如果习题单纯靠从各种书本中挑选,并"原汁原味"来使用,是不能很好地符合本地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这样自我编拟习题就显得重要起来,成为中学物理教师必备的一种基本功了。为此,本文谈谈如何编拟物理习题,以求抛砖引玉。1习题编拟原则编拟习题应重视基础,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在减小题量的同时,扩充每道题的信息量,扩大知识覆…  相似文献   

19.
在新编中学数学课本中,我们已经看到,一些重要的三角定理和公式,如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Δ=1/2bcsinA、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等都是用解析法证明的。然而,三角习题却少见用解析法解答。现就几个问题,作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王书池 《科技信息》2007,(12):178-178,201
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习题教学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习题条件和结论的变化,大胆猜想,小心论证,寻求一般结论,并应用解决有关问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目的。下面以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