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2015年2月,面向全球招募志愿者移民的"火星一号"计划宣布了第三阶段的100人候选者名单,候选者将经过多轮选拔争夺2025年奔赴火星的第一批入选者名额。2011年3月启动、2013年春天运营的"火星一号"项目吸引了数以万计火星探索爱好者,然而,随着项目推进,由荷兰私人机构主导的该计划亦遭遇诸多质疑。这场"有去无回"的单程之旅,其可行性及科学性究竟如何,人类移民火  相似文献   

2.
正你好!火星2018年11月26日,在太空漫游了205天后,洞察号终于抵达火星并发出"嘟嘟"声,向地球报平安。在安全着陆后,洞察号先美美地来了一张自拍,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始工作。洞察号的工作是对火星进行全面"体检"。地震仪监测火星地震和地质活动;热探头刺入5米深的地下,为火星量"体温"。"洞察号"的机械臂像夹娃娃一样,把这些设备从着陆器舱内夹出来,安置在火星表面。  相似文献   

3.
探索火星     
小玲玲:近来,人们都在谈论火星,这是为什么? 老博士:因为今年元月,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先后在火星成功登陆,并于其后向地球发回了一系列信息,所以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火星。小玲玲:听说我国古代将火星称为“荧惑”,而西方则称为  相似文献   

4.
关键词     
正火星殖民1月2日,据"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消息,火星殖民计划候选人初选完成,共从全球20万移民申请者中筛选出1058名候选人。荷兰独立太空发射公司"火星一号"于2012年6月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殖民火星计划。该公司计划在2023年4月将首批4名宇航员送上火星,此后每隔两年再派出2到4名宇航员"殖民"火星,这样到2033年,将至少有20名地球人生活在火星上,这些宇航员都将在火星永远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1999,(3)
每隔两年有一次拜访火星的机会。19916年12月,美国发射了"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两艘探漏飞船,它们于1997年飞抵火星,给人类带来火星表面图像和新的信息,在全世界掀起空前的火星热。两年之后的1998年又掀起探访火星的高潮。从1998年7月到1999年1月美国和日本相继发射了3艘探测飞船,竞相拜访火星。如今,火星就像它的名字那样,真的"火"起来了。火星有水吗?飞船上天找答案关于火星上有水的说法,可以追溯到早期天文学家观测火星表面时发现的纵横交错的"运河",人们甚至据此猜测火星上有人居住。后来的天文观测证实,所谓的"运河"是一种错觉。"水手9号"等探测飞船进一步发现,火星上气候恶劣,氧气极少,由此火星有水的说法也就沉寂下去了。但是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飞船在火星的阿瑞斯平原着陆,发回的  相似文献   

6.
<正>火星"烂木头"引发的猜想2004年,美国宇航局"机遇号"火星车从火星上的一个"耐力陨石坑"边缘发回了一张清晰的地表照片,这张照片很快被刊登在了美国宇航局内部的网站上。没想到这张  相似文献   

7.
<正>NASA新一代火星探测器洞察号已于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7日凌晨成功登陆火星。降落地点是被誉为"火星最大停车场"的埃律西昂平原,洞察号将在这里展开对火星内部结构的探测工作。这是人类首次尝试探测其他行星的内部结构。在接下来的2~3个月内,洞察号将通过机械臂在火星表面部署此次任务最主要的两台科学仪器:内部结构地震仪(Seismic  相似文献   

8.
《青年科学》2014,(1):32-33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荷兰一家名为“火星一号”的公司在2013年1月8日宣布,计划在2023年把4名宇航员送上火星,并在那里建立一个聚居地,以后每四年,“火星一号”公司都会送去4名新人,这些人主要承担科学实验及寻找火星上生命迹象的任务,并且他们将在火星上度过余生。尽管这是一个没有返程票的火星之旅,却吸引了众多的报名者,他们来自各个国家的各个行业,老板、程序员、护士、牧师……其中中国报名者达到450人之多。  相似文献   

9.
奇云 《科技潮》2012,(10):60-63
新火星探测器 2016年探测火星内核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8月6日,"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盖尔陨石坑中心山脉的山脚下成功着陆,任务在于探索火星是否存在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两周之后的8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将在2016年发射新火星探测器"洞察号"(InSight),用于探索火星内核. 与"好奇号"火星探测项目的25亿美元投入相比,"洞察号"项目的预算仅有4.25亿美元.这一项目仍由"好奇号"项目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组织实施,项目负责人是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任务专家布鲁斯·班纳特(BruceBanerdt).  相似文献   

10.
追风人物     
正全球首个火星车数字人"祝融号"亮相 8月18日,全球首个火星车数字人"祝融号"在2021百度世界大会亮相,由中国火星探测工程与百度联合发布。这位虚拟代言人有着圆圆的眼睛、大大的脑袋,一对太阳能电池板翅膀,还能和人类对答如流。  相似文献   

11.
正"到2050年,也许火星将成为人们旅游出行的新选择。那么,火星旅游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新奇的体验?"各位乘客,大家好!欢迎乘坐探索号飞船!我们预计在3小时后降落在火星南半球位于盖尔撞击坑的火星基地,这个基地的所在地,正是2012年8月好奇号探测器首次着陆火星的位置。现在,飞船就要开始下降了,在下降过程中请系好安全带,收起小桌板,将座椅靠背调整到正常位置。现在是火星上的夏季,地面温度为-5摄氏度,23华氏度,重力为地球的2.25分之一。此外,请填写红色星球入境表格并妥善保存。稍后,我们将调暗客舱灯光。在火星旅行期间,请务必仔细阅读以下由"豌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2021年天文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盘点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和事件:在火星探测方面,多国探测器相继抵达火星并开展科学研究,"洞察号"首次揭秘火星内部构造;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观测到1.4 PeV能量的光子;"悟空号"取得氦核70 GeV至80 TeV能段的精确能谱;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IceCub...  相似文献   

13.
正关于地球外生命、尤其是火星生命的推测就像一个"现代神话",对外星生命的猜想,传达最多的是人类对自身的认知。自2020年7月从美国发射,经过2亿多英里的长途跋涉后,美国"毅力"号火星车于2021年2月18日着陆火星。在登陆火星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毅力"号已经发回了大量照片,再现了一个高清晰度的360度火星表面全景。  相似文献   

14.
火星之旅     
正"目标已经到达,请开舱下机。"系统发出了指令,我和妹妹按下开关,不禁欢呼起来:"到了,到了……"8月5号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妹妹乘坐的"探索号"火星车就这样稳稳当当地在火星上着陆了……踏上火星,放眼望去,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望无际的火星上除了到处是尘泥和山脉,没有一丝绿的生机,更谈不上有任何生物了,一片死气沉沉。一阵目瞪口呆之后,我和爸爸妈妈返回火星车,拿出了从地球上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家当",投入到了开荒建家中去。  相似文献   

15.
火星探路     
有过几番成败1962年,苏联人首次向火星发射空间飞行探测器“火星1号”,尽管发射失败,却引发了六七十年代苏美两国进军火星的竞赛。1964年~1965年,美国发射两枚飞近探测型火星探测器“水手3号”和“水手4号”,后者首次成功地在距火星9920公里的宇宙空间拍摄并发回22张显示火星地貌的珍贵照片。画面显示,火星表面有众多环形山,恰似月球,也是一片死寂。1969年,美国连续向火星发射飞近探测器“水手6号”和“水手7号”,在距火星表面仅3000多公里的宇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10月1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通过其官方微博首次公开了中国火星探测器实物照片。据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介绍,火星探测准备工作已就绪,火星探测器暂命名为"火星一号"。据了解,中国火星探测任务计划同时携带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即在一次火星探测过程中实现"绕""落""巡"三大任务。探测器发射升空后,先在地球附近加速,进入霍曼转移轨道,再在火星附近减速被火星捕获。由于通过霍曼转移轨道从地球轨  相似文献   

17.
《科技潮》1998,(2)
前年的12月20日,可能是国际天文学界最伤心的日子。这一天,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试验室主任、世界最大的行星探测组织——美国行星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和前任主席卡尔·萨根教授因患骨髓癌并发肺炎去世。不到1年,1997年夏天,在美国的火星飞船探路者号登上火星表面,进行了成功的探险之后,美国宇航局宣布,"火星探路者"号降落的地点,将被命名为卡尔·萨根试验地。提起卡尔·萨根教授,热心天文学的朋友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位生于1934年,死时才仅仅62岁的行星学大师,曾经主持过"水手9号"、"旅行者号"、"先锋10号"等著名的行星探险计划,他还是地球人第一封发往天外的金属信件(由"旅行者2号"携带飞出太阳系)的设计者。他主持行星探测杂志《伊卡洛斯》整整12年,对行星科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虽然听起来颇为科幻,但是人类移民火星已被多次提上议事日程。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便是由SpaceX的创办者和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所提出的,移民火星、将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计划。火星,我国古称"荧惑",在世界各国古代文化中都与战争有关。但是火星对人类的神秘吸引力却自古有之,从未减少。人们一直坚信火星上曾有过智慧生命,或者也许现在就有生命藏匿在不为我们所知的地方。火星人也许是科幻小说中出现最多的地外智慧生命。火星多样的地貌、季节性变化的极冠以及火红的颜色,无时无刻不引发人们对这个神秘世界的无尽遐想。人类对火星的好奇,使它成为除地球外人类了解最多的天体。自半个世纪前太空探索时代伊始,人类已向火星发射了超过40颗探测器,其中三十多颗到达火星,约半数探测任务成功或部分成功,收集了大量关于火星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201 2年8月有两件航天大事,一是月初"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引发了航天迷们的无数遐想;另一件发生在月底,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去世。一个开始,一个结束,都与美国宇航局(NASA)密切相关。说起NASA,大家耳熟能详的应该是人类登月了,据说当时有5亿人同时观看登月直播,收视率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不过后来被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击败了。其实,"阿波罗"计划实施之初就遭受重创,"阿波罗1号"的3名宇航员在模拟发射时便被大火夺去了生命。直到两年半后的"阿波罗11号",阿姆斯特朗才迈出了自己的"一小步",人类"一大步"。不过,当时他太紧张了,说成了  相似文献   

20.
科技事件     
"凤凰"号探测器飞赴火星8月4日,美国宇航局"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由一枚德尔塔2型火箭搭载升空,开始飞往火星。按照计划,"凤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