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是人类向往的美好生活状态,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更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在价值层面上,毛泽东和谐观与中西传统文化的关系、形成过程和特点,对今天我们党和政府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在上海产生的革命文化,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政治民主、人民自由而铸就的先锋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国共产党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新型的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和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终极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而中国革命也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才能取得彻底胜利,才能避免外在的物质追求转换为摧残、奴役人的自由困境。在组织各项革命活动和建构革命文化的过程中,上海共产党人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以便追求和达成一个真、善、美的理想世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使得这种想象、理想和理念逐渐落到实处,不但建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目标,还构建了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化运动得以开展的政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和谐不仅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社会进步的法则。构建和谐校园是人类教育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而构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政党学校党建工作的归属和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因为她是人民的党。她最了解中国人民、中国人以及人之为人的本质追求。她心怀终极理想,脚踏现实土壤,以坚定的信念、强大的组织、优秀的共产党人队伍,在短短不到一百年间,带领中国人民,从独,立自主走向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两个目标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依法治国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有些人认为红色教育课文所颂扬的革命精神已逐渐被下一代淡化和遗忘,强化和灌输革命观念显得不合时宜。这种看法究竟正确与否,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是什么促使中国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毫无疑问是“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象征,是激发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拥护的根本原因。作为开展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场所,革命纪念馆正在发挥着其他部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民族精神凝聚之路的几个典型时期为例进行分析,通过民族精神凝聚的再认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的革命岁月中如何代表先进的中国人的广泛精神追求和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凝聚民族精神的锐利武器,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凝聚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征程的接续奋斗,成功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现代文明、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价值追求取代了西方以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价值理念,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突破了西方“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论”和“文明冲突论”,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最权威的论述。科学发展观是新时代的主题,是人们追求完美,少走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19日,外交部长王毅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开放式讨论时发言。王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向十九大所作的重要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不仅会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赞同,也必将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和积极反响,使世界各国能够更加准确和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历史使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美好前景,为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提供巨大的稳定性,为人类社会追求更美好未来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李新雷 《科技信息》2013,(21):482-482
<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自觉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崇高目标。在今天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梦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形象概括,它特别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重温革命理想,呼唤新时代的崇高信念,表达高尚的精神追求和理想境界的人格力量和品德节操,以勇于承担责任,不谋私利,富于牺牲精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包含着丰富的民生内容。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崇高的民生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解放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富裕民生的建设实践和奋斗目标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具有技术规定性和价值规定性,而且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有效驾驭、控制和运用国家政权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技术规定性,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追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价值规定性。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价值规定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内在本质规定性。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价值规定性决定了执政能力提升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培养“四有”新人理论自提出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得以升华和丰富,成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和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自觉选择和追求。在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对“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现实回答。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革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大别山地区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革命军民用鲜血和生命凝聚起来的钢铁长城,“对党忠诚、坚信马列、人民至上、无私奉献、鱼水情深、勇往直前”是大别山精神的概括表述。继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需要,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更是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高速前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为实现小康社会而进行的不懈追求,还需要广大党员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使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和广大人民的心愿,比较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研究他们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设计,对于我们加深理解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涛 《长沙大学学报》2013,(6):57-58,7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真切追求,是凝聚13.4亿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9.
“美丽中国”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生态文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向度,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的必然的结果,是科学发展观的自然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充分体现,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追求.“美丽中国”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0.
社会矛盾的消融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具有共生性,却是以前者为基点的。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应该是放在历史、现实与未来中,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对芸芸众生的切实利益加以关注。只有这样,社会矛盾才会更容易消融,才会更容易出现和谐社会,而不是个别和谐区域、和谐阶级、和谐阶层、和谐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