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科学背景 自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开辟人类进入空间时代新纪元以来,国际科联相继成立了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和日地物理科学委员会(SCOSTEP),许多国家成立了国家级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这是人类向宇宙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一时间,世界目光齐聚太空,人类进入太空新纪元。50年后,一些相关科学家接受采访,讲述了发射第一星背后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较高文化水平的民族,维尔民族医药是少数民族科技的重要组成,在历史上为边疆人民健康做出巨大贡献。古西域人在和自然相处过程中产生了原始医学萌芽。在与阿拉伯、印度、中原等国家地区交往过程中丰富发展了西域各民族医学,民族特色更加丰富。哈拉汗朝时期,维吾尔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并逐步完善。12至19世纪维吾尔族医学处于充实提高的发展阶段。1949年后开展了维吾尔医学遗产继承与保护工作,维吾尔医学发展进入新纪元。  相似文献   

4.
前探、进镜、轻旋。医生手持内镜遥控器,镜线在掌骨间游刃滑动,牵引探向食管幽深处的镜头。彼时,透过监测屏幕上显示的画面,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器械与血脉之间演绎出的完美交响。这项运用微创理念治疗早期胃癌、肠癌、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先进手段,就是被业界人士称为“开辟消化道疾病诊治新纪元”的内镜技术。  相似文献   

5.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招生考试史的新纪元,也是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 1977年恢复高考,是"文革"后拨乱反正开创新局的分水岭,是弃旧图新的标志,因而被一些论者看成是个人和民族的"诺曼底登陆",是"中国青年的复活节"……确实,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3,(11):42-43
“该产品开启了‘OA’的新纪元!”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主持人兴奋地喊着。OA是什么?看旁边作拈花微笑状的同仁们,还真不敢问,丢不起这人。后来一查,OA者,办公自动化也,是Office Automation的缩写。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太空飞行。作为人类征服太空新纪元的标志,4月12日连同加加林的名字已被永远载入航天史册。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为实现这一创举,加加林曾承担了巨大的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是科学技术全面革命并从而开辟人类文明新纪元的时代。写一本这一时期的、严谨而又生动的科学技术史著作,忠实地再现它的历史过程,论述它对社会生产和社会整个上层建筑的影响,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9.
美国Highlift系统公司不久前宣布,它将实施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工程项目:建造通向太空的"电梯"。太空"电梯"这种垂直升降装置最终将取代不太安全的火箭,从而开创人类征服太空的新纪元。到那时,人类可以利用"电梯"来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探测器,运送太空站设备,也可以乘坐"电梯"直上云霄,遨游太空……  相似文献   

10.
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成功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在人类和自然的斗争中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后来又发射成功两个人造地球卫星,一个比一个大。第三个人造卫星到今天还在绕地球运行。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成功第一个宇宙火箭,使人类在征服宇宙空间的和平事业上又迈进了一大步。第一个宇宙火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城市空气质量的优劣,成为大众关心的热门话题,空气质量检测的结果日日见诸视频与报刊,PM2.5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当一个外来的科技名词初次进入中国,使用字母词很难避免,一旦由专门科技领域进入全社会,使用频度迅速升高,  相似文献   

12.
阿莫 《科学大观园》2021,(16):36-39
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降生.这是一个伟大的人类历史新纪元.科学家们欣喜若狂,还有人提议给她取名为"赫拉".在古希腊神话中,天后赫拉是掌管婚姻和生育的女神.当然,此类拙劣的实验室幽默最终未能实现,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工孕育让人类第一次扮演了神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微课与慕课     
<正>当"视频公开课"愈来愈为大家所熟悉的时候,"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数字化学习"等一系列网络教学的新名词又开启了另一个信息化教学的新纪元。"微课"和"慕课"最近不仅成为教育界也是民间热议的话题。那么,到底什么是"微课",什么是"慕课"?他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相似文献   

14.
人体进入浅睡眠阶段,易醒,对痛觉特别敏感。  相似文献   

15.
数学天份崭露头角 1969年.杨永斌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金门高中。自小到大几乎没考过第二名的杨永斌,进入高中依然保持着一贯的好成绩,尤其是他的数学能力之强,无论大大小小的考试,都鲜少低于95分。这时,一位影响杨永斌一生的人物出现了,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9,(21):32-32
1:00人体进入浅睡眠阶段,易醒,对痛觉特别敏感。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煤炭行业呈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态势,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煤炭供需基本平衡,行业经济效益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8,(20):60-60
虾青素是一种近年来进入国际研发领域的脂溶性天然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海洋生物体内,它的强抗氧化活性比其它类胡萝卜素高10倍,比维生素E高550倍,因而被誉为“超级维生素E”。其着色能力显著,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虾青素的来源主要有人工合成和天然来源。但前者因涉及食品安全,已被先后禁止进入保健品行业,  相似文献   

19.
字母词能否进入汉语词家族,在语言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本文作者认为PK虽然在字形上与汉字有差异,但在读法上已经汉化,所以应进入汉语词家族,不仅如此,而且作者还认为PK是迄今惟一用作动词的字母词。不失为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护理的新纪元在2016年,美国FDA批准了世上第一台人造胰腺,这种设备可以监测血糖并且自动注射胰岛素。尽管这种人造胰腺有时也需要人工干预,比如当患者饭前需要确定注射胰岛素的用量时。但总体而言,它模仿健康的胰腺的功能,使得糖尿病病人以一种更加可持续、更轻松的方式管理血糖,跨出了糖尿病管理最有意义的一步。但糖尿病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