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以坛紫菜Z-61品系为研究材料,分析坛紫菜叶状体和丝状体在三种光强(10,50,500 μmol·m-2·s-1)下的应答。发现:1)坛紫菜叶状体和丝状体的光系统 Ⅱ 最大量子产量及叶绿素a和藻红蛋白的含量都随光强增加而降低,但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合速率、胞外碳酸酐酶活性和总碳酸酐酶活性则随光强增加而增加。2)当光强从10 μmol·m-2·s-1增加到500 μmol·m-2·s-1时,坛紫菜叶状体的生长速率约增加77%;丝状体的生长速率先增加后降低,在光强500 μmol·m-2·s-1下达到最低,比在10 μmol·m-2·s-1下显著下降了约90%。3)在三种光强下,坛紫菜叶状体的最大光合速率、光系统 Ⅱ 最大量子产量和生长速率都大幅高于丝状体。这些结果表明:坛紫菜的光系统 Ⅱ、光合作用与生长对光强的应答并不完全一致;叶状体比丝状体更适应高光,这可能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光强可以改变坛紫菜对无机碳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冷藏和恢复培养温度对坛紫菜存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坛紫菜叶状体阴干后的冷藏温度及冷藏后的恢复培养温度对其存活及生长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冷藏时间与叶状体生长、存活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20℃冷藏,随着温度的降低,坛紫菜冷藏后的成活率逐渐升高,在-20℃冷藏30 d,品系1(野生)和品系2(新开发)的成活率均高达100%,在-10℃冷藏时,品系1和品系2的成活率分别为78.1%和100%;冷藏后藻体恢复培养的成活率与温度有关,在17~29℃范围内,温度低于23℃,藻体成活率高达100%,温度高于26℃,藻体成活率逐渐降低;藻体冷藏后在17~29℃培养时的生长差异极显著,在20℃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最高,藻体成活率达到100%,品系1和品系2的日长度增长率为8.2%和15.4%,日增重率为17.1%和25.6%.当坛紫菜叶片的含水率为10%~15%时,冷藏10 d与30 d的成活率均高达100%;随着坛紫菜冷藏时间的延长,其冷藏后的成活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浙江苍南坛紫菜养殖产业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苍南县坛紫菜养殖机械化发展历程.随着紫菜养殖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1990-2010年的20年间,养殖面积扩展了15倍,单产增长4倍,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倍多,加快了坛紫菜产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坛紫菜耐低氮磷品系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含氮量仅为海区的1/100、含磷量仅为海区的1/15的低氮、磷环境下,对人工选育和建立纯系的坛紫菜褐绿色、红棕色品系3代叶状体(F1、F2、F3)的耐受力情况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发现2个品系的藻体均具有极强的耐低氮、磷能力:1)褐绿色藻体在低氮、磷环境下培养21 d才停止生长,叶片无成熟现象,仅轻微的腐烂和萎缩.3~4 cm长的藻体培养7~9 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是对照组的4.73倍,鲜重日增重率是对照组的5.29倍;培养18~21 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为(0.86±0.27)cm,鲜重日增重率为(5.32±0.21)%.褐绿色品系F3代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长28.7 cm.2)红棕色藻体在相同条件下培养15 d后停止生长,叶片无成熟、腐烂和萎缩,3代叶状体在低氮、磷甚至无氮、磷环境下的耐受力和生长状况均比较稳定且有所提高,遗传性状比较稳定.3~4 cm长的红棕色藻体在低氮、磷环境下培养7~9 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是对照组的4 95倍,鲜重日增重率是对照组的3.58倍;培养13~15 d时藻体的长度日生长量为(1.92±0.53)cm,鲜重日增重率为(13.61±0.46)%.F3代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长23.16 cm.3)通过选育可以看出褐绿色品系比较耐低氮、磷,该品系可以较好地解决养殖过程中低氮、磷环境对于紫菜养殖所造成的危害,缓解由于养殖密度过大而造成的病害发生和减产、减收现象.  相似文献   

5.
干出和紫外辐射对坛紫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坛紫菜叶状体为材料,研究了干出和阳光紫外辐射(UVR)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长时间干出和阳光UVR不能进一步诱导藻体合成紫外吸收物质,而且UVR对干出藻体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合成有抑制作用.UVR显著抑制干出状态下藻体光系统Ⅱ(PSⅡ)的有效光化学效率和藻体的光合固碳速率,而且对光合活性的抑制作用随失水率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 Chang et Zheng)干品的等温吸湿曲线特性,为今后的坛紫菜加工和贮藏制定合理的工艺条件,对坛紫菜在5~50 ℃温度范围内的几条等温吸湿曲线进行了绘制研究,并通过计算机拟合出各曲线相应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坛紫菜试样5 ℃的等温吸湿曲线呈"反S型",随着温度的升高坛紫菜的等温吸湿曲线从反S型逐渐趋近于类似指数函数曲线;在5~5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质量干基含水量≤15 %的试样水分活度Aw值变化不显著;坛紫菜等温吸湿曲线拟合方程的R2值均大于0.98.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研究坛紫菜的单性组织发育特征并验证其可能存在的单性生殖途径,本文对坛紫菜雌、雄营养细胞、组织发育过程中两性生殖组织的形成和繁殖特征以及两种单性遗传来源的子代叶状体的性别发育特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单性营养细胞和组织能够通过性逆转产生两性生殖组织并形成丝状体,该繁殖方式不属于单性生殖.单性遗传来源的子代叶状...  相似文献   

8.
干出和紫外辐射对坛紫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坛紫菜叶状体为材料,研究了干出和阳光紫外辐射(UVR)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长时间干出和阳光UVR不能进一步诱导藻体合成紫外吸收物质,而且UVR对干出藻体的叶绿素α和类胡萝卜素合成有抑制作用.UVR显著抑制干出状态下藻体光系统Ⅱ(PS Ⅱ)的有效光化学效率和藻体的光合固碳速率,而且对光合活性的抑制作用随失水率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农药对坛紫菜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有机磷农药(甲胺磷、辛硫磷)分别在0.1,0.5,1,10,20mg/L浓度下对坛紫菜(Porphyrahaitanensis)暴污,不同时间(12h,24h,48h,72h)取样.测定甲胺磷、辛硫磷对坛紫菜叶状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污染时间的延长,甲胺磷低浓度诱导POD活性,高浓度先诱导后抑制,并且浓度越大越早出现抑制;辛硫磷所有浓度均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24h、48h、72h均出现比较良好的剂量 效应关系.污染暴露48h,相同条件下对POD活性的毒性大小为:辛硫磷>甲胺磷.  相似文献   

10.
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具有极强的耐高盐胁迫能力,但其耐盐机理尚不明确。检测了不同高盐(100、110)胁迫处理不同时间(0,4,8,24 h)时坛紫菜Z-61藻体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净光合作用,并选取高盐胁迫4 h后的藻体提取RNA,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正常盐度(对照组,30)与高盐胁迫处理的坛紫菜叶状体转录组数据,探究坛紫菜响应高盐胁迫过程中的光合生理机制。结果发现:盐度100对坛紫菜藻体Fv/Fm无显著影响;而盐度110下,藻体Fv/Fm逐渐下降至0,但转移至对照海水后其仍能恢复到初始水平,可将110称之为“亚致死”(sub-lethal)盐度;当盐度增加至120时,藻体Fv/Fm急剧下降至0,且转移到对照海水中不能恢复,即120是致死的盐度。转录组数据显示,高盐胁迫下的转录本与对照组有很大差异,光合作用相关基因在高盐胁迫下显著上调表达,包括多条碳酸酐酶基因和天线蛋白基因,并且在盐度100胁迫下其上调趋势更为明显。以上结果说明:坛紫菜在耐受盐度100条件下可以通过积极提高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维持光合活性,为藻体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而在亚致死盐度110条件下,坛紫菜光合活性逐渐下降,光合基因表达受到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减少,避免藻体细胞遭受过氧化损伤。这说明坛紫菜可以通过积极响应调节光合系统来应答高盐胁迫。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氮(N)、磷(P)水平对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植物营养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以亚热带大型海藻细基江蓠为原材料,研究不同N、P浓度条件下细基江蓠的生长,净化吸收N、P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细基江蓠的相对生长速率随着N、P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藻体增重幅度跟营养盐浓度不成正比,在N和P初始浓度分别为160 μmol·L-1和10 μmol·L-1时增幅最大,N、P水平和N/P明显影响细基江蓠的生长。在低N、P浓度条件下细基江蓠对N、P的去除率更高,P4组(N=64 μmol·L-1、P=4 μmol·L-1)对PO43--P去除率高达96.8%,对NH4+-N和NO3--N的去除率也表现出类似特征。细基江蓠在高N/P组对P的去除率高,在低N/P组对N的去除率高,N、P胁迫对细基江蓠的营养盐去除率有明显影响。各实验组中细基江蓠对PO43--P、NO3--N和NH4+-N的吸收速率随着初始营养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别在PO43--P初始浓度为25 μmol·L-1,无机氮(NO3--N:NH4+-N浓度比为1:1)初始浓度为200 μmol·L-1时吸收速率最大。适应富营养环境的细基江蓠倾向于按Redfield比吸收N、P,偏离Redfield比则对细基江蓠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细基江蓠对N、P高去除率的特性使其成为富营养化水质修复的潜在优良种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区分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与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的原藻及其制品。【方法】应用18个金属氧化型气体传感器并通过风味雷达图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种紫菜的挥发性风味进行轮廓性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分析原藻及其制品均显示条斑紫菜和坛紫菜的气味轮廓与敏感物质类型存在差异;相比紫菜原藻,各制品间的气味轮廓较为一致。【结论】电子鼻技术可以区分条斑紫菜与坛紫菜挥发性风味,原藻及其制品均有明显差异。加工过程使得产品挥发性风味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13.
浒苔的营养盐吸收及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浒苔(Ulva prolifera)在富营养化状态下对氮磷吸收的作用以及生物量增长的规律,为浒苔绿潮的治理及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设置2个营养盐浓度组,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水体中可溶性无机氮(DIN)和PO3-4-P的浓度,考察浒苔对氮磷的吸收效率;设置不同温度和营养盐浓度组合,定时测量藻体重量,并据此了解浒苔的生长特性。【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浒苔最高吸收了水体中62.2%的DIN和27.5%的PO3-4-P,吸收速率分别达到0.022mg N/(g·h)和0.006mg P/(g·h);浒苔在各实验组生长都较快,其中在15℃,N∶P(mg/L)=3∶0.3的条件下生长最快,日特异生长率达9.44%,8d生物量就能加倍;在20℃,不添加氮磷的情况下生长最慢,但也只需13d生物量就能翻倍。【结论】浒苔能够较好的吸收氮磷营养盐,但其生长速度也较快。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油茶林合理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13 a生"岑软3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树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作为空白对照,以不加氮肥作为无氮对照,研究相同施氮量下硝态氮肥、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以及3种形态氮素1:1:1混合态氮肥对油茶春梢形态及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混合态氮对春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中国、日本和韩国条斑紫菜的栽培现状与问题,从育种目标、种质创新方法和种质应用3个方面对条斑紫菜优良种质的培育与应用进行论述.针对现阶段出现的条斑紫菜育种技术落后、种质混杂、种质适应性较差等问题,本文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拟为条斑紫菜产业的规模化栽培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雅长铁皮石斛(Yachang''s Dendrobium officinale)资源,本研究对其原生种和选育种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并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两种铁皮石斛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铁皮石斛中共检测出4种常量元素和6种微量元素。除了B、Fe以外,原生种中的4种常量元素(Na、Mg、K、Ca)和4种微量元素(Zn、Mn、Cu、Se)含量均显著高于选育种。两种铁皮石斛中均以K的含量最高,分别为4 430、3 650 mg/kg,且都表现出“高钾低钠”的特点,原生种中K含量约是Na含量的103.5倍,选育种约为187.2倍。两种铁皮石斛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包括6种必需氨基酸(EAA),4种鲜味氨基酸(DAA),8种苦味氨基酸(BAA)和9种药用氨基酸(MAA)。原生种和选育种氨基酸总量(TAA)分别为0.85、0.68 g/100 g。原生种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药用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选育种,两种铁皮石斛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Met+Cys)。两种铁皮石斛的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差距不大,其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分别为54.9(原生种)、56.2(选育种)。在基本营养成分方面,原生种中除粗纤维和粗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选育种之外,其他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均不显著。综上,雅长铁皮石斛原生种在基本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方面均优于选育种,其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最大。因此,原生种的整体营养价值高于选育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密花石豆兰(B.odoratissimum)和云南石仙桃(Pholidota yunnanensis)的营养成分差异,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3种兰科植物的全株为材料,按照国家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对其主要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并通过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对其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石豆兰中粗蛋白、灰分、总糖、硒、钙的含量与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无显著差异(P>0.05),而维生素E、钾含量显著高于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P<0.05)。广东石豆兰和密花石豆兰中茶多酚、镁含量显著高于云南石仙桃(P<0.05);广东石豆兰和云南石仙桃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密花石豆兰,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密花石豆兰(P<0.05)。密花石豆兰和云南石仙桃作为广东石豆兰的易混伪品,在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以及抗肿瘤活性、抗宫颈癌、延缓衰老、增强活力等营养保健功效上,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都不能完全替代广东石豆兰。  相似文献   

18.
以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对象,在(27.5±0.5)℃条件下,分别饥饿0d,3d,7d,14d,21d和28d,观察各实验处理对鱼体的生长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饥饿28d后,2种鱼的体质量、体长无显著变化,但各自的肥满度和肝器官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南方鲇脂肪含量的降低幅度大于草鱼,其蛋白含量的降低幅度却小于草鱼.各饥饿处理时间点的草鱼静止代谢率(RMR)均显著高于南方鲇(p0.05),且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直线下降的趋势;而南方鲇的RMR则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2种鱼的特定体质量生长率(SGR)在饥饿进程中均呈负增长,南方鲇和草鱼的各线粒体状态3呼吸率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随饥饿时间延长均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南方鲇和草鱼应对饥饿胁迫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存在组织特异性和物种特异性.通过讨论提出,由于南方鲇与草鱼为不同的营养类型,尤其是捕食行为模式各异,因此进化出不同的适应饥饿胁迫的能量生态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室内零换水条件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养殖达到上市规格的最适宜密度水平,本试验设置4个密度梯度,养殖持续135 d,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封闭型水体中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养殖时间增加,低密度组的终末体质量(Final Body Weight,FBW)、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特定生长率(Specifit Growth Rate,SGR)逐渐与高密度组拉大差距,到135 d时,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养殖密度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最高密度组(20.6 尾/m2)的成活率(Survival Rate,SR)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养殖密度过高导致成活率降低。饵料系数(Feed Conversion Rate,FCR)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当养殖密度为14.7 尾/m2时饵料系数最低,为1.63,说明适当增加养殖密度可以降低饵料系数。最高密度组(20.6 尾/m2)在养殖后期成活率下降,这是导致该密度组饵料系数升高的主要原因。总产量(Total Gross Production,TGP)随养殖密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因养殖密度在20.6 尾/m2时的成活率最低,使得总产量在14.7和20.6 尾/m2时相当,均为283.38 kg。氨氮和磷酸盐随养殖密度和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使得养殖后期最高密度组(20.6 尾/m2)受到的胁迫增加,这也是养殖密度为20.6 尾/m2时在养殖后期罗非鱼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提高养殖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养殖产量,但高密度带来的水质恶化及胁迫会导致罗非鱼成活率下降,因此建议在零换水条件下,体质量为(11.95±0.50) g/尾的罗非鱼的养殖密度为14.7 尾/m2。  相似文献   

20.
以金钗石斛和蜂腰石斛为试验材料,采用菌渣、松树皮、草炭、木屑、椰糠和水苔为栽培基质,研究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对两种石斛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筛选出更适宜两种石斛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方,为两种石斛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添加有菌渣、水苔、草炭和椰糠等材料的基质都较常规栽培基质(松树皮+水苔)能不同程度地增加两种石斛的成活率,有效提高生物量,促进植株生长.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可知,m(菌渣)∶m(松树皮)∶m(水苔)=1∶2∶1的基质配方最有利于金钗石斛幼苗的生长,而m(草炭)∶m(松树皮)∶m(椰糠)=1∶2∶1的基质最有利于蜂腰石斛幼苗的生长.且这两种混合栽培基质能有效增加金钗石斛和蜂腰石斛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POD和SOD活性,提高植株抗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