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常规方法,以对苯二甲酸、咪唑和Ni(NO3)2等为反应物,合成了四种Ni(in)配位化合物,进行了UV—VIS—NIR光谱、IR光谱、X光四圆衍射测定,确定了它们的结构,测定了各种化合物在1.5—300K温度范围内的变温磁矩,对它们的磁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每个化合物晶体结构中无限伸展的三维氢键网络及具体键合模式对它们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原子球近似(ASA)法计算了4d过渡金属Mo及它的三种化合物Mo_2C、Mo_2N和MoO的电子结构,得出了它们相应的S、P和d能带宽度、能带位置、费米能级E_F和功函数φ_d的能值,给出了它们相应的能带结构简图。应用能带计算结果,根据Woodward-Hoffmann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和前线分子轨道作用法则,用前线分子轨道对称性分析和能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Mo、Mo_2C、Mo_2N和MoO对合成氨反应(N_2+3H_2→2NH_3)的催化性质,得到的催化活性顺序是Mo_2C>Mo_2N>MoO>Mo。此结果与实验事实完全一致。本文不仅对开发新型高效合成氨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提供了一个用量子物理和量子化学计算设计工业催化剂的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平面波方法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四种不同相的B-C-N的晶体结构、力学性能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c-BC2N,d-BC2N和t-BC2N的体弹模量大于400GPa,而cp-BC2N的体弹模量最小~380GPa.其原因在cp-BC2N相中仅有B—C键和C—N键,而不存在另外三种结构中都有的C—C和B—N键.拉伸时各个方向上都出现最大应力,则在剪切时至少有一个方向上不会出现最大应力,反之亦然.能带分析表明四种BC2N均具有直接跃迁型结构,Mulliken布居分析表明,C—N,C—B,B—N间存在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平面波方法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四种不同相的B—C-N的晶体结构、力学性能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c-BC2N,d-BC2N和t-BC2N的体弹模量大于400GPa,而cp—BC2N的体弹模量最小-380GPa.其原因在cp—BC2N相中仅有B—c键和c—N键,而不存在另外三种结构中都有的c—c和B—-N键.拉伸时各个方向上都出现最大应力,则在剪切时至少有一个方向上不会出现最大应力,反之亦然.能带分析表明四种Bc2N均具有直接跃迁型结构,Mulliken布居分析表明,C—N,C—B,B—N间存在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5.
采用杂化的密度泛函方法(DFT/B3LYP),在6-31G(d)理论水平下研究了基于噻吩并[3,2-b]噻吩(Thieno[3,2-b]thiophene,TT))的D-A型共轭聚合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性质.研究发现,在以TT为电子供体的D-A型共轭聚合物中,电子受体强度是影响其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因素.对基于TT的电子受体与电子供体交替排列的D-A型共轭聚合物,在一定范围内,电子受体强度增加,有利于减小共轭聚合物的键长交替,降低聚合物的能隙,并使其能带变宽,电子离域程度增大,载流子有效质量减小,载流子迁移能力增强.但受体强度过大,键长交替反而增大,能带和能隙均变窄,载流子迁移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6.
氧离子导体β-La2Mo2O9结构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β-La_2Mo_2O_9结构性质.研究发现结构中Mo和周围的O形成MoO_4或MoO_5两种形式的多面体,La则形成LaO_8和LaO_7多面体.O(1)、O(2)、O(3)三种氧位置的占有率分别为100%、91.7%和25%,与实验相符.对Mo-O(1)键长分析表明,在MoO_4和MoO_5两种多面体中Mo-O(1)键长劈裂成两种键长形式.所有结构组态可通过P2_13空间群的相应操作而互相转换,显示结构具有P2_13空间群的对称性.模拟结果可能是β-La_2Mo_2O_9结构在空间的局域或者本征极小结构.  相似文献   

7.
采用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对一系列四元Heusler化合物进行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弹性常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共有28种化合物具备力学稳定性。对各种化合物的杨氏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以及剪切各向异性等参数进行计算和力学性质分析发现,所有满足力学稳定性的化合物均具有剪切各向异性。磁矩分析结果表明,有12种化合物符合Slater-Pauling准则。能带和态密度分析结果显示,这12种化合物均呈现出卓越的半金属特性。研究结果为四元Heusler化合物在材料科学和电子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原子外层价电子数ni及鲍林电负性χpii定义新的原子点价(Hi),并在邻接矩阵基础上建构元素键参数连接性指数(mB).用其中0B、1B分别与20种碱金属卤化物的F心能带[E(F)]、晶格能(U)、标准熵(Smθ)性质关联,它们的相关系数(R)依次为0.992、0.995、0.993,达到优级(R>0.99).结果表明,mB可在化合物的QSPR/QSAR研究中成为具有广泛、良好相关性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9.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β-La2Mo2O9结构性质.研究发现结构中Mo和周围的O形成MoO4或MoO5两种形式的多面体,La则形成LaO8和LaO7多面体.O(1)、O(2)、O(3)三种氧位置的占有率分别为100%、91.7%和25%,与实验相符.对Mo-O(1)键长分析表明,在MoO4和MoO5两种多面体中Mo-O(1)键长劈裂成两种键长形式.所有结构组态可通过P213空间群的相应操作而互相转换,显示结构具有P213空间群的对称性.模拟结果可能是β-La2Mo2O9结构在空间的局域或者本征极小结构.  相似文献   

10.
化合物CF3IXY(X,Y=F,Cl,Br,I)成键特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Gaussian98W程序在HF/STO-3G和B3LYP/6—31G(d)水平上对CF3IXY(X,Y=F,Cl,Br,I)类共10个化合物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并计算了它们的键能.对该类化合物的几何结构、成键特性、键能及性质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对该类化合物的反应性及合成其它该类化合物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在不同基组水平上,对HRgX(Rg=He、Ne、Ar、Kr,X=Cl、Br)8种化合物分子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到的最稳定结构均为直线型结构.采用自然键轨道方法和AIM方法做了电荷计算和Laplaclan电子密度分析,结果表明.符合分子内部电荷转移的性质特征.并确定了价键的性质.同时还优化计算了HArF分子的几何结构,并将各种方法水平上计算所得HArF分子的参数值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发现采用B3PW91/cc—PVTZ方法的HRgCl和HRgBr的8种化合物分子的参数值来讨论、比较两类化合物的结构参数、偶极矩、振动频率等性质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AM1对苯酚、1-萘酚和2-萘酚这三种化合物进行了理论研究. 对各种化合物的构型优化表明, 分子具有较大的离域π键, 并且是完全的平面结构. 对化合物优化过后的构型进行了振动分析, 都未出现虚频率, 说明优化后的构型是比较合理的. 三种化合物的HOMO和LUMO之间的能量差ΔE分别为:9.513、8.120、8.224eV, ΔE较小, 离域电子容易激发. 在此基础上, 用CIS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荧光光谱, 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合成了八个甲(月朁)化合物,对其化学结均及性质进行了研究。详细地进行了红外光谱解析,并给出了它们所共有的取代基和键的特征振动频率。通过对两种不同途径合成的甲(月朁)化合物的熔点及混合熔点的测定,可见和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它们实属同一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不存在互变异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磁性是络合物的基本性质之一。由测定络合物的磁性即可确定络合物的结构。Couy法在精确度上虽不如衍射、光谱和磁共振谱,但它对络合物的电子结构、价键本性、立体结构的研究却有一定的作用。本文拟将络合物磁性的产生、理论计算和应用作一简单介绍。络合物磁性的产生物质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所组成的。电子及原子核都在不断地运动。因为原子核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LCBO MO法探讨了由两组原子交替配位以单纯的共轭键网络结合的AB型单质和化合物晶体的电子态,这类单质和化合物分别属于层状BN结构、CsCI结构和NaCI结构。所得结果证明:如共轭的σ键或π键是非极性键,这种共轭键就是金属键,相应的单质是导体;如共轭的σ键或π键是极性键,这种共轭键就是半导体键,相应的化合物是半导体或绝缘体。这个判据与实验符合。本文还计算了上述三种结构的键级,所得公式园满地说明了相应的单质和化合物的键长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种氰根桥联的异金属超分子{Ni(pn)2[Ag(CN)2]2}2被合成并通过单晶X-射线结构表征.该化合物是由配位键和亲银作用(Ag-Ag键)形成的一维链状结构,在室温下其固相和水溶液都表现出由Ag-Ag键引起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7.
1964年,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的F,Albert Cotton及其合作者测定了K2(Re2Cl8)以及其他一些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性质,提出了Re—Re和Cr—Cr等之间存在四重键即M墓M(M=Cr、Re)。2005年11月,美国Science发表了美国加州大学Philip P.Power等人的文章,报导了一种具有Cr—Cr五重键稳定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和性质研究,这种化合物属于双核配合物,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  相似文献   

18.
聚吡咯的电子结构及导电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优化了聚吡咯的单体和低聚物的电子结构,聚合物采用PBC方法和LSDA方法计算了性质特征,全部的优化都采用6-31G*基组计算。找出了单体、低聚体和聚合物电子结构的关系,并对其能带结构与态密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通过键长、自然键轨道(NBO)的分析表明:随着聚合数目的增大,环与环之间的共轭程度增大;聚合物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研究表明,吡咯的低聚体随着聚合数目的增大,能隙逐渐减小,其聚合物的能隙仅有1.79 eV,可以作为潜在的导电聚合物材料。  相似文献   

19.
<正> 三元化合物是超导体研究中的主要对象之一。chevel相三元化合物自从1971年合成以来,已发现它们中有许多化合物,是具有较高临界温度的超导体,并且具有相当高的上临界磁场强度Hc_2 。由于具有这些特性,促使了人们对chevrel化合物的研究。本文用键参数的方法,对镧系chevrel相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探讨。三元chevrel相化合物,一般具有形式为A_xMo_6X_8(X=S、Se、Te)的化学式,其中A为碱金属、碱土金属、类金属、过渡金属、贵金属和稀土金属元素。通过对已发现的AMo_6X_8超导体分析发现,A元素的种类或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化合物超导  相似文献   

20.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如何从分析化学键的形成入手阐明某些化合物的特殊性质,并将其与它们的结构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既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帮助他们掌握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通过教学实例说明如何运用多重键来解释某些化合物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