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召口矿区是山东金岭铁矿的其中一个矿区,矿床西北部已经发生了大面积的采空塌陷。综合各行业治理方法,山东金岭铁矿采用了采矿废石及尾矿砂加胶固粉搅拌充填方法对采空区进行了治理。改善了矿区环境,抑制了采空塌陷的发生、发展,同时减少了矿山占压土地.做到了采矿的废弃物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矿山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采空塌陷区、渣石流、地表裂缝、洪水倒灌、矿坑突发性涌水等。其中采空塌陷区、地表裂缝、洪水倒灌的地质灾害相互联系,相互伴生,相互诱发,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强、破坏性、危险性大的特点,受灾对象包括人身安全、地表建筑、采矿设施、道路、农田、电力设施等。因此对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是矿山的一项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3.
作为煤矿固有的也是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采煤沉陷已成为煤矿区危害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工程地质灾害。本文针对煤矿采空区地表变形问题,以湖南省宁乡县五亩冲煤矿地质环境影响评估项目为依托,对该煤矿采空区地表变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矿山开采沉陷预计理论进行沉陷影响程度分区,以期对其他同类型地质环境的矿区预测采煤沉陷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金保  罗文明 《江西科学》2008,26(6):965-968
矿山开采尤其是在岩溶地区深部开采易引发各种地质灾害。该文通过对江西某铜矿所处地质环境条件等相关资料的调查研究,分析了Ⅴ号矿体深部开采诱发采空岩移变形、井下泥石流、疏干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的可能性,并对疏干地面塌陷进行了分区,同时提出了防治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进行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防治,通过运用概率积分法对采空塌陷区地面残余变形进行科学预测,结合建设工程自身对地基变形要求,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可以有效解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过于保守和地质灾害过度治理的问题,同时可合理缩短建设工期,大幅降低工程造价,使采空地面塌陷区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得到高效利用。经过大量工程实践,地质灾害危险性得到有效控制,工程自身安全和使用功能得到可靠保障,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可见该方法切实可行,对采空地面塌陷区的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钻探探查、InSAR技术分析、剩余变形理论计算和荷载影响深度计算等方法,对煤矿采空区场地的覆岩特征、地表剩余变形对工程建设影响程度和工程荷载引起采空区活化程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采空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平均值为42.8 m,局部仍存在未完全塌陷的采空空洞;研究区地表变形已进入衰退期,当未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时,地表会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当研究区堆载高度超过255 m后将引起采空区局部活化,随着堆载高度的进一步增加,采空区活化面积将进一步加大,当堆载高度至280 m时,将引起场地采空区的大面积活化.为保障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的安全,一般将对采空区采取灌浆充填等措施进行工程治理,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7.
大垌矿区位于广东省廉江市石岭镇,基于矿体开采时有可能遇到岩溶地面塌陷、地面变形和矿坑突水等问题,充分利用前期地质资料,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渗水试验及配合场地现场的水文地质调查等方法,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采用解析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评价,得出矿坑最大涌水量为218269m3/d。为开采该矿进行疏干排水工作、制订矿山开采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剧,矿山地质环境及其伴生的地质灾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典型露天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为研究内容,在调查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煤炭有限公司矿区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基础上,依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及相关资料,对该矿区进行现状和预测评估。结果表明: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最终采坑、内排土场为重点防治区;外排土场、工业场地、储煤场、交通道路为次重点防治区。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充分实现了"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可为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山区煤炭资源采空区地表沉陷移动规律,提高山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精度,采用对塌陷地层工程地质条件、塌陷过程模拟再现的实验的方法,研究模拟地层及地表塌陷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山区采空塌陷下沉曲线拐点位置会向山坡上升方向偏移,地表裂缝大小和分布特征与地表凹凸变化有关,地面坡度、表土层厚度和性质决定地表移动变形的大小和剧烈程度.研究结论初步得出地表岩层呈现出L型断裂的条件有利于指导煤矿安全开采,提出的地下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有助于支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资料收集、地面调查、高密度电法测量等手段对治理区地质灾害进行勘查,为治理提供基础资料和地质依据。对塌陷坑、地裂隙、废弃井口进行治理,对矿区隐伏采空区及采空影响带进行了圈定,并对其威害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西山煤田古交矿区地质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太原西山煤田古交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和崩塌等主要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引起地表建筑物、耕地、市政设施和水资源破坏等环境效应问题,分析了矿区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认为矿区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均为煤炭采空区失稳变形的演化产物,而采矿活动是滑坡和崩塌发生的诱发因素;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改变了覆岩的原始应力状态,降低了原有软弱层(面)的力学强度;同时,开采使地表产生裂隙,加剧了地表水的渗透,因而诱发了山体滑坡及崩塌。最后针对古交矿区地质灾害现状和灾害引起的环境效应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某金属矿山采用充填法开采过程中地表移动带内调水工程的安全性,应用有限差分法进行矿区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并采用安全性分析指标进行量化评价。研究表明:矿区开采结束后,采场周围部分区域出现了以拉伸破坏为主的塑性区,采场及时充填治理有效地避免破坏增大现象;地表变形主要为采场正上方自四周逐渐减小的均匀沉降变形,调水工程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现场实测结果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选取贵州省封家营煤矿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态环评,采用hpMSPS模式进行地表沉陷预测,结果表明:封家营煤矿地表沉陷最终最大值为6.6 m,地表变形影响范围为0.39 km2。由于矿区范围内地表坡度较大,煤炭开采所造成的地表沉陷表现形式主要还是以地表裂缝、局部塌陷、崩塌和滑坡等现象为主。在分析煤矿开采所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从而为贵州省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和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贵州采煤塌陷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塌陷区的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省因采煤塌陷引发的矿山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其发育程度和影响程度在不同采煤塌陷区差异较大。采煤塌陷区可划分为六盘水复合型塌陷区、贵-毕中度塌陷区及黔东轻微塌陷区等三种类型。其中,第一种类型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变形最明显,易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危害性最大;第二种类型采空区地表沉陷变形较明显,引发次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较前者小;第三种类型采空区地表沉陷变形不明显,塌陷危害较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天然资源受到了过度的开采,使得地质灾害日益严重。而地面变形塌陷灾害是一种很重要的地质灾害。为了减少矿区周围危害的发生,本论文利用GPS对矿山地表岩移观测得到的数据,采用MATLAB神经网络方法建立GPS数据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并且成功的预测出了未来一期的地表移动变化。应用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是很好的处理非线性动态数据,能够反映出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计算精度高,预测准确度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缓倾斜中厚矿体下行充填开采过程中岩层移动和地表塌陷规律展开了研究.通过FLAC3D三维数值计算确定典型勘探线剖面,以河砂为骨料,重晶石粉为胶结剂进行大型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利用3DEC数值分析软件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充填开采能有效抑制岩层移动和地表塌陷,使地表沉降范围集中在矿体顶部且沉降中心随下行开采过程中向矿体中心移动;深埋矿体的开采对上覆岩层移动范围的影响较浅埋矿体的采动影响小;岩层移动塌落的角度随开采深度的增加先变小后变大,最终沉降以筒型陷落为主.  相似文献   

17.
煤炭开采保障了我国能源供应,同时也因采空造成了地表变形沉降。针对厚松散层下开采覆岩及地表移动变形问题,依托兖州矿区某庄煤矿地质背景,采用模型试验,监测研究了采动过程中地表及各层覆岩移动变形指标的变化规律,探索了采掘结束后的持续变形阶段,指出受采动影响松散层压缩导致的移动变形值在整体移动变形上占比增大;在煤层采厚2.2m条件下,观测获得采后地表的最大下沉值为1447.6mm,最大水平移动值为394.6mm。研究结果对矿区工程建设用地及线路规划选址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贾会会  师海  王虎  田一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578-11586
为研究长期开采活动诱发矿山地质环境改变,进一步引发矿区地表运移规律等问题,以云南落雪铜矿矿区典型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对矿山关键区域开展非接触式、不间断、全覆盖面的变形监测,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采空区的形成和充填过程地表的运移规律,对地表变形发展特点和地表运移发生机理做出判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孔径边坡雷达可实现非接触式的高精度监测,且数值计算变形集中区域与雷达监测活动区域较吻合,说明矿区存在地表运移的可能。研究结果为矿区地表运移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及预防对策,为矿区防灾减灾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陈慧 《科技资讯》2023,(5):110-114
以黄山区某国道改扩建工程为例,通过对工程建设区的现场调查与收集资料,查明工程建设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对工程建设区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分析工程建设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结果,结合评估区地质灾害的量化评估标准,该次评估划分为3个区,即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小区(I-1),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I-2)和崩塌、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I-3),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并做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采空区废石充填常规处理方法难度大、费用高、安全性差等问题,结合排山楼金矿条件,研究了控制诱导冒落协同地表充填塌陷坑的采空区充填治理方法,包括采用RG井下电视监测评估空区冒落进程,从地表钻井充填保护露天坑尾矿库,崩落矿柱诱导空区冒透地表,地表充填塌陷坑恢复地貌,客土造田与恢复地表使用功能等方法.该方法用于排山楼金矿,使大型活动空区得到安全高效充填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理论分析与实践表明,露天边帮下紧邻尾矿库的倾斜矿体采空区控制诱导冒落协同地表充填的治理方法,可减小采空区废石充填治理的难度,实现大型采空区安全高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