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稻蟹共作寓种稻和养蟹为一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稻蟹共作14年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稻蟹共作对水稻土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室内分析与公司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 表明:稻蟹共作后,土壤pH,有机质,TN,NH+-N含量均有所增加;C/N显著下降,TC,N...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稻渔共作模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该文选择江西省抚州市水稻原种场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设置稻-鳅、稻-虾、稻-鱼、稻-蛙、对照(传统稻作)5种处理.结果表明:等节跳科、毛蚊科、蠓科和摇蚊科为研究区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占总数的77.36%;稻渔共作模式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传统稻...  相似文献   

3.
石先罗  章卫 《江西科学》2021,39(5):805-809
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种养模式,研究不同生长阶段水体及土壤氮磷含量的变化特征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具有指导意义.以江西省新建恒湖垦殖场稻虾基地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不同生长期采集灌溉水、田间水、排水及土壤,检测3类水体及土壤中的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及总磷的含量.结果表明:水体中氮磷等物质均为排水>田间水>灌溉水,铵态氮及硝态氮在抽穗期及灌浆期远高于其他生长期,总氮在整个生长周期中变化不大,总磷为逐渐上升;土壤中硝态氮在分蘖期及成熟期最大,土壤全氮在成熟期最大,土壤铵态氮及全磷变化不明显.可见,应针对不同生长期合理施肥,在抽穗期及灌浆期减少肥料的投入,同时加强农田排水氮磷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稻虾共作系统中水稻收割后水体营养盐和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评估其水生态风险,通过监测4块稻虾田的种养后期水体中的理化指标,评价了稻虾田中分子氨和沉积物重金属的毒性,系统分析了种养体系中水体营养盐、重金属的生态毒性风险.结果表明,稻虾种养模式的水稻收割后,水体pH值高,达到9.25;总氮、氨氮和COD浓度分别达到14.15、11.49和92.01 mg/L.常年的稻虾共作系统中,沉积物中的重金属w As (16.21 mg·kg-1)和w Cd (0.20 mg·kg-1)水平较高,分别超背景值2.35倍和1.72倍,其他重金属含量较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潜在生物毒性评价结果均表明,稻虾共作系统中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低,这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需要矿物质元素有关.综上所述,稻虾共作系统具有潜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参与学校创新实践项目"动物标本制作技能训练",将农业生产与现代剥制技术结合设计出具有科普价值的生态标本"稻鸭共作".以亲身参加2020年第十一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动植物标本制作竞赛后的收获与感悟,从标本作品价值、制作工艺和参赛收获与感悟三个方面,给参赛者提供技术经验,讨论开放性实验室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发现并鉴定了土壤微生物的未培养物种,然而,仅依赖非培养的高通量测序无法获得发挥关键功能的微生物培养物,限制了对其功能的验证及其应用,这对关键功能微生物的机理性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稻虾共作和水稻单作两种稻作模式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比了传统平板涂布、96孔培养板划线分离以及将非培养和培养法相结合的——“96孔高通量培养法”3种方法的土壤细菌分类差异、菌群多样性、组成特异性以及细菌功能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涂布培养法,96孔高通量培养法所获取的细菌数量高约5倍,能鉴定到属的培养物高约4倍,预测功能鉴定提高约2倍.由此可见,“96孔高通量培养法”大大提高了对土壤细菌培养物的获取和鉴定率.本研究弥补了传统培养法的获得率低的不足,拓宽了高通量培养技术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进一步揭示稻虾共作模式参与土壤生态变化过程的微生物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土养分可持续性指数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对水稻土养分可持续性指数的影响,提出了养分可持续性指数较高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在国家紫色土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上长期定位试验小区(西南农业大学校本部农场)内,进行的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影响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能提高稻麦子粒含N量,施用P肥能提高稻麦植株各部位P含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比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含P量高。施用K肥能提高小麦茎叶含K量,但子粒中K含量变化较小,K主要保留在茎叶中;Cl能促进小麦对K的吸收。小麦对N、P、K肥的利用率分别为27.8%、38.9%和22.9%;水稻对N、P、K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5.8%、26.8%和41.8%。水稻对N肥和K肥的利用率高于小麦,而小麦对P肥的利用率则高于水稻。  相似文献   

9.
该文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以巨型稻“丰超6号”为供试材料,以磷钾肥为基肥,设置氮肥或硅肥使用组合的4种处理:不施氮肥和硅肥(CK)、施氮肥(N)、施氮肥配施低量硅肥(NSi1)和施氮肥配施高量硅肥(NSi2).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CK处理,施用氮肥和硅肥使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5.6%和67.0%,使水稻根冠比分别增加了30.8%和46.2%.与CK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和硅肥使巨型稻分蘖数分别增加了23.9%和45.0%; 与单施氮肥相比,氮、硅肥配施使分蘖数进一步增加了17.1%,施用氮肥和硅肥使巨型稻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9.7%和19.8%.氮、硅肥配施使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硅含量分别增加了19.2%~31.5%和9.2%~28.5%.NSi2处理较NSi1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6.5%.与单施氮肥相比,NSi1处理使巨型稻产量提高了11.7%,而NSi2处理使巨型稻产量显著增加26.1%.在巨型稻种植过程中以氮肥配施高量硅肥(NSi2)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施肥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作物养分的主要给源,直接参与协调作物营养代谢与循环,必然极大地影响着稻麦等各种作物的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品质.本文概述了稻麦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不同肥料品种、不同施肥方法和不同施肥时间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本试验中,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量,N、P、K含量和吸收量均以A处理(NPK复合肥+牛粪)最高,其与CK(NPK复合肥)、B(NPK复合肥+秸秆)、C(NPK复合肥+低硼)、D(NPK复合肥+高硼)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烤烟生长发育最优,N、P、K含量与吸收量_达到稳定阈值,分别为1.96%,0.25%,4.82%与5.22,0.65,12.89 mg/plant.施加农家肥和硼肥均使烤烟各器官中硼的含量有所增加,尤以施加高硼的D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了氨基酸有机肥适用于广西沃柑(Orah)种植的最佳施用配比,以实现沃柑的增产提质,保证沃柑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为研究区氨基酸有机肥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应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3个施肥处理:单施化肥、化肥+15%氨基酸有机肥、化肥+30%氨基酸有机肥,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比例氨基酸有机肥配施化肥条件下沃柑生长及品质、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施化肥,氨基酸有机肥配施化肥可显著提高沃柑单株产量(提高15.95%-45.5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8.89%-31.60%)、维生素C含量(提高29.04%)、糖酸比(提高2.75%)和果实营养元素含量(提高2.12%-53.84%);同时可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11.99%-41.07%)、速效钾含量(提高13.14%-17.58%)、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96.17%-2 803.06%)和沃柑单株收益(提高13.54%-43.19%)。其中,以化肥+30%氨基酸有机肥处理效果最好;其单株产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果实P、K、Ca、Mg含量均为最高;其土壤速效钾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总量最多;同时单株收益和产投比最优。综合考虑沃柑增产提质以及土壤改良效果等要求,建议采用化肥配施30%氨基酸有机肥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不同磷肥对红壤铜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温平衡法,测定了3种性质不同的磷肥(磷酸二铵,钙镁磷肥和磷矿粉)影响下红壤对铜的吸附量,应用Freundlich方程(Cs=KfCen)分析了土壤铜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磷肥)相比,磷酸二铵、钙镁磷肥和磷矿粉均会显著提高红壤对铜的吸附,吸附量(Kf值)分别增加44.4%、336%和80.1%;不同种类磷肥改变红壤铜吸附量的次序为:钙镁磷肥>磷矿粉>磷酸二铵.随着非水溶性磷肥(钙镁磷肥和磷矿粉)用量的增加,红壤对铜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而磷酸二铵分别在低(磷铜摩尔比=1∶1)、中用量(磷铜摩尔比=2∶1)显著促进红壤对铜的吸附,而在高用量(磷铜摩尔比=4∶1)下则抑制了红壤对铜的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铜污染红壤上,从提高土壤铜阻抗效果与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角度出发,磷酸二铵不宜施用;而钙镁磷肥可作为磷肥的最佳肥源.  相似文献   

14.
在低氮(20mg/kg)、中氮(40mg/kg)和高氮(60mg/kg)水平下,测定和比较了不同类型稻种资源苗期氮素利用效率(NUE)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不同生态型稻种资源苗期NUE呈下降趋势。不同类型稻种资源苗期NUE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因氮素水平而异:低氮条件下,陆稻NUE显著高于水稻;中氮和高氮条件下,水、陆稻的NUE未达显著差异;低、中和高氮条件下,古老地方品种NUE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现代育成品种,杂交组合NUE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常规品种;低氮条件下,籼、粳稻NUE无显著差异;中、高氮条件下的籼稻NUE极显著低于粳稻。  相似文献   

15.
暗管排降对小麦养 分、干物质、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探讨了南方不同生态类型圩区农田埋设塑料暗管对小麦地上部分矿质营养吸收、干物质累积和分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农田埋设塑料暗管排水能显著提高麦株地上部分对N、P,K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小麦各生育期尤其是拔节孕穗期地上部分干物质累积,小麦增产幅度达到20.3% ̄53.3%,并能提高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改善小麦籽粒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控释肥残膜对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硫膜和树脂膜两种肥料膜壳,每种设置3个浓度梯度,研究了控释肥膜壳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膜壳后能增大土壤孔隙度,改善通气状况;施用硫膜和树脂膜引起土壤pH值下降和电导率提高,施用树脂膜壳的各个处理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13.83%~39.0%和3.48%~20.37%;施用硫膜提高了土壤水溶性SO24-和Cl-含量。  相似文献   

17.
保水剂对土壤保水持肥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科瀚”保水剂在不同盐和肥料溶液中的吸水率和施加在两种土壤中的水分特征曲线测定,研究了保水剂对土壤保水持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率为337g/g,含盐量为0%--0.1%范围内吸水率变化最大;在0.1%NaCl溶液中的吸水率仅为蒸馏水的45.6%.化学肥料能显著降低保水剂的吸水率,并随着肥料浓度的增加,保水剂的吸水率显著降低.但不同的化学肥料对保水剂吸水率的影响程度不同;肥料对保水剂的影响程度依尿素、磷酸二氢钾、氯化钾、氯化铵依次递增.保水剂施加于土壤中,土壤持水能力显著变强;在0.01—1.5MPa土壤水吸力范围内,能显著提高土壤持水容量,从而增加作物被利用的有效水分含量,其中黄绵土(沙壤土)较娄土(重壤土)有显著增加;保水剂与肥料施加在土壤中,土壤持水能力随着肥料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作物被利用的有效水分含量也有所减少.土壤中NO3^--N持留特性受土壤水吸力的影响,在低吸力条件下,质地较重的娄土对NO3^--N持留量较黄绵土大;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离心滤液中的NO3^--N浓度呈现减小趋势,土壤NO3^--N淋失也减少,从而对土壤的持肥能力有明显的增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