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生物活性叠加原理,将"邻羟基苯基"和"1,2,3-三唑"分子片断合理组合,设计合成了3个新型1-(4-取代苯基)-4-(4-取代苯基)-5-氨甲基卤代苯酚-1,2,3-三唑类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I、R表征确认.抑菌活性测试表明,质量浓度为0.01%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高达90%以上,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抗菌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由于"邻羟基苯基"和"杂环"分子片断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我们将其合理组合,设计合成了5个新型2-取代硫基-5-邻羟基苯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1-5).以邻羟基苯乙酸为原料,经过肼解,在碱性条件下与二硫化碳反应,得到噁二唑中间产物,最后在碱性条件下与(取代)卤代苯乙酮、卤代苯乙酰胺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IR以及元素分析等表征确认.抑菌活性测试表明,质量浓度为0.01%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高达91%以上,具有强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高达83%以上,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这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不同菌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它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抗真菌、抗细菌化合物.构效分析表明,苯乙酰胺环上引入不同取代基的类型对化合物抑菌活性有重要影响,引入Cl、Br等卤原子,能显著增强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1,3,4-噻二唑、1,2,4-三唑为先导物,通过化学修饰合成了4种同时含有1,3,4-噻二唑、1,2,4-三唑、酰胺和硫醚片断的新型目标化合物,并利用1HNMR、IR进行了结构表征.抑菌测定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达84%以上,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高达90%以上,具有强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依据邻羟基二苯醚类及肼类化合物的抗菌特性,以"邻羟苯基"为分子核心、-CH2NHNH-为桥基,构建了一类1-(2-羟基苄基)-2-苯基肼类衍生物.芳香胺为原料,经重氮化、还原、制得取代苯肼,与水杨醛缩合、NaBH4还原,合成了7种未见报道的化合物,抑菌测试表明,在质量分数为0.01%时,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高达100%具有强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抑菌率高于8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构效分析表明,苯环上取代基类型对化合物抑菌活性有重要影响,引入Br、Cl等卤原子,能显著增强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而引入NO2、CH3等强吸、供电基团,能显著降低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对称二氨基硫脲为原料,经关环,缩合,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出5个新型抗菌剂-3-取代硫基-4-N -邻羟苯基亚胺基-5-乙基-1,2,4-三唑类化合物(3a ~3e),并利用1HNMR,IR等进行结构表征.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质量浓度为0.01%时,3a ~3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茵的抑菌率均高于90.0%;对大肠杆菌的抑茵率高于80%.构效关系表明,三唑硫醚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茵(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强于三唑硫醇类化合物;苯乙酰胺环的对位上引入拉电子基团如- Cl,- Br,- NO2可增加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而引入推电子基团如- CH3则降低其抑茵活性;与现售药物氟康唑相比,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的抗茵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6.
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以自制的3-芳基/烷基-6-S-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3a~3j)为原料,在甲醇钠/甲醇/二氯甲烷的体系下经水解脱除糖环乙酰基,合成了10个化合物3-芳基/烷基-6-S-2',3',4',6'-四羟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4a~4j).研究表明:甲醇钠与糖苷的投料量为1∶1时,目标产物收率最高.若甲醇钠过多,糖苷键易断裂;甲醇钠过少,部分脱除的副产物增多,均会降低产率.生物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四种测试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f对白色念珠菌有极强的抗菌活性,MIC值为1μg·m L-1,均优于对照药物三氯生和氟康唑.此外,还利用Auto Dock 4.0程序对目标化合物(4a~4j)与大肠杆菌Fab I的相互作用和结合能的变化规律做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依据邻羟基二苯醚及酰肼类化合物的抗菌特性,以"邻羟苯基"为分子核心,构建了一类N-取代酰氯水杨酰肼类化合物.以水杨酸甲酯为原料,先经溴化反应制得5-溴水杨酸甲酯,再经肼解反应、最后与酰氯反应.抑菌测试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1%时,目标化合物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高于90.0%,具有较强抑菌活性;对白色念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表明该类化合物对不同菌株的抑菌活性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特异性;构效分析表明,邻羟基苯环上引入Br原子能够提高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邻羟基苯基芳基取代席夫碱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邻羟基二苯醚及席夫碱类化合物的抗菌特性,以"邻羟基苯基"为分子核心、亚胺键为桥基,制得18种邻羟基苯基芳基取代席夫碱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分析表征确证.抑菌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对不同菌株的抑菌活性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在质量分数为0.05%时,3,5-二溴取代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茵活性,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抗革兰氏菌、抗真菌的化合物.构效分析表明,化合物的抑菌活性与Ar环其取代基性质有关,引入-OH、-NO2等亲水性基团容易导致抑菌活性降低,Ar环引入Cl、Br等卤素原子能够显著提高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4-取代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叠氮化合成得到4-取代叠氮苯中间体,再与对甲基苯乙腈闭环反应得到5种1,4-二取代苯基-5-氨基-1,2,3-三唑目标化合物,并利用IR、1H NMR、13C NMR进行结构表征.然后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目标化合物质量浓度为0.01%时,对M.a、E.c.、S.a.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构效关系研究发现,三唑环1位苯环上有卤原子取代时抑菌效果高于无取代及甲基取代.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3个系列的新型1,5-苯并硫氮杂■类化合物:2,3-二氢-4-取代苯基-7-氯-1,5-苯并硫氮杂■-2-甲酸酯(Ⅳa~e),2,3-二氢-4-取代苯基-7-氯-1,5-苯并硫氮杂■-2-甲酸钾(Ⅴa~e),2,3,4,5-四氢-4-取代苯基-7-氯-1,5-苯并硫氮杂■-2-甲酸酯(Ⅵa~e).抑菌活性测试表明,大部分Ⅳa~e,Ⅴa~e对真菌白色念珠菌和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Ⅵa~e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Ⅳa,Ⅳe,Ⅴe,Ⅵd在各个质量浓度时均表现出对白色念珠菌的高度抑制作用;Ⅴa~d在200μg/disc时表现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的高度抑制作用.初步抑菌构效关系的研究表明■双键是抑菌活性的关键官能团.  相似文献   

11.
鱼腥草素具广谱的抗菌活性,其药效团为β-醛酮结构.以含有羟基的苯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了8个羟基取代及含有糖苷的芳香β-醛酮席夫碱衍生物,所合成化合物经过红外、核磁进行了结构表征.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试,初步构效关系表明,苯环上酚羟基取代对抗菌活性有重要影响,烷氧基胺席夫碱种类对抑菌活性影响很大,酮羰基的存在对提高抗菌活性有利.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求优良的苯醚类新化合物抑菌剂,本文设计合成了新化合物间苯二酚二-(2-氯-4-羟基苯基)醚,其结构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证实,并且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测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此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卡他双球菌,青枯假单胞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由2-(I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酮和取代苯甲酰肼的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六个未见文献报道的三唑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IR,^3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小麦叶锈病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生物活性叠加原理,以卤代邻羟苯基为修饰基,酰腙基为桥基,设计并合成了8种新型含卤代邻羟苯基修饰的丁酸乙酯类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等证实.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3b、3d、3f对大肠杆菌(E.c)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6μg/mL、8μg/mL、16μg/mL,化合物3b、3f对白色念珠菌(M.a)的最小抑菌浓度为8μg/mL,化合物3b、3d、3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MIC为16μg/mL,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抗菌药物中间体.  相似文献   

15.
依据药物分子设计原理,设计合成了以 2′, 4′-二氟代联苯基为分子骨架的新型1, 2, 4-三氮唑化合物.目标化合物分子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碳谱(13C NMR)、高分辨质谱(HRMS-ESI)进行确证.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5d, 5e, 6a, 6b, 7c的抗真菌活性较好, 化合物5d, 6a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和酮康唑、氟康唑的抑菌活性相当,化合物5d, 5e, 6a, 7c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活性接近酮康唑,优于氟康唑.  相似文献   

16.
前文报道了1-取代-1-(1,2,4-三唑-1-基)-3,3-二甲基丁醇-2的合成;本文报道其酮体,即标题化合物(Ⅰ)的合成.Ⅰ具有杀菌活性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可由α-三唑基片呐酮(Ⅱ)与氢化钠作用生成钠盐后,再与卤代烃反应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取代-1,2,4-三唑-5-酮合成的新方法。方法用原甲酸三乙酯和氨基甲酸乙酯为原料,磺基乙酸乙酯作为催化剂,合成中间体乙氧甲叉基氨基甲酸乙酯,然后在醋酸盐和三乙胺催化作用下,以二乙醇二甲醚为溶剂,和苯肼缩合环化,合成了1-苯基-1,2,4-三唑-5-酮。用同样的方法,改用取代苯肼为原料,1,4-二氧六环作溶剂,提高反应温度,又合成了3种1-取代-1,2,4-三唑-5-酮衍生物。结果合成的4种化合物产率都在60%以上,并且对这4种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论为1-取代-1,2,4-三唑-5-酮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高效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笔者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同时含有1,3,4-噻二唑、酰胺及芳氧亚甲基等活性基团的化合物.首先以取代羧酸和氨基硫脲为起始原料,三氯氧磷为脱水剂,脱水环化得到2-氨基-5-取代-1,3,4-噻二唑,然后再将所得到的产物与酰氯进行酰胺化反应,合成出12个新的N-(5-取代-1,3,4-噻二唑-2-基)-酰胺类化合物.将所合成的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测试手段进行分析,确证结构.初步观察了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在10 ppm浓度下对小麦胚鞘发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中大部分对小麦芽鞘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5-取代-4-氨基-1,2,4-三唑-3-硫酮席夫碱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5位有芳香基取代的4-氨基-1,2,4-三唑-3-硫酮席夫碱化合物.方法 以自制的5-邻硝基苯氧甲基-4-氨基-1,2,4-三唑-3-硫酮与取代芳香醛为原料,以醋酸为溶剂,回流反应.结果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7个三唑硫酮席夫碱类化合物,各化合物通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其分子结构.结论 该合成方法 简便、易行、收率高.  相似文献   

20.
用取代酮腙与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了11个新型含三唑基的亚胺基硫脲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定显示部分化合物对小麦锈病的抑制活性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