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光伏发电量受天气状况,光伏逆变器的质量,光伏组件的清洁度等诸因素影响,其中天气状况的时序性变化较大程度影响发电量。针对不同地区天气时序性变化导致的光伏发电量预测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由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混合模型的光伏发电量预测方法,其中通过CNN建立地域之间的空间相关性,LSTM捕捉发电数据之间的时间依赖关系。对神木县红民发电厂和庆城县绿能动力发电厂的光伏发电数据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方法在光伏发电量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比LSTM神经网络模型精度提升4.3%左右。  相似文献   

2.
精确的光伏功率预测对电网的可靠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现有研究大多数都是将天气条件直接作为数据驱动的输入,未深入分析天气条件与光伏输出功率直接耦合关系,因此本文将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建立光伏系统物理模型,依据建立的物理模型得到不同的辐照度分量以及光伏电池温度。其次,将这些关键的天气特征重新构建数据驱动的输入,实现光伏机理与数据驱动结合的短期功率预测。最后,进行误差修正然后得到最终的光伏功率预测结果。根据光伏系统实测数据集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因为从物理模型得到了关键天气特征,考虑了天气条件与天气因素的耦合关系,预测精度有了明显提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光伏发电预测中实用性较低、预测精度不高、气象条件利用不充分和预测跟踪性能较差等现象,设计出基于气象相似度与五状态马尔科夫链的光伏发电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建立气象相似度—发电量相似度的过渡模型,用该模型预测可获得预测日发电量的预测结果,最后分别用三状态和五状态的马尔科夫链修正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不充分利用气象条件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基于气象相似度与五状态马尔科夫链的光伏发电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实用性和良好的预测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光伏发电功率受多种天气因素影响造成预测难度大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弯曲高斯过程的混合模型,可以实现一天内任意时刻的光伏出力的概率预测,获得置信区间预测值和点预测值.该算法先由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模型实现对多维输入变量的约减,同时得到待预测值的先验数据,然后利用模糊C均值算法按天气类型对训练集数据和测试集的先验数据进行聚类,得到相似样本,再利用弯曲高斯过程模型对测试集数据进行估计,最后利用Bagging算法实现对子混合模型的集成学习,得到待预测值的区间估计和点估计.仿真及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混合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与高斯过程估计和BP神经网络分位数估计相比,该混合模型精度更高,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5.
准确地光伏预测对电力调度、容量分析和机组组合至关重要。现有的数据驱动预测算法在计算速度和预测精度上有一定的提升,但未能考虑光伏发电的内在机理,存在泛化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框架的机理模型和数据驱动结合的预测模型。其中,光伏发电机理模型将嵌入Stacking框架一层预测结构,构成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极度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和机理模型的并行预测学习器。机理模型将光伏发电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作为数据驱动模型的预测约束。所提出的模型能够从机理模型中提取有用的固有信息,并利用数据分析的能力提取历史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基于安徽省某地区实际数据分析,所提模型相比传统数据驱动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电网电能消纳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准确的发电量预测对电力调度部门合理转供、优化分配负荷起着重要作用.光伏发电量受到天气、云层遮挡、温湿度的影响较大,发电量变化快、数据量大,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人工蜂群改进的ABC-BP神经网络算法,融合两种算法在全局迭代、局部搜索能力以及泛化能力方面的优势,整合训练样本天气、温度等影响因素,对光伏出力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的人工蜂群BP神经网络较传统BP神经网络算法具有准确性高、均方误差小的优点,同时收敛速度加快,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可以有效预测发电量的变化,为电力调度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预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较为准确的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做出预测,提高光伏并网后电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文章对硅太阳电池组件发电功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光伏发电功率及发电量预测模型。通过改进水电、火电和风电现有的发电量预测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和G(1,1)灰色理论模型),使得改进后模型更适合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预测。最后,对三种预测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为今后并网光伏发电的预测提供了一种较为准确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光伏输出功率的准确预测影响家用设备优化调度、并网时电网的稳定性及光伏发电利用率。对光伏输出功率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选取光伏发电预测日相似日天气类型(晴天、多云、阴雨天),在传统BP预测模型基础上引入GA优化算法,建立GA-BP光伏发电预测模型。分别选取预测日相似日天气类型为晴天、阴雨天进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预测模型能够提高光伏发电预测精度,在HEMS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DPCA-BP神经网络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PCA-神经网络预测方法解决预测问题时,忽视数据自相关性而造成的预测结果难以满足实际工程要求精度的研究现状,建立了预测数据的增广矩阵.通过计算前l时刻数据确定增广矩阵的维数,并把得到增广后的预测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建立了基于DPCA-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给出了模型结构.该模型能有效地去除自变量系统中与因变量无关的数据信息,增加自变量系统中数据的自相关性.算例比较分析表明,所建立模型的模型成分解释性增强,预测精度提高,预测效果优于PCA-BP神经网络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某小型污水处理厂338.58 kWp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情况。该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组件架设于活性砂滤池、二氧化氯消毒池和水解酸化池的上方,自2021年12月17日并网发电以来,运行稳定,实际日均发电量为965.37 kW·h,高于预测日均发电量(871 kW·h);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预计25年累计可节约标准煤约2 861 t,累计可减排二氧化碳7 620 t;预计年收益为29.65万元,静态回收期为5.83年。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既满足了污水处理厂用电高峰期的电力供应,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藻类的大量繁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借助PVSYST光伏系统设计软件,分析了兰州地区并网光伏系统的最佳倾角、水平面及坡屋面的光伏阵列间距以及建筑物对光伏阵列的阴影影响。结果表明,兰州地区光伏阵列的最佳倾角为30°,在获得最大全年发电量的同时,四季发电量也比较均衡;相对于水平屋面,南北向双坡屋面需要考虑适当增大北面坡屋面的光伏阵列间距以避免组件间产生遮挡;对兰州地区,Meteonorm气象数据的冬季辐射数值显著偏小;日最高气温与发电量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同时,扬沙等恶劣天气对光伏发电量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2.
光伏发电是新兴的清洁能源发电方式之一,其光功率受辐照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导致注入电网的电量不稳定。采集的环境数据能准确预测发电量变化趋势,对电网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光功率预测方法大多采用单个模型构建预测结构,当面对不同环境数据时预测结果不够稳定。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双深度神经网络的光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以BPNN(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和LSTM(long short term memory)为基础判别器,并通过遗传算法将二者融合为更加精确和鲁棒的光功率预测模型。在东北电网实际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单一神经网络模型,文中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判别精度,且预测结果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在不同天气状况下发电功率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在分析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无迹卡尔曼滤波神经网络光伏发电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实时更新神经网络模型的权重,以直流电压和电流作为系统的输入,以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作为系统的输出,分别建立两个独立的双输入单输出功率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预测精度分别为97.3%和94.2%,并且对天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光伏/光热(photovoltaic/thermal,PV/T)综合利用系统中PV/T组件温度预测精度,该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输入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主成分,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结构,对组件温度数据建立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未经主成分提取的神经网络,该方法使得网络模型在晴天和多云天气条件下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7.68%和4.97%,使得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泛化性能更强。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自编码器与PSO算法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自编码器对相关变量数据进行处理,降低所需数据的噪声变量,提高预测效率;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卷积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预测速度。通过对实际电网的负荷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了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RBF算法的隐节点中心和参数会影响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径向基函数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算法,通过寻找相似日,将相似日的实际功率和影响光伏发电功率的气象因子数据作为输入,同时利用改进PSO优化RBF网络参数,建立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在粒子群优化算法中,通过动态调整惯性权重,有效地提高了非线性问题的求解能力,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参数,兼顾了PSO和RBF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通过实际光伏发电数据验证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晴天天气类型,研究了光伏发电功率的日内和年内尺度的变化规律,根据晴天出力变化速率曲线的特性,提出晴天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在晴天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光功率实时监测信息,加入分阶段实时修正系统,实现了日前预测与超短期预测相融合,提高了预测精度.黄河上游共和光伏电站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晴天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的总体平均预测误差在2%以下,用于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其他方法如线性回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在相同条件下的预测误差区间为8%~20%,故所提出的方法预测精度有大幅度提高.该模型的输入值都是基于光伏电站自身的出力特性提取的,不需要辐射量、云层、气压、降水量等难以获取的信息,是一种简单并实用的创新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时间序列法的并网光伏发电短期功率预测模型.根据光伏发电系统的历史发电数据,进行自适应算法处理,使数据结构与预测模型相适应,确定聚类数目、划分论域并定义论域区间.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模糊化处理,确定各模糊关系组,再计算各类模糊关系组的权重向量.按照模糊时间序列的方法进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并去模糊化得到实际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对比时间序列预测法ARIMA模型,本文预测模型结果误差由13.66%减小到11.34%,并且在处理突变数据上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19.
光伏发电功率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准确及时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对电网的调度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PSO与ELM组合算法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调整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不同阶段的寻优重点,为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设定出了最佳网络参数,避免了ELM随机产生输入层权值和隐含层阈值造成的网络不稳定问题.同时结合传统神经网络和ELM网络隐含层节点选取原则为组合模型,设定了最佳隐含层节点数,提高了模型预测精度.实际算例验证了组合算法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研究新型光伏器件的实际性能及影响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关键性因素,设计并建成一座多种光伏设备组合交叉安装的50 k Wp并网光伏实验电站。根据电站实际运行数据,对比了不同气象条件下光伏阵列选用不同类型组件、智能优化器以及不同容量逆变器的发电状况,分析了辐射量变化对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光伏组件中双面电池输出特性表现最佳,其发电量高于其他类型组件;对于无阴影遮挡的光伏发电系统,智能优化器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采用较小容量逆变器可减少太阳能电池组串模块间的差异性带来的影响,增大光伏阵列总发电量;受太阳辐照度变化影响各类型光伏组件实际输出最为稳定的是多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和双面电池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