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0年前,青少年物语芭比娃娃吐露的3个字"数学难",引发了蔑视女性的抗议声浪,制造商美泰玩具公司立即将该款芭比娃娃撤架.但今日有许多研究显示,芭比娃娃说的没错:数学就是难,不管是对男女老少皆如此.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援引有关专家的分析,探讨了数学难的原因所在,显示数学难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学问题,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10年前,青少年物语芭比娃娃吐露的3个字“数学难”,引发了蔑视女性的抗议声浪,制造商美泰玩具公司立即将该款芭比娃娃撤架。但今日有许多研究显示,芭比娃娃说的没错:数学就是难,不管是对男女老少皆如此。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援引有关专家的分析,探讨了数学难的原因所在,显示数学难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学问题,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担任巴尔帝摩肯尼迪克瑞格研究中心数学技能发展计划主任的马索科表示:“有许多不同的因素,可能导致数学成绩低落或数学障碍,而这两者未必是指同一件事。研究者花了数十年了解阅读的困难之处,我们现…  相似文献   

3.
认知的工具     
许多人一听到"数学"这个词就望而却步:难,太难了.然而,数学主宰着我们思想的一切,它是大量的日常琐事和进程中的一部分.德国波恩马普数学研究所的名誉所长曼宁(Yuri Manin)认为,数学是人类求知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正如十九世纪数学由于高斯而得以进一步提高一样,使本世纪数学得以飞跃是由于希尔伯特(DavidHilbert,1862~1943),那是并不过言的。事实上,尽管与他相匹敌的数学家为数众多、人才辈出,然而,正是由于受希尔伯特影响,二十世纪的数学的特征多少显示了他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他不仅在数学领域取得不凡业绩,而且用他自己的奇特经历告诉所有对数学感兴趣的人:即便你不能通过数学考试,你仍然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学家。如果我说一位造诣精深的数学家从小讨厌考试,你也许并不诧异,可我要接着告诉你,他痛恨考试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数学成绩屡屡不合格,很多人一定会觉得纳闷:这怎么可能呢?数学家会考不好数学,这简直令人难  相似文献   

6.
1900年。希尔伯特(Hilbert)在巴黎国际数学家会议的前夕(1),作了一个著名的演讲。他说:“一个伟大世纪的结束,不仅引起我们回顾过去,而且指引我们思索未知的将来。”希尔伯特强调数学研究中的某些特殊问题的重要性,并列出了他十分感兴趣的23个问题。现在,希尔伯特的大多数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这是今日数学成就的标志。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仍然顽固得难  相似文献   

7.
《模糊数学与计量科学》一文从计量本身中的模糊性谈到模糊数学在计量科学中的应用。以上两文颇具新意,都属于数学应用性质。在实现四化的进程中,不仅应用数学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数学应用也将日益显示出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秦岭 《科学之友》2005,(9):73-73
无论是超级名模还是影视歌星,都开始关注采用新方法美化睫毛。原则是睫毛越浓密越好。虽然不会像芭比娃娃那样生有浓密的睫毛,但可以运用假睫毛,也可以用睫毛膏增加睫毛的浓密度。一旦睫毛变得浓而密,那么,稍眨动一下眼睛却可风韵迷人。  相似文献   

9.
加密睫毛 无论是超级名模还是影视歌星,都开始关注采用新方法美化睫毛.原则是睫毛越浓密越好.虽然不会像芭比娃娃那样生有浓密的睫毛,但可以运用假睫毛,也可以用睫毛膏增加睫毛的浓密度.一旦睫毛变得浓而密,那么,稍眨动一下眼睛即可风韵迷人.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进入到数学研究领域数学的优美结束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计算机的出现,使数学研究的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最近以来,计算机进入到数学研究领域,显示了计算机在这领域中的三种新的用途,并预言了未来的数学家可能会愈来愈多地离不开计算机,从而使数学研究打破从古以来的常规,使研究的方式整个地发生变化。未来的数学将是一幅更为生动、更为变化多采的图景。本文原载美国Science,vol.17,№5、6,1977。作者G.B.Kulata是美国Science杂志科研消息栏的编辑。  相似文献   

11.
作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要方法.与教师所要求养成规范作图的情况相反,很多学生却不喜欢规范作图.这是因为学生感觉清晰规范的图不仅难作,而且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对自然界的深刻研究是数学最丰富的源泉。一、曲折的一生1768年3月21日约瑟夫·傅里叶(JosephFourier)出生在法国奥塞尔城的一个裁缝家庭里,8岁时父母双亡,处境十分艰难,幸亏得到一位善良妇女的抚养,在赤贫中度过了童年。傅里叶在幼小的时候,已显示出了优秀的数学  相似文献   

13.
角谷猜想是近几十年来流传的一个数学难题,已引起许多数学爱好者的强烈兴趣。《角谷猜想的推广》虽出自一位业余数学爱好者之手,但猜想有据,推断有理,显示出一定的数学功底。本刊特予刊载。若有朝一日谁能沿着该文的思路而一举解决了角谷猜想,可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位在艰苦条件下勤奋自学的业余爱好者呵!本刊取文有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我们特别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本刊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4.
《从高等观点看初等数学》是本世纪著名数学家克莱因的名著,虽仅涉及初等数学内容,但哲理深透,充分显示了这位大师深邃的数学思想,读来不无裨益,特选若干章节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教学知识点,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利用"读一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一位美国数学家宣称解决了一个著名的猜想,但是他不得不到苏联去取得发言权。一个难住了最优秀的研究者们近七十年的数学猜想现在被路易斯·德布兰吉斯(Lotlis de Bran-卯s)解决了,而这位数学家却被活跃的学术界几乎排除在外。这个猜想称为比勃巴赫猜想,它曾被认为是极其难似证明的,以至  相似文献   

17.
关肇直 《科学通报》1956,1(3):31-31
近年来由于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对计算数学的需要已经逐渐显示出来。计算数学的发展问题已被提到日程上来。数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就是现实世界的量的关系。在实用上,不但要知道这种关系,而且还要把表现这种量的关系的一些数字求出来。这就是说,要把所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获得数值形式,这就是计算数学的任务。举一个极浅易的例,圆周与直径成正比这一量的关系的发现,当然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但在实用上,我们还必须计算出这个比值来,至  相似文献   

18.
刘立军 《科学之友》2009,(10):148-148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教学知识点,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利用“读一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说起来,铅笔是我们自小形影不离的"朋友"。小时候,我们都用铅笔作过画,一支小小的铅笔总能勾画出少年眼中的世界,一座房子、一棵树、一朵花、一个芭比娃娃……当然,美丽的图案如果有丰富的色彩相配,呈现到我们眼前的图画自然会更吸引眼球。空闲时,大家不妨拿起彩色铅笔,画出自己的心情,绘出自己的浪漫,将生活的物什、自然的景  相似文献   

20.
徐硕昌 《自然杂志》1995,17(6):353-356
数学物理是数学和物理的交叉科学,是一个历史悠久而近代又得到极大发展的学科。数学物理方法,广义地讲,是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狭义地讲,就是理论物理中的数学方法。要回答“数学物理是什么”这个问题比回答“数学是什么”还难。因为有文献这两本名著,对后一问题我们不难找到具体答案。不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各个学派并不完全相同,至今还有争论。 对于数学物理的内容、方法和意义,本文将从历史沿革、研究范畴的演变和发展以及现代数学和理论物理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导致现代数学物理的崭新发展等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