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一个电子卡计费电度表的设计方案,并针对设计中的软硬件问题进行了探讨.一个采用单片机的设计实践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方案既能满足电网应用环境要求,也具有良好的工程可实现性.因此,有商品化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变态犯罪”的恶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这类案件的犯罪分子作案动机异常,作案方法隐秘,作案手段残酷,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何看待变态型犯罪,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通过对变态型犯罪和精神病犯罪的分析,力求廓清两之间的内在差异与联系,明确它们与违法犯罪的关系,提出了有关变态犯罪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建设》2008,(1):64-64
哈萨克斯坦政府近日召开会议通过了2008-2010年期间进一步发展“电子政府”的国家规划。在通过上述决议的过程中,政府成员首次借助电子卡进行了投票。经济和预算计划部部长巴希特苏尔坦诺夫在会上表示,为落实这一规划,2008-2010年期间将从国家预算中拨款165亿坚戈。据称,该规划由哈萨克斯坦通信和信息化署与国家机构、IT公司代表联合制定。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和犯罪手段杨彦芳(山西省电子工业学校)犯罪,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解释意义,然而计算机犯罪与普通犯罪有所不同,因为计算机犯罪是一种高新科技手段的犯罪活动,是依赖计算机技术而达到犯罪目的的,无论是作案方法,还是作案工具,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那...  相似文献   

5.
论未成年犯罪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被列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国未成年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存在着:犯罪动机单纯、偶然性、激情性犯罪突出,共同犯罪、团伙作案多,犯罪种类复杂、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野蛮、凶残,犯罪低龄化明显、独生子女犯罪比例上升、闲散未成年犯罪严重,以及再犯罪率高等特点。未成年犯罪有其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的原因,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未成年犯罪应以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及犯罪原因为根据,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提高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思想认识,加大家庭、学校、社会、司法部门教育与预防力度,实现未成年人自我教育与预防,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最终达到控制和减少未成年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被列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国未成年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存在着:犯罪动机单纯、偶然性、激情性犯罪突出,共同犯罪、团伙作案多,犯罪种类复杂、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野蛮、凶残。犯罪低龄化明显、独生子女犯罪比例上升、闲散未成年犯罪严重,以及再犯罪率高等特点。未成年犯罪有其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的原因,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未成年犯罪应以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及犯罪原因为根据,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提高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思想认识,加大家庭、学校、社会、司法部门教育与预防力度,实现未成年人自我教育与预防,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最终达到控制和减少未成年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归纳推理中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公安情报分析的基础方法。在公安情报分析与研判中采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可以处理大量支离破碎的片断信息和线报来分析犯罪活动的规律、犯罪个体的行为与作案手段;预测犯罪事件的发展趋势;以及选择合适的犯罪侦查方法与预防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8.
王贤文  曾芬芬 《山西科技》2005,(6):79-80,86
有组织犯罪是当代世界各国最严重的犯罪形式,我国也不例外.有组织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与现代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组织犯罪的手段随现代化的程度提高不仅组织严密,犯罪能量大,职业化、智能化、跨国、跨地区作案,成因复杂,涉罪广泛,而且有组织犯罪也随社会的现代化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  相似文献   

9.
目前,未成年人抢劫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反思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学校及社会都负有重要的责任。未成年人抢劫犯罪具有作案动机单纯,团伙作案,抢劫对象也是未成年人,抢劫数额小但次数多以及作案手段多为语言胁迫等特点。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们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并建立起家庭、学校及社会的联动防范机制,同时加强对网吧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犯罪情况日趋严重,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开始进入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视野。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案件呈现出发案件数与犯罪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侵财型犯罪比例居高不下、作案手段暴力化倾向严重、以老乡为纽带的犯罪团伙纠集化趋势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