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福俊 《科学通报》1990,35(4):277-277
类星体3C147是一个致密的陡谱射电源,在厘米波段,是天空最强的射电源之一.它的红移是0.545,星等为17等.早先的干涉仪观测和星际闪烁观测已指出该源的射电发射来自(?)1.”0的区域.在高频波段,它的大部分辐射来自一个(?)0.”2的结构复杂的区域;在低频波段((?)100MHz),主要的辐射区大小为~0.”7.这里我们所报道的是一次应用甚长基线干涉(VLBI)技术观测所得到的该源的复杂射电结构图像。  相似文献   

2.
褚耀泉 《科学通报》1983,28(16):972-972
我们发现了一个具有很大红移值Z=3.45的类星体PKS 0335-122。在研究暗射电类星体的过程中,我们曾证认了一批射电平谱源,这些射电源原先被证认为空白区域。众所周知,具有平谱的射电源(通常这些源在射电波段是不可分辨的)经常是与恒星状光学天体相联系的。射电平谱源的光学证认率是很高的,例如,Condon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他们的射电巡天星表在Palomar巡天底片上的证认率高达85%。  相似文献   

3.
尹其丰 《科学通报》1980,25(14):640-640
太阳活动区通常以黑子群为标志.对活动区的光学,射电观测表明,在不同层次(高度)上,太阳活动区的活动有不同的表现.例如,黑子的转动、耀斑活动、厘米波射电现象(缓变辐射和爆发)、米波Ⅰ型源等,分别属于光球、色球、低日冕和高日冕这些不同层次上的太阳活动现象.观测表明黑子转动与耀斑产生率有推迟相关.Kai指出,在厘米波缓变源与米波Ⅰ型源之间存在着时延1—2天的推迟演化相关.我们通过对1972年8月(McMath 11976)活动区的研究,证实了Kai的结论,并且指出这种相关不仅表现在Ⅰ型源强度极大时,而且还有演化曲线上更为细致的相关.我们对于1970—1972年共计三年的米波Ⅰ型源的统计研究  相似文献   

4.
1978年11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高能天文台”2号卫星又叫爱因斯坦天文台,它装备有分辨率为几个角秒的大反射X射线望远镜等观测仪器.由于仪器的灵敏度比以往的高,所以在对已发现X射线源的天区进行搜索中有许多新的发现.它证认了43个新的射电源,其中10个是在银河系外,大部分可能是类星体.若这些射电源的确是类星体或活动星系的话,那末就能够说明X射线背景辐射.若将来的观测能确定这一点的话,这将是爱因斯坦天文台所作出的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确定了30多个X射线源是X射线类星体,而在此之前,仅仅知道三个X射线类星体. 通过观测还认证了,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射电星系——半人马座A,它的中心红外源与一个X射线源重合.在这个源的东北方向发现一个X射线的喷射流,同早先发现的光学、射电喷射流在一条线上,长约  相似文献   

5.
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天文学即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方法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射电天文学分支,不断提高射电望远镜的分辨本领一直是射电天文的一个主要奋斗目标,本世纪六十年代末,由于研究致密射电源精细结构的强烈兴趣和高稳定度原子钟、高速磁带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一些河外射电源(包括类星体和射电星系)的射电资料表明存在超光速表观膨胀,这种新奇现象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理论解释甚多,六十年代起开始活跃的超光速问题的理论研究,一般都重视了与狭义相对论相协调,但仍有争议。而按照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7.
刘磊  蒋星亮  费建芳  Zhijin Li 《科学通报》2020,(18):1888-1898
卫星高度计在海洋环流观测、海平面变化分析和海洋环境预报等多个研究和业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当前在轨运行的高度计卫星已达5颗(Sentinel-3A、Jason-3、Cryosat-2、Saral/Alti Ka以及HY-2A),观测精度不断提高,但卫星高度计融合产品的有效分辨率(可分辨海面涡旋的最小尺度)仍需进一步提升.本研究以变分原理为基础,改进背景场、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以及观测误差,建立一种新的多源卫星高度计资料融合方法.以南海及其附近海域为目标区域,在格距为0.08°的规则网格上,融合所有在轨运行的5颗卫星高度计的沿轨数据,得到逐日融合产品.评估分析表明:新方法得到的融合产品的有效分辨率达到125 km左右,与国际上广泛应用的AVISO产品相比(格距0.25°,有效分辨率240 km),有效分辨率提高近一倍,融合产品的精度进一步提高,可用于描述更小尺度的海洋环流结构.  相似文献   

8.
安东尼?休伊什(Antony Hewish)是射电天文学的先驱.他的学生约瑟琳?贝尔?伯奈尔(Jocelyn Bell Burnell)首次探测到一种奇怪的射电源闪烁,随后他们证实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脉冲星.那些辐射源如同灯塔的光束,以精确的时间间隔发射出强烈的无线电脉冲.这些神秘的光源被戏称为"小绿人",并很快被确认...  相似文献   

9.
天文学正处于黄金时代。1960年以来的新发现有:类星体(1963),宇宙微波本底辐射(1965),脉冲星(1967),中子星双星(1970),射电源的超亮膨胀(1971),日冕穴(1973),双脉冲星引力波辐射的证明(1974),异常太阳中微子流(1976),超γ射线爆发(1979)和引力波透镜(1979)。现在利用射电、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和γ射线方法已有可能研究单由光学天文学所不能及的现象。物理学在提供发展技术和天文学理论框架两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现今,原子、分子、原子核和等离子体物理在解释天文学数据方面已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宇宙学和超密组态的研究亦以广义相对论和基本粒子物理为依据。美国科学院天文观测委员会预期在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10.
在1960年12月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年会上,著名天文学家阿仑·桑德奇(Allan R.Sandage)宣布发现了一个恒星状天体,它具有很强的射电辐射,且可证认为射电源3C48.然而,当时却没有人能识别其光谱中那些奇特的发射线.1963年,马丁·施米特(Maarten Schmidt}又发现一个性质与3C48十分相  相似文献   

11.
GPS测定地球定向参数的高频分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大伟 《科学通报》1995,40(5):433-433
1992年6月到9月进行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实验(亦称IGS’92战役),为检测GPS测定地球定向参数(EOP)的能力提供了机会.在此期间,其它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如VLBI,SLR,LLR也进行了加强观测,其观测得到的综合序列称为IGS序列.另一方面,许多观测和研究认为,大气扰动是地球日长变化(LOD)中几天到几年时间尺度范围内变化的主要因素.近年的研究又表明,大气压力和风的扰动与高频极移变化的激发有很强的关系.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测大气对EOP3个分量上激发作用,以比较和评估GPS和IGS观测的EOP资料序列在一个月时间尺度内的高频分辨率.  相似文献   

12.
赵仁扬 《科学通报》1981,26(4):224-224
太阳局部射电源的辐射是起源于磁迥旋辐射和轫致辐射二者的联合辐射机制,这种联合机制基本上可以解释射电源的全部辐射特性。本文在所取的具有较强磁场的单极黑子的活动区中,考虑射电源本身的磁迥旋辐射和轫致辐射(而不计及辐射区的吸收衰减),从其辐射的分布推导出射电源的几何模型:形状、高度、半径和厚度,及其对波长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陆埮 《科学通报》1977,22(12):525-525
星系核和类星体具有许多特殊性质,是目前天体物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活动星系核和类星体的辐射功率很大,其光辐射可达10~(46)—10~(47)尔格/秒.这种天体的射电和光学的辐射大多有不规则的变光现象,有一年量级的长期变化,还往往含有时标很短的成分,比如一星期或一天量级,甚至还有短到小时量级的.这种变光现象表明星系核和类星体的核心是空间线度很小的天体.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14.
纪树臣 《科学通报》1997,42(18):1905-1912
直到目前,人们对太阳射电缓变分量和宁静分量的了解比起射电爆发来说知道甚少.尽管大型射电望远镜、多种干涉仪和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已问世多年,但是投入太阳射电观测与人们的要求相差甚远.而日食射电观测的机会又不多,因此太阳射电天文学家总是抓住日食观测机会,采用多波段、高空间分辨率观测来不断了解和认识射电太阳的大小和形状,宁静太阳的亮度分布特性,缓变源的大小、高度、结构以及它们的频谱特性等等.下面介绍日食射电观测特点及我国日食射电的观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导,已找到新的证据揭示出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着质量是太阳一亿倍的巨大的黑洞。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的凯勒曼(Kellermann)等使用安置在不同地点的射电望远镜,组成基线达4000公里的甚长基线射电干涉仪,并以4厘米的波长对银河系中心进行观测。结果,正如以往所说的那样,发现位于中心核的射电源结构的大部分是在  相似文献   

16.
钱善瑎 《科学通报》1980,25(19):911-911
太阳射电缓变成分(ZVC)是产生于迴旋共振辐射和轫致辐射的联合机制.由于迴旋共振辐射在该联合机制中占压倒优势,因而我们计算了它在单极黑子活动区中的一个模型.在本文模型中,活动区上空的物理条件(电子密度、电子温度和磁场)从黑子中心到附近宁静区连续  相似文献   

17.
朱进 《科学通报》1991,36(21):1637-1637
对于太阳附近射电目标的VLBI观测,日冕会对射电波的传播产生附加的延迟,目前见诸文献的对日冕效应改正的方法是通过对日冕所引起的传播路径弯曲的近似计算得出相应的射电源视方向的变化,再投影到基线方向上给出它对延迟的贡献,本文称之为“偏折法”,实际上,可以通过分别求出对两台站的日冕延迟效应,再相减得到延迟差的直接方法来得到  相似文献   

18.
徐佳莹  李菂 《科学通报》2022,(23):2700-2703
<正>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 FRB)是在宇宙空间中发生的持续时标为毫秒量级的射电脉冲信号,瞬时辐射流量峰值可达数十央斯基(Jy),爆发的总能量相当于太阳几天甚至几个月内辐射的总能量.快速射电暴于2007年被Lorimer等人[1]首次发现并报道之后,经历了初期的真实性质疑.在射电这个波段,  相似文献   

19.
新近对我们银河系的不稳定中心所作的射电观测有力地支持了这些想法,即那里的活动靠一个巨大的黑洞提供能源。N.E.卡西姆,T.N.拉诺沙和W.G.依里克逊在《自然》杂志上撰文谈马里兰大学的天文学规划,他们报道发现了伸展在银河系中心的两个射电“瓣”。这类结构在射电星系和一些类星射电源那里广泛被观察到,人们相信巨大的黑洞为它们中心的猛烈爆发供给能量。虽然天文学家知道我们银河系中心的气体处于扰动状态这个事实,几乎已达三十年之久,至于造成的原因,则众说纷纭。部分问题在于这个事实:银河系中  相似文献   

20.
从广义主方程 (GME)理论出发 ,以变藻蓝蛋白的光谱性质和结构及其态的制备和探测技术为基础 ,从理论和实验上对变藻蓝蛋白单体内的能量传递过程的物理机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结果表明 :在变藻蓝蛋白单体内 ,2个亚基间的能量传递过程的最好探测技术为时间分辨各向异性光谱技术 ;实时探测结果 ( 80~ 10 0ps)与理论计算结果 ( 85 6ps)比较吻合 ,表明在变藻蓝蛋白单体内 ,能量在两个亚基间的传递过程服从F rster机制 ,能量传递过程不可能在其激发态的高振动量子态上发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