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薄层光谱电化学技术研究了 Ag(IO_6)_2~(7-)在金微栅电极上阴极还原的机理,认为 Ag(Ⅲ)首先转移两个电子还原至 Ag(Ⅰ),然后 Ag(Ⅰ)继续还原至 Ag(0)。测定了不同 PH 条件下 Ag(Ⅲ)/Ag(Ⅰ)的 E~(0′),给出了 E~(0′)与 PH 的关系式,并由此得到了在碱性介质中 Ag(Ⅲ)/Ag(Ⅰ)的标准电极电势E~0=0.407V(VS.SCE)。  相似文献   

2.
薄层光谱电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多种电化学研究方法探讨了氯盐溶液中 Zn(Ⅱ)离子在汞电极上阴极还原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和电极反应机理。氯盐溶液中的 Zn(Ⅱ)离子在汞电极上阴极还原的两电荷传递一步完成,电极过程表现为扩散传质步骤控制的可逆电极过程动力学规律。Zn(Ⅱ)离子在氯盐溶液中主要以 ZnCl_3~-络合离子形式存在,ZnCl_3~-放电还原经历转变成 ZnCl_(2?)的前置转化反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电化学及现场光谱电化方法在非质子介质已腈中研究了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合钢(Ⅱ)配合物Cu(Ⅱ)(DEADTF)2氧化还原行为,指出该配合物在乙腈溶液中可经历一步可逆单电子还原反应及一步不可逆单电子还原反应,同时还可发生一步可逆单电子氧化过程及一步不可逆单电子氧化过程。现场光谱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第一还原反应发生在中心金属铜上,形成一价钢配合物,其第一氧化反应也发生在金属铜上,形成三价铜配合物,而其第二还原和第二氧化反应则均发生在配体上。  相似文献   

5.
Fe(Ⅲ)—TPPS3配合物光谱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吸收光谱,单扫描极谱及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Fe62+三磺基四苯基卟啉的水溶性配合物在pH-4.0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的性质。实验证明Fe^2+与TPPS3在90℃下加热80min可以反应完全,配合物主要以TPPS3二聚体和Te-TPPS3单体的开矿存在于该介质中,H^=参与了配合物的电极反应,Fe-TPPS3体系中配合物的组成比为1:1,Fe-TPPS3在电极上不原为Fe-TPPS2为可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四个以草酰胺为桥的新型异三核配合物Cu2(oxae)2Ln(NO3)3,[oxae代表N,N’-二(2-氨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Ln为La(Ⅲ),Ce(Ⅲ),Nd(Ⅲ),Gd(Ⅲ)].基于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溶液摩尔电导测定、紫外可见光谱、磁性测量以及ESR谱等表征手段推定这些配合物具有草酰胺桥联结构.测定了Cu2(oxae)2Gd(NO3)3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由金属离子间磁交换作用的哈密顿算符导出的磁方程理论曲线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Cu-Gd)和J'(Cu-Cu)分别为2.84cm(-1)和-0.68cm(-1),表明Cu(Ⅱ)和Gd(Ⅲ)离子间有弱的铁磁性超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循环伏安法和卷积技术研究了LiF-NaF低共熔体中,以KBF4形式加入的B(Ⅲ)在铂电极上阴极还原机理。结果表明,B(Ⅲ)的电化学还原为简单的三电子一步反应,阴极过程在所研究的扫描速度下接近于可逆过程,且受扩散控制,硼在铂电极上形成可溶性产物。  相似文献   

8.
首次以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法研究了灿烂甲酚蓝的电还原反应,结果表明,在SnO_2镀膜玻璃电极上,灿烂甲酚蓝发生准可逆的双电子还原反应,测得其标准电极电势E~o=0.249V(vs.SCE),并根据电化学和光谱数据,推测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以甲醛为原料,氯化钠为支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以石墨为阴极,选择合适的条件,通过甲醛电化学合成乙二醇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通过对酸性铬镀液的电化学测试以及对电极表面的XPS分析,发现在金属铬沉积前,铜阴极上发生多步骤的铬酸电还原反应,其中间产物与电极表面发生化学作用,形成主要成分为CuOCrOH的氧化膜;与此同时,电极表面附近形成阴极膜,氧化膜及阴极膜的存在引起异常的循环伏安图和负阻现象。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报告了一种长光程双薄层光谱电化学池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测定了它的主要性能指标。因为光轴与电极溶液界面平行而邻近,所以该电池具有长的光程(约1cm),而且可用不透光的导体材料作为工作电极。透光的溶液薄层由工作电极薄片分为两层,因此,光的透过率增加一倍。电池的光电化学响应特性用Fe(CN)~3-_6g/Fe(CN)~4_6作为测试物质,测量了它的循环伏安曲线和循环伏安吸收曲线及稳态电势阶跃曲线。  相似文献   

16.
在对商品红色硫化汞阴极直接还原研究取得令人满意结果的基础上,本试验以贵州汞矿提供的汞品位为70.01%的汞精矿为原料,研究了料量,NaOH浓度、电量、温度、振荡强度等因素对精矿还原过程的影响。试验还测定了溶液中汞离子浓度随电量的变化情况。综合试验结果是:汞的直收率86%,总回收率95%,总碱耗500—600kg/t,直流电耗1800—2000kWh/t.Hg.  相似文献   

17.
18.
王冬梅  罗保生 《河南科学》1994,12(4):297-300
利用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加成反应,在四氢呋喃存在下生成[Cu_2(C_6H_5COO)_4(C_4H_8O)_2]配合物。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9.990(2),b=10.540(2),c=17.189(7),α=γ=90°β=100.44(3)°,V=1779.9,Z=2,D_c=1.410g·cm ̄(-3),Mr=755.76,R=0.05079,R_w=0.05843。  相似文献   

19.
以CAP为对象,利用碳纤维阴极研究电化学还原氯霉素的效能与机制。重点探究电流密度、pH、CAP初始浓度、电解质浓度和种类对CAP降解效果、TOC去除率和脱氯效果等影响,研究表明电流密度和电解质种类对CAP的降解效果影响较大,阴极还原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电流密度40 mA·cm-2、CAP初始质量浓度10 mg·L-1、Na2SO4浓度0.02 mol·L-1。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发现CAP在电极表面发生直接还原与间接还原,三维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反应后水中有机物含量仍较高。利用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中间产物进行检测并分析CAP在阴极降解的机理,还原后的产物主要为毒性较低的芳香胺物质。电化学处理CAP主要通过脱氯还原得到毒性较低的物质,从而降低了后续处理过程产生有毒物质的风险,研究结果为电化学还原去除水中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了相关探索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阴极共沉积Ni(OH)2薄膜在碱淀粉液中的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在镍基底上制备Ni(OH)薄膜,循环伏安法在1.0mol.dm^-3KOH溶液中测量了薄膜电极的催化析氧特性,沉积Ni(OH)2的薄膜电极比镍基底增加了20mA.cm^-2的析氧电流。在制膜过程中掺杂7%Ce(V/V)得到的复合氢氧化镍薄膜电极在碱溶液中的析氧电流又增加了约20mA.cm^-2,分光光度法和薄层扫描分析法对薄膜进行了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