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因甲基化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肽Y (NPY)甲基化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中所有肿瘤m RNA、蛋白质以及甲基化表达,生存获益以及免疫细胞浸润状态。CRC中NPY甲基化进一步在肠癌组织、粪便样本及细胞系中得到验证。使用Sequenome Epi TYPER和定量PCR方法进行NPY甲基化检测。实时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系中NPY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大部分癌中NPY甲基化水平升高(P<0.05)。此外,NPY转录表达与结肠癌CD4+T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P<0.05)明显相关。直肠癌中CD4+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NPY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P<0.05)。我们研究发现NPY在CRC组织和粪便脱落细胞中高甲基化(P<0.05)。粪便NPY甲基化在肿瘤、肠息肉(包括腺瘤性、锯齿状和炎性息肉)及健康对照组人群中敏感性分别为82.5%vs 46.3%vs23.4%,特异性为76.6%。细胞系体内实验表明5-aza-2’-deoxycytid...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Ⅱ(Angiopoietin-2,Ang-2)在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生长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方法检测62例大肠癌和30例肠腺瘤手术标本中Ang-2、CD-34和ki67蛋白表达量,同时以16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作对照。结果Ang-2、ki67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在大肠癌和肠腺瘤组织中均有高表达,正常大肠粘膜组织表达量少;肠癌组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肠腺瘤样组织,且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肠癌Ang-2与MVD和ki67在相应组织中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肠癌和肠腺瘤组织中过多表达Ang-2与肿瘤血管和肿瘤生长密切相关,Ang-2在大肠癌血管生成及其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392.9万例,死亡病例233.8万例,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因的23.9%,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大肠癌7例报告袁祥光俞永达(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内科,511761,东莞,广东)关键词:大肠癌;内窥镜;妊娠期中图分类号:R735.34;R714.25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已被列入10大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大肠癌的发病年龄比欧美...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CRC)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全球第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第二大最致命的癌症.阿霉素作为化学治疗药物,多年来一直广泛应用于癌症临床治疗,但由于其耐药性和副作用,治疗效果较为有限.已有研究证明,在癌细胞中DNA修复能力会大大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得癌细胞在化学治疗药物引起的DNA损伤中存活下来. Flap核酸内切酶1(FEN1)在各种类型的癌细胞中表达较高,并在DNA损伤修复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FEN1抑制剂SC13显著增强了阿霉素的治疗效果,这种联合治疗可以通过激活cyclinD-CDK4-6/INK4/Rb通路进而抑制结直肠癌的细胞增殖,故靶向FEN1可为阿霉素在临床使用中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暨2011全国结直肠癌诊治高峰论坛定于2011年10月2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7.
结肠镜诊断大肠癌8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的大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我院对1649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大肠癌86例,检出率为5.22%,现就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美推出一种新的癌症探测技术美国每年约施行186000例结、直肠外科手术.结、直肠癌手术后近50%在2—3年内复发。癌症的常规探测技术,包括 CT、X 线、MRI 及外科探查,但仍有不少漏诊者。美国 Neoprobe 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癌症探测技术。科研人员在人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大肠充气三维重建大肠癌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了2009年.2011年经肠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共201例,对比分析术前CT表现与肠镜表现及术后病理分期。结果201例患者,术前大肠充气三维重建对肿瘤的定位诊断及大体形态的诊断的准确性均为100%,对大肠癌TNM分期的准确度为82.09%(165/201),其中T分期准确度为92.04%(185/201),N分期准确度为84.58%(170/201),M分期的准确度为100%(201/201)。结论大肠充气三维重建可准确地显示大肠癌的部位、大小和形态,能较准确地确定中晚期大肠癌的侵犯范围和肝脏转移,可作为常规的大肠癌的术前常规检查开展。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大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肠镜检查等手段,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肠道出血、肠梗阻等.其临床分型大体可分为息肉样型、浸润型、溃疡型3种.显微镜下组织学分类为腺癌、粘液癌和未分化癌.通过对265例老年大肠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及早诊断与治疗,有利于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日方国立癌症中心经过研究发现,乳铁蛋白有预防大肠癌发生和扩散的作用。该中心计划从牛奶中精制这种抗癌药物,并进行临床试验。据《东京新闻》报道,乳铁蛋白是人奶和牛奶中含有的物质,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该中心进行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它能抑制肠癌的发病并阻止大肠癌细胞扩散。此外,它还能抑制丙型肝炎病毒的增殖,而且没有副作用。这种物质抑制癌细胞扩散的机理目前尚没有搞清楚。乳铁蛋白可治大肠癌@欣莉  相似文献   

12.
据悉上海地区大肠癌发病率已经占所有肿瘤的第二位,肺癌第一位,特别是近50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肠癌发病也增长了5倍多.它犹如一只隐形的老虎吞噬着人们的健康.谈癌色变依然是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反应,但是癌症绝对不等同于末日.在全身各个部位的恶性肿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当中大肠癌是治疗效果最好的肿瘤之一,通过规范化的,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可以使相当一部分大肠癌患者完全治愈. 那么我们,尤其是青年人应当如何更好地呵护肠癌,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我国医学界对于大肠癌肝脏转移的治疗方式又有哪些?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是指乙状结肠下界至齿线之间的肿瘤。约占大肠癌的60%.是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的发病率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成正比。故西方发达国家,本病的年发病率高达35~50万人口。在我国近年亦有上升趋势。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略多于女性。直肠癌因其位置低浅而易于诊断,但范围狭小且与肛门括约肌接近,因而不易根治,局部复发率高。所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对提高治愈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最新研究,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生、发展相对缓慢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位居第四,而且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1991~2003年共13a的南宁市恶性肿瘤报病资料,统计分析的南宁市恶性肿瘤发病状况,结果表明:南宁市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排序是: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鼻咽癌>大肠癌>直肠癌>白血病,其中肝癌、肺癌、胃癌三者发病总数占到全部恶性肿瘤病的49.9%,将近总数的一半;各种癌症发病例数总和的男女比例为1.82:1,多数癌症的发病率男性比女性多;60~70岁对于男女均是癌症的高发年龄段,而白血病是小于20岁的人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991~1999年南宁市恶性肿瘤发病人数趋势变化很小,1999年以来呈迅速增长态势;多数恶性肿瘤以春季发病例数最多,冬季发病例数最少.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1年9月间8例结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分析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5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0 mL,术后48~96 h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12~15 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包括乳腺癌、肠癌和胃癌等在内的常见癌症中有40%以上是可以预防的。如果我们所有人都以健康的方式生活,完全可以避免患上这些癌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表示,与人们普遍认为的恰恰相反,其实大多数癌症并不是不能避免  相似文献   

18.
 癌症是一种古老疾病,人类为征服它付出了艰苦的努力。20 世纪以来,癌症防控虽有进展但形势仍然严峻。2015年CA杂志报告了2004-2010 年间美国癌症患者的5 年相对生存率(RSR)数据:前列腺癌99%,甲状腺癌98%,乳腺癌91%,子宫内膜癌83%,宫颈癌70%,直肠癌68%,结肠癌65%,卵巢癌45%,胃癌29%,食管癌20%,肺癌18%,肝癌18%,胰腺癌7%,所有病例为68%。文章称,癌症预防措施开始奏效,肺癌、大肠癌的发病率已经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9.
据日本专利报导,肠内细菌丛与癌的发生有关。例如,大肠癌患者,肠內真菌增加;胃癌患者,梭菌属产气荚膜杆菌、链球菌、微球菌科、假单胞菌增加;直肠癌患者,肠内梭菌属产生的荚膜杆菌增加,乳酸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紊乱及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GUS)与结直肠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肠癌、肠癌前病变患者及其同期健康人员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计数.水煮法提取大肠埃希菌DNA后行PCR扩增,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进行DNA测序比对.结果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酵母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在肠癌、肠癌前病变患者及健康对照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测序结果显示:肠癌前病变患者大肠埃希菌uidA基因序列第1497位置G突变成A.结论肠癌前病变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在癌变早期已发生改变,大肠埃希菌uidA基因存在突变,肠癌的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