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建立抗肝炎药走胆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30℃.结果: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中共有峰的峰面积小于5%、保留时间的RSD值均小于3%;不同产地的走胆草的相似度大于0.90.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走胆草药材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紫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建立了用于新疆紫草药材指纹图谱的RPHPLC条件.在518 nm下四氢呋喃-乙腈-甲酸水(0.17%)三元混合溶剂等度洗脱体系(43∶8∶49,v/v/v)为流动相,将10批样品的HPLC测试数据导入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软件进行处理,以ZC-01的谱图S1作为参照谱图,生成对照指纹图谱.1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比较,相似度在0.995以上;各批新疆紫草羟基萘醌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1%.由于样品来源不同,各批样品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及百分峰面积存在一定差异;各批样品所含共有峰峰面积均大于95%;10批新疆紫草羟基萘醌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5,根据研究结果并考虑大生产的复杂性暂定新疆紫草羟基萘醌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应大于0.990.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在广藿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研究不同栽培品种广藿香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用相对保留值和相对峰面积2个参数以及指纹图谱八强峰和指纹图谱分区2种方法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品种广藿香的指纹图谱既有一定相似性,也有一定差异性.相似性表现为:指纹图谱各区出峰稳定,峰数一致,有5个共有峰在12个样品中均进入指纹图谱八强峰,参考峰均为指纹图谱八强峰中的最强峰.差异性则表现为:各区特征峰的峰形、相对峰面积值亦有不同,19和20号峰是湛江广藿香特有的指纹图谱八强峰,而14和17号峰却为石牌广藿香特有的指纹图谱八强峰.指纹图谱分区比较与指纹图谱八强峰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a、b两个型别的过氧化氢酶-2能力验证样品,并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测定评价。方法 均匀性测定均按照4%比例随机抽样,冻融稳定性以4次冻融为测定终点;时间-温度稳定性以4、20、37 ℃这3个温度为观测纵坐标,1、2、3、7、15、30 d为观测横坐标,在每个坐标交点,a型、b型分别随机抽取2瓶,测定不同条件下各型别样品的稳定性。结果 a型、b型样品在均匀性测定中,均表现为各型别的清晰条带;4次冻融后仍能稳定存在,且30 d内在4、20 ℃和37 ℃三种条件下均能稳定存在。结论 过氧化氢酶-2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适于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发放需求。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电导检测器,梯度淋洗,离子色谱法测定废水中铬(Ⅵ)的方法;样品经调节pH值大于9,高速离心后直接进样,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表明方法对Cr(Ⅵ)的检出限为0.05 mg/L,在0~20 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62,铬(Ⅵ)的加标回收率在90%~ 110%之间,同一样品多次实验证明方法稳定性好,6次实验结果Cr(Ⅵ)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8%,方法可用于测定废水中Cr(Ⅵ)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含有不同含量磷的电子轰击纯铁作样品,经脱碳脱氮后,用低频倒扭摆测量其300—800℃之间的内耗值。结果表明,磷含量在0.007—0.28wt%之间的五根样品,分别于580℃和470℃左右出现两个内耗峰,激活能分别为2.13ev和1.80ev。经高温保温一定时期淬火处理后,这两个峰全部消失。由此看出,580℃左右的峰可能是Fe—p的ss峰,而470℃的峰可能是纯铁的PM峰。 本文还研究了一根含稀土元素铈的铁磷合金的内耗。发现在703℃、601℃和500℃相应出现三个内耗峰。初步认为,它们分别是Fe—Ce的ss峰、Fe—P的ss峰和纯铁的PM峰。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处理A549/DDP细胞,观测药物泵P-gp及LRP的表达,并同小干扰RNA片段(siRNA)靶向切除P-gp、LRP基因后对这两种蛋白表达的影响相比较.方法: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处理A549/DDP细胞,设计并合成针对P-gp、LRP基因对应序列的siRNA,采用转染试剂对细胞进行转染.两种蛋白实验分组均为:空白对照组、含药血清处理组及siRNA处理组.采用RT-PCR检测P-gp及LRP mRNA,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蛋白表达及定位,WB检测蛋白表达.结果: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可以降低两种药物泵的表达,效果同siRNA类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能降低A549/DDP细胞上P-gp和LRP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以鲢鱼鱼肉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微波、加热处理对鲢鱼鱼肉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微波和超声功率的增大及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室温下的蛋白相比,35℃加热9 min时的蛋白乳化性提高了36.79%,乳化稳定性在7 min、35℃时提高了14.2%;与未经微波处理的蛋白相比,微波功率100 W、40s时,乳化性提高了1.35倍,乳化稳定性在100 W、30 s时提高了15.85%;与未经超声处理的蛋白相比,乳化性在超声功率160 W,超声时间10 min时提高了56.7%,乳化稳定性在200 W、15 min时提高了9.85%.  相似文献   

9.
利用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Ar气处理温度对空气中熔化生长的NdBa2Cu3O7-δ+20%Nd4Ba2Cu2O10样品超导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气环境中放置20个月的情况下,经900℃Ar气处理的样品易碎裂,且超导性能明显降低,显示出超导相的不稳定性;在500℃下经较长时间Ar气处理的样品,起始转变温度可达93K,且结构和性能均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木本植物材料——印楝,通过组织培养建立快繁体系,然后对其进行冷驯化处理,并分析检测印楝植物体内抗冻蛋白.主要结果如下:①冷驯化处理后印楝的总蛋白一些表现为量的增加同时会有新的蛋白产生.但脱驯化或处理时间过长时,抗冻蛋白在量的表达上会有逐渐减少或消失的现象.②在对印楝的冷驯化中,发现不同的温度处理后蛋白稳定存在的时间不同.抗冻蛋白出现的最早时期为5℃处理2周左右,印楝能耐受的稳定最低温为5℃,所持续的最长时间约为20d.在0℃低温处理后,虽然在处理初期(0~15d)也有抗冻蛋白的产生,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异逐渐减少,在处理30d时完全消失.③得到了分离纯化的抗冻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6×104.  相似文献   

11.
建立测定中药复方药新型坤净栓原味药柴胡和火绒草中各组分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s C18(250 nm×4.6 n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10 nm和320 nm,柱温为25℃.柴胡皂苷a:y=161.27x+85.83,R2=0.999 2;柴胡皂苷d:y=450.89x-254.78,R2=0.999 1;咖啡酸:y=4 333.9x-357 880,R2=0.999 7;其质量浓度分别在2.0~20.0μg,1.0~10.0μg线性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值分别为1.30%,1.22%,1.8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0%,98.37%,97.65%,RSD值分别为2.39%,2.02%,3.42%(n=5).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为新型坤净栓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肽酶-3样本的稳定性,了解该样本的贮存条件和运输条件,进而采取适当措施保障能力验证样品的品质时刻符合实施能力验证活动的要求。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 GB/T 14927.1—2008进行样本的制备,设定-20 ℃,4℃,室温和37 ℃为4个温度检验点,设定1 d、2 d、3 d、4 d、5 d、6 d、7 d、14 d和28 d为9个时间检验点,进行稳定性检验。结果 肽酶-3样本在37 ℃仅能稳定保存1 d,在4 ℃、室温和-20 ℃均可以稳定保存至28 d。结论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必要严格控制肽酶-3样本的保存条件和运输条件。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人血浆和脑脊液中地卡因的检测方法.方法:用RP-HPLC法将地卡因同人血浆和和脑脊液中的杂质分离.结果:建立了用RP-HPLC法测定地卡因在血浆和和脑脊液中浓度的色谱条件.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40∶60∶0.2).在0.1-9.0mg.L^-1范围内地卡因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为0.03mg.L^-1,血浆回收率为90.3%-99.1%,日内RSD为1.8%-5.6%,日间RSD为3.1%-7.7%.脑脊液回收率为88.7%-96.2%,日内RSD为3.5%-5.9%,日间RSD为6.1%-10.5%.结论:样品处理简便快速,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适合于地卡因的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药品和人体血清中的氢溴酸加兰他敏。最佳实验条件是:50 mmol/L NaH2PO4-H3PO4,pH=2.5为背景缓冲溶液,分离电压为15 kV,温度为25℃,检测波长为289 nm。实验结果表明:氢溴酸加兰他敏在0.0150.16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9,最低检出限是2.57×10-5mg/mL。日内和日间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是0.10%0.16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9,最低检出限是2.57×10-5mg/mL。日内和日间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是0.10%0.22%、0.13%0.22%、0.13%1.10%和0.14%1.10%和0.14%0.34%、0.76%0.34%、0.76%1.63%,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良好。该方法可简单、快捷地检测药品和人体血清中的氢溴酸加兰他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万古霉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20RBAX Eplison XDB—C18(150mm×4.6mm,5um)柱;流动相为醋酸铵溶液(含0.25%甲醇)-甲醇(85:1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25rim;以去甲万古霉素为内标,采用20%硫酸锌直接沉淀蛋白后进样。结果万古霉素血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万古霉素回归方程为Y=0.0683+0.0318X,r=0.9966;线形范围为3.8—114ug/ml,日内RSD小于3.6%,日间RSD小于5.6%;万古霉素高、中、低浓度的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0.6%,100.2%,98.8%,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64.9%,66.2%,65.3%。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回收率稳定,适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及相关科研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用液氮超低温冻结技术,采用2min降温至-90℃、5min降温至-90℃、2min降温至-70℃三种不同降温速率,将三疣梭子蟹分别冻结至中心温度-25,-35,-45,-55℃;后贮藏在-20,-35,-40℃的条件下,以硫代巴比妥酸(TBA)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总巯基含量、盐溶性蛋白含量等为指标,比较不同处理对梭子蟹蟹肉的品质影响,为研究液氮超低温冻结技术及梭子蟹最佳品质保持技术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随着中心温度的降低和冻结速率的加快,总巯基含量和盐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趋势均减缓,TBA值和TVB-N值均逐渐降低,中心温度冻结至-25℃的样品的TVB-N值为15.85mg/100g,而冻结至-55℃的样品仅12.99mg/100g;-35℃贮藏条件下样品的TVB-N值和TBA值都比-20℃和-40℃贮藏的样品低。研究可知,2min柜内降温至-90℃,中心温度-55℃,-35℃冷库贮藏,比较有利于梭子蟹液氮冻结贮藏。  相似文献   

17.
应用HPLC技术,筛选菟丝子拟雌激素活性部位给药后大鼠尿液的最佳处理方法,建立含药尿液的HPLC图谱,并且初步分析其尿中成分来源.经过考察,确定尿液样品的处理方法为正丁醇萃取法.含药尿液图谱显示,除内源性成分外有15个成分.实验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菟丝子拟雌激素活性部位在大鼠尿液中的分析.为进一步分析和鉴定菟丝子拟雌激素活性部位入尿的化学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物流化床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含酚废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生物流化床中用海藻酸钠-壳聚糖-活性炭微胶囊对光合细菌进行固定,以pH、培养温度、接种量和含酚废水浓度为影响因素,以苯酚和CODCr去除率为检测指标,比较固定化光合细菌和游离态光合细菌对含酚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生物流化床中,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含酚废水效果优于游离态光合细菌.进一步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含酚废水的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分别为:温度>pH>接种量.在20 L生物流化床中处理7 d后,其最佳处理条件是温度为30 ℃,pH值为7.0,接种量为15 000颗,此时废水中苯酚去除率高达91.7%.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干燥时间及预处理温度等超低温保存条件的实验探索,筛选出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孢子超低温最适保存条件,利用最适保存条件对细叶小羽藓孢子进行不同时间(1 d、15 d、30 d、90 d、180 d)的超低温保存研究,并与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投入液氮的孢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细叶小羽藓孢子在硅胶干燥5 h、-20℃低温预处理和室温自来水化冻的条件下的平均萌发率最高(88.26%),干燥20 h、常温处理的孢子与干燥5 h、-20℃低温预处理的孢子平均萌发率差异不显著;(2)液氮保存1 d后的孢子平均萌发率(88.26%)高于未用液氮保存的孢子平均萌发率(77.90%),保存30 d后的孢子平均萌发率降为6.03%,而保存90 d后平均萌发率又出现上升的趋势,达到88.47%,保存180 d后平均萌发率仍维持在49.46%,相对保持率为63.49%.因此,使用液氮超低温长期保存细叶小羽藓孢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赤芝、紫芝三萜类成分指纹图谱的优化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灵芝三萜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拟定赤芝、紫芝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并将其初步应用于评价赤芝与紫芝的质量差异。优化后的流动相为乙腈-2%冰醋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2 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5℃,14批赤芝、7批紫芝共标示出29个共有峰.鉴别了3个成分(灵芝酸A、C2、G),发现灵芝酸A的峰最强;赤芝与紫芝的共有峰相对比值较接近,但紫芝的单位生药峰面积只有赤芝的5%~10%左右,说明含灵芝制剂的质量评价应采用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优化后的方法获得的灵芝三萜指纹图谱表明,赤芝三萜类成分较其它文献报道多,紫芝中三萜类成分能明显检出,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