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兰州市区滑坡灾害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兰州市滑坡灾害现状类型,成因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善区内自然环境,减轻市区滑坡灾害损失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甘肃科学学报》2013,(4):F0002-F0002
2013年7月18日,兰州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编制的“兰州市城区洪道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报告”,这是兰州市政府首次对山洪灾害专业技术报告进行专题讨论研究。该报告的通过彻底结束了兰州市山洪沟道底数不清、洪道流量计算混乱、洪道治理无据可依的局面,为制定兰州市城市防洪政策,编制防洪规划,设计洪道工程化治理方案,划分防洪风险区,审查涉及洪道的建设项目方案和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提供了科学、详实、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区地质环境特征与崩滑流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兰州市区地质环境特征及其对崩滑流灾害的控制作用,提出了防治崩滑流灾害的一些建议,特别强调了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兰州女子足球运动员神经类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心理测量等方法对兰州市女子足球运动员的神经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女子足球运动员神经类型以亚易扰型、亚兴奋型和中间型为主;表现出强而均衡的类型与弱而不均衡的类型人数少,而中间型人数最多的特点;一、二线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差异较为明显;同年龄组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分布较为集中,神经类型存在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组间运动员以及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运动员间的大脑机能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河咀村文昌阁滑坡的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州市西固区河咀村文昌阁滑坡是农业提水灌溉引起地下水富集诱发黄土台塬斜坡失稳变形的典型例证.文昌阁滑坡是一巨型黄土-基岩滑坡,具有低速、近程、孕育周期长等特征,滑坡发育历时3年半,经历了蠕动、微动、剧滑3个阶段.在滑坡形成的环境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发育过程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邻近地区滑坡灾害的对比研究发现,由于提水灌溉引起地下水富集,诱发斜坡大范围变形破坏,在甘肃省中、东部黄土台塬及河流高阶地地区具有普遍性.从开始提水灌溉到斜坡失稳、灾害频发,大致经历20 a的孕育过程,目前,兰州市达家台台缘地区已进入灾害高发期.  相似文献   

6.
引用兰州市打浪沟泥石流灾害实例,对其成因进行初步分析,揭示不规范的人为活动是导致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对打浪沟泥石流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兰州市生活垃圾填埋现状的调查研究,得出兰州市没有市属填埋场,各区填埋场均属简易填埋类型,存在渗沥液和填埋气体的污染问题.分析了在选址、垃圾坝、填埋作业、管理与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指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现阶段,人们可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有效收集地球表层的空间信息与位置等数据,进而对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与管理。我国山洪灾害防控要合理应用测绘工程,有效防控与治理山洪灾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测绘工程在山洪灾害防控和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兰州城市地质灾害治理与开发利用并举的方法 ,分析了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 ,着重讨论在泥石流、滑坡、自然斜坡等特殊地质环境下 ,具体防治诸措施 ,建议政府制定谁治理谁用地的优惠政策 ,以加快地质灾害治理进程。  相似文献   

10.
模糊信息分析法在兰州市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模糊信息分析法对兰州市的大面积典型斜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文中以岩性、斜坡坡度、斜坡高度、年平均降雨量、地震动参数及斜坡结构类型等数种参数作为评价指标。最后参照本计算结果并结合工程地质比拟法求出了兰州市其它斜坡的稳定性,编制了1∶5万50年及100年10%超越概率的地震动参数影响下的兰州市斜坡稳定性分区图,为兰州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临清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霍公路(甘肃省临泽至清水段)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着重对发育在公路沿线一定范围的泥石流(洪水)、土壤盐渍化(盐胀变形)、风蚀沙埋等较为特殊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从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地质灾害稳定性、易发性及危害程度进行了危险性现状评估.为拟建项目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依据,并对今后在该地区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天水市的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省天水市属典型的山间河谷盆地型城市,受特殊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性质等的控制和影响,地质环境较差,地质灾害发育且活动频繁,历史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天水市的主要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有:滑坡、泥石流、河床淤积与洪水、水资源不足与水质污染等,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城市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将更加突出.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世纪之交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未强制性跟进,导致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开发建设的一系列工程项目遗留了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地质灾害事件频发。因此建议在这类开发建设区开展已建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作为补救措施,并围绕这一思路提出在已建工程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试论地质灾害防治学学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质灾害的日趋严重,地质灾害的学科建设已成为学术界,工程界和社会管理诸方面倍受关注的问题。文章试从分析论述地质灾害的成因入手,将地质灾害防治的学科特征归纳为边缘学科特征,基础研究特征,环境概述特征,社会参予特征和工程应用特征,以期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黑龙江省地质环境复杂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使它成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频繁的地质灾害 ,已严重制约了它的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省建设 .因此 ,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 ,有计划地进行地质灾害防治 ,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危害 ,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 ,在对黑龙江省地质灾害现状和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  相似文献   

16.
通过资料分析、实地考察及灾害调查等方法,揭示了岷县地质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地理劣势:位于南北地震带,断裂发育;处于地貌梯度带,具备地质灾害高发的充分条件,其中包括多发灾害性天气过程;新生代的地层具有容易受到侵蚀和扰动的特征.此外,地形复杂、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灾害常常呈链式发生,也是岷县地质灾害连绵不绝的原因.岷县具有各类地质灾害频发的历史,从而阻碍了该县的经济发展,低下的经济水平制约了当地建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灾时损失颇显惨重,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实现岷县发展的良性循环,提出了保持可持续性,认清其灾害背景和发展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对该地区灾后重建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取兰州市150起典型地质灾害,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兰州市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并将兰州市地质灾害分布区域划分为危险性大区、危险性中等区和危险性小区3个区.针对兰州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现状,通过总结现行的监测预警方法及手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兰州市监测预警的方向,并针对进一步完善兰州市监测预警系统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甘肃城市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横跨我国3个地势高亢阶梯带,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全省有83个县级以上城市,城镇人口900余万人,其中有64个城市位于山地(河)沟谷区,受地质灾害影响严重的城市达到45.8%(38个),按人口则占全省城镇人口总量的70%以上(650万左右),影响的固定资产约占全省城镇的40%.以下探讨了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