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生态种养越来越受到关注。结合目前生态种养发展现状,系统总结了稻虾养殖、稻鳖养殖、稻鸭养殖及稻蟹养殖研究情况,并针对各类生态种养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出了生态种养生态环境风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合理的控制养殖比例、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及优化饵料的投放等措施,为我国生态种养生态环境风险方面的防治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红树林区经济动物及生态养殖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红树林区发展生态养殖的必要性,途径和效益进行了分析,红树林区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洋动物主要有鱼,虾,蟹,贝和星虫5大类,基围养殖,围网养殖和封滩轮育等是红树林区生态养殖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3.
广西是我国的水产养殖大省,近年来广西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病害暴发、养殖环境恶化、抗病功能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广西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应着力推进广西水产重大疫病防控与高质化生态养殖技术的创新研究,构建广西水产疫病防控与高质化生态养殖技术体系,为广西水产养殖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北方草原生态环境、草食家畜品种改良与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多年来开展的以羊养殖为主的草原生态畜牧业试验结果,初步报道了在荒漠化草原地区以草食家畜良种繁育与草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为主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瑞 《创新科技》2010,(1):53-55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领域第一污染大户,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业已迫在眉睫。实践证明,以微生态制剂为主导的发酵床技术,是解决养殖污染,使之零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生猪养殖污染的现状调查和监测,确定了生猪养殖污染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探讨提高废渣利用率和发酵池产气率的先进的沼气发酵工艺,以达到有效降低养殖污染源强的目的.同时,还分析了种养结合生态模式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实用性和局限性,在体现生态发展模式及循环经济理念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海水养殖区微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生态环境恶化及养殖病害等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困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养殖环境的生态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海水养殖区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生态与病害发生的关系以及海水养殖对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等,显示出海水养殖区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态养殖模式,如混养大型海藻等是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微生态制剂,具有调节动物肠道平衡、促进营养吸收、提高免疫能力等功能。微生态制剂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之一,因其可有效防治动物疾病,并且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污染,不产生抗药性,还能促进动物生长发育而在禽畜养殖中广泛应用。通过综述枯草芽孢杆菌的特性、作用机理以及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在禽畜养殖中的效果,分析了目前微生态制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为后续禽畜养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龙岩市生态养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产品污染、畜牧业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以龙岩地区养殖业为例,探讨了现代化养殖条件下,应遵循的生态学原理、养殖污染的现状、生态养殖的范围、防治污染的原则、具体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0.
巴红霞  李涛 《科技信息》2011,(2):384-385
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是肉牛养殖产业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肉牛的生态养殖、屠宰加工以及对肉牛粪水、屠宰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贡献和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与国策,我国水产通过繁殖保护,增殖水产资源,发展与强化水产养殖,扩大与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综合养殖,特别是渔业生态工程等高速大幅度增产多种水产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经济收入,促进一些物质的良性循环,从而对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但其中有些部分忽略了水产所依托的水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稳态,导致人与自然在某些方面失调,不利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从一些生态学方面分析这些贡献和  相似文献   

12.
Effect of aquaculture on world fish supplies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Global production of farmed fish and shellfish has more than doubled in the past 15 years.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such growth relieves pressure on ocean fisheries, but the opposite is true for some types of aquaculture. Farming carnivorous species requires large inputs of wild fish for feed. Some aquaculture systems also reduce wild fish supplies through habitat modification, wild seedstock collection and other ecological impacts. On balance, global aquaculture production still adds to world fish supplies; however, if the growing aquaculture industry is to sustain its contribution to world fish supplies, it must reduce wild fish inputs in feed and adopt more ecologically sound management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3.
1995年-2015年广西海岸带养殖用地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蒙静  华璀  张建兵  卢远 《广西科学》2017,24(2):135-143
[目的]海岸带由于其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和脆弱性,一直是生态相关研究的焦点区域,其景观格局变化及环境效应尤受关注.由于广西北部湾滨海养殖用地的快速扩增,导致该区景观格局显著改变,因此开展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以综合评价其环境效应.[方法]以北部湾滨海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Landsat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MNDWI水体指数(Madify Normalize Difference Water Index)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各期研究区养殖用地信息,并基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综合分析研究区养殖用地20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20年来北部湾滨海养殖用地时空演变显著,在数量上先增后减,养殖面积由1995年的9 024.03 hm2增加到2010年的41 153.58 hm2,而后逐年减至2015年的38 903.95 hm2;空间上逐年向西北移动,并整体分布于北海滨海一带.[结论]北部湾滨海养殖用地的增长源主要为耕地和近岸海域,而去向则主要为建设用地和废弃地,导致该区高生态服务价值用地(耕地、滩涂等)减少,环境效应出现负面趋向(养殖污染、自然岸线破坏等).  相似文献   

14.
唐朝是古代新疆绿洲农业开发的一个重要时期。论述唐代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开发活动,探讨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认为以屯田为主的唐代新疆绿洲农业开发,与绿洲的生态环境基本保持了一致性,其资源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都具有利于生态发展的合理性。虽然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存在一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因素,但尚未达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长山列岛(以下简称长岛)是我国八大群岛之一,地处黄海、渤海交汇处,作为渤海门户,其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经济发展的双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大背景下,本综述以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为出发点,围绕渔业资源管理与生态化水产养殖等问题,多层次、多维度探讨长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并与全球其...  相似文献   

16.
提高生态消费力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生态消费力对人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有重要作用。我国近年来发展生态消费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从消费主体、客体、消费环境等方面提高生态消费力,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发展生态消费力,弘扬生态文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针对西北地区在生态环境、资源赋、区域条件等方面的特殊性 ,从怎样抵御西北开发风险的视角 ,着重分析生态禀环境和资源开发的风险因素 ,提出加强国家生态安全、坚持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注重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符合西北地区特点的新型城镇体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防范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白洋淀水环境状况与治理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连年干旱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白洋淀面临生态缺水、水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及水生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生态危机。近几年,白洋淀水体多为V类或劣V类,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与总磷。研究表明,白洋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失去自净与生态修复能力的主要原因有:上游修建大量水利工程截断水源,导致入淀水量减少;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大量流经府河汇入白洋淀;淀区养殖业与旅游业发展加快了污染进程;而紧绕白洋淀规划的雄安新区对入淀污染负荷有潜在贡献。针对白洋淀生态环境现状与水体恶化原因,为使白洋淀恢复生态自净与循环能力,提出了污染源治理与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及其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水产动物的能量生态学、食物链及营养级等原理分析了目前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最新动态的基础上,联系我国水产养殖实际,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并探讨了我国水产养殖自身污染防治的前景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