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空行走又被称为出舱活动。狭义的太空行走指的是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出舱活动。广义而言,航天员在月球和行星  相似文献   

2.
2008年,除了万众瞩目的奥运会外,中国预计在10月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也让国人倍加关注,“太空行走”一词随之在各媒体上频频出现。“太空行走”顾名思义是在开放的太空中行走,这实际上是一种通俗的表述,规范的术语应为“舱外活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航天科学技术名词》(2005年公布)中收有“舱外活动extravehicul aractivity”。  相似文献   

3.
你不必成为宇航员,就能够体验太空行走。你需要付出的,是3500万美元和敢于以身试险的勇气。美联社的报道说,美国太空冒险公司宣布,花费2000万美元到国际空间站旅游的太空游客只要再添加1500万美元,就可以享受一次太空行走的美妙感觉。太空游客将行走90分钟负责开展太空旅游业务的太空冒险公司宣布,该公司推出一项太空旅游新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太空行走。太空冒险公司的业务人员说,这一项目已得到其合作者俄罗斯航天局批准,全球首名“太空行走游客”有望一年后“成行”。届时,这名特殊游客将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在那…  相似文献   

4.
2008年,除了万众瞩目的奥运会外,中国预计在10月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也让国人倍加关注,"太空行走"一词随之在各媒体上频频出现."太空行走"顾名思义是在开放的太空中行走,这实际上是一种通俗的表述,规范的术语应为"舱外活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航天科学技术名词>(2005年公布)中收有"舱外活动 extravehicular activity".  相似文献   

5.
正首次太空行走,两次担任指令长执行载人飞行对接天宫一号、二号,实现在轨驻留,三次飞天,景海鹏成就了三巡苍穹的中国奇迹。景海鹏的飞天之路从1998年开始,在此之前,他是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这年1月,景海鹏从1500多名备选者中脱颖而出,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通往太空的道路并不平坦,加入航天员大队的时候,景海鹏已经31岁了,要在5年内进行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学习训练。他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1,(19):6-7
“天宫一号”的名字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实际上.这个飞行器是空间实验站的雏型。从“神七”到“神十”,是为了检验航天员太空实验的能力和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成熟度。此后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进行料理。届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一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的“神七”于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身着特制的“飞天”航天服首次进行出舱活动,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京沪高铁”的建设,杭州世界第一“跨海大桥”的落成,北京“T3 航站楼”的正式运营,标志着中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8.
2008年,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一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的“神七”于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身着特制的“飞天”航天服首次进行出舱活动,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京沪高铁”的建设,杭州世界第一“跨海大桥”的落成,北京“T3 航站楼”的正式运营,标志着中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9.
自从 1 96 1年 4月 1 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以来 ,载人航天 (mannedspaceflight)已经 4 2年有余了。其间 ,载人航天器 (mannedspacecraft)有了重大发展 ,而载人航天器乘员舱 (crewmodule)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 (environ mentcontrolandlifesupportsystem ;ECLSS)也与时俱进 ,有了很大改进。  一、载人航天器能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运行的各类飞行器称为航天器 (spacecraft)。航天器又可分为无人航天器 (如各种人造卫星及太空探测器等 )和载人航天器两种。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 ,载人航天器只有…  相似文献   

10.
自从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在世界上首次登上太空以后,至今世界各国已经有数百人到过太空. 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所见所闻不少,而且经常会遇到各种奇怪的事情,例如听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声音,看到一些幻影,甚至还会进入另外的世界. 不过,航天员们通常都是对这些无法解释的现象保持沉默,而且就因为这个原因建议航天员们不要随便说出去.据说,尤里·加加林好像有一次说漏了嘴,他说,如果上级允许的话,他可以讲出许多自己在太空飞行中的“趣闻轶事”.虽然如此,俄罗斯物理学会会员、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基里尔·帕夫洛维奇·布图索夫教授通过收集航天员的点点滴滴证言,还是知道了不少这种禁止向外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中国航天员登上太空之前,人类遨游太空的幸运儿当中,有一位是炎黄子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后裔,是海内外华夏儿女的代表。这位航天员是谁,你知道吗?他是美籍华裔科  相似文献   

12.
章文 《科学大观园》2022,(21):50-53
<正>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讲了一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相似文献   

13.
韩娜 《科学大观园》2012,(14):41-42
女航天员 男性能做的,女性也可以,地球如此,太空亦然。不过,女性的生儿育女问题,在成为航天员之前必须有所考虑。女航天员选拔的特别之处主要是进行妇科检查,并在放射性检查之前进行妊娠检查,如果怀孕则不能飞天了。  相似文献   

14.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10月16日成功发射升空,三名航天员开始了他们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 你知道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一段时间之后,身体会变高吗?这是因为,人类的脊柱是由许多块椎骨组成的,在椎骨间有一层果冻状的盘状间质.当我们在地球上生活时,重力会一直挤压这层盘状间质,压缩你的脊柱使它变短.  相似文献   

15.
<正>太空中如果不穿航天服人体会爆炸,女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会被禁止生育……这些听起来有鼻子有眼的谣言,你信了吗?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闻名已久的"太空双生子"实验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结果。随后关于这个实验,网上流传出这样的说法:"NASA航天员太空待340天,8.7%的DNA发生永久突变。"不过,很快这就被证实是误读。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歇,和太空旅行有关的谣言也随之而来。比如,太空中如果不穿航天服  相似文献   

16.
一位苏联航天员在太空中,正在环绕地球飞行,他相信自己永远也不能活着回到地球了;他在和当时苏联的一位领导人——阿列克谢·柯西金通电话,柯西金在流泪,因为他也认为那个航天员会死亡。那个航天飞行器是粗制滥造的,运行的燃料严重不足,它的降落伞将无法工作——虽然没有人知道这一点,而它里面的航天员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将会全速撞向地球,他的身体将因为巨大的冲击而变成肉泥。当科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飘浮在太空中的航天员来说,睡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人类至关重要。对于航天员来说,充足和高质量的睡眠是保持良好体力、完成飞行任务所必不可少的。航天员如果睡不着、睡不好,会严重影响情绪和工作能力。根据研究,即使受过严格训练的航天员,如果72小时不睡觉,在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时会发生绩效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他们要出差半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着乳白色航天服出征,向着太空、向着天宫. 随着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将又一次创造多项纪录:三位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19.
费俊龙:绘画“绘”到太空中自小喜爱绘画的费俊龙没有想到,自己没成为一名专业画师,却在20年前把自己的作品从纸上“绘”到了蓝天上,继而又在这个金色的秋季“绘”到了更加浩渺的太空。与杨利伟等中国首批航天员一样,费俊龙此前也是一名飞行员;所不同的,费俊龙是其中为数不多的  相似文献   

20.
<正>有人说,他们就是一群追“星星”的年轻人,一次又一次见证和创造着中国人筑梦太空的新纪录。2023年春节,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感受到和地面一样的喜庆氛围,他们在太空穿新衣、吃饺子、写“福”字,向全国人民拜年。云顶之上,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太空家园已从蓝图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