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以玉米秸皮为主要原料的纸张制备方法.采用碱预处理的方法去除秸皮表面的胶质,以利于纤维的提取.经过碱法制浆提取出均匀分散的纤维,经过打浆细化等工序,细化纤维,改善纤维的质量.制得纸浆后,抄造出纸张,所得到的纸张力学性能与白度得以提高.通过对比试验制备秸皮纸后,对润湿性能、受力最大载荷、白度进行检测.预处理使纤维试样表面接触角从76.37°降低到44.22°,亲水能力和润湿效果明显改善.处理后的纸张白度能够达到60%左右,抗张最大载荷38 N.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秸皮纤维并制备纸张试样.有利于提供造纸原料,以弥补木材原料数量的不足;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价值,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2.
使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玉米苞皮的化学组成。利用显微镜及纤维投影仪观测了纤维形态。通过综合分析方法得出:玉米苞皮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产黄纤维单孢菌、皮状丝孢酵母与纤维素酶处理玉米秸秆,采用单因子试验与正交试验探索产黄纤维单孢菌、皮状丝孢酵母与纤维素酶共酵玉米秸秆生产微生物油脂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维素酶添加量为1%,产黄纤维单孢菌与皮状丝孢酵母菌种配比为1∶1,混合菌接种量为9%,在35℃下发酵36h,每100ml玉米秸秆发酵液中可获微生物油脂0.116g。  相似文献   

4.
由于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特殊结构,导致其在发酵过程中存在发酵启动慢、易结壳、原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料,利用流化床热解反应器在200℃下对其进行了热化学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木质纤维素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对处理后的玉米秸秆进行了微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其木质素含量远低于未处理玉米秸秆,去除率达到32.57%;经过热化学预处理的玉米秸秆表面结构变得松散且有孔洞产生.实验证明热化学预处理利于发酵,能够提高产气速率,增加产气量.  相似文献   

5.
王菊华研究员195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轻工业部制浆造纸科学研究所,此后一直从事与纸有关的研究.她在中国古代造纸技术史上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她坚持造纸起源的蔡伦发明说,并一直为之而努力研究和宣传.此外,她在造纸纤维分析方面以及造纸纤维显微分析仪的研发上都做出重大贡献.她主编的爯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爲和爯中国造纸原料纤维特性及纤维图谱爲,对中国古代造纸技术史和造纸原料纤维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王菊华研究员在中外学术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纤维复合缓冲包装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以聚醚多元醇、聚异氰酸酯为基体,以玉米秸秆纤维为增强体的新型复合缓冲包装材料,通过控制玉米秸秆纤维的添加量、发泡剂用量、交联剂与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实验制备了具有可降解性能的缓冲包装材料,并利用静态压缩实验方法对比了该材料与发泡聚苯乙烯的缓冲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秸秆、 树枝和树叶3种生物质废弃物为原料, 分别采用差热/热重分析(TG/DTG)、 红外光谱(FT IR)、 Boehm滴定及X射线衍射(XRD)方法考察热解温度为350,550,750 ℃时制备的生物质炭结构及组成特征. 结果表明: 玉米秸秆原料的热稳定性最低, 热解过程中质量损失最大, 其次是树枝和树叶; 玉米秸秆原料的XRD谱弥散程度最大, 构成炭的微晶层数相对较少; 不同原料在相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 其单位质量含有的表面官能团种类和总量相近, 但pH值差别较大, 其中玉米秸秆制成的生物质炭pH最大; 随着温度的升高, 相同原料制备生物质炭的芳香化程度增加, 表面官能团总量减少, pH值升高,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特征峰消失, 结构趋于石墨微晶.  相似文献   

8.
牛雷  徐丽娜  田伟  邓皓允  王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719-11724
吉林省处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地域之一,季节性秸秆过剩问题比较突出。为了拓宽其消化渠道,将短切玉米秸秆纤维按不同比例掺入取自长春地区的黄土中,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明其对水泥土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与玄武岩纤维水泥土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主要研究两种纤维水泥土强度、应力应变关系随纤维掺入比或纤维长度的演化规律,深入分析了界面剪切强度和软弱结构面等对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均能提高水泥土强度,增强其延性,两种纤维水泥土强度发展规律相似,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试验条件下,峰值强度、最优纤维掺入比和最佳纤维长度均基本相同。试验表明玉米秸秆纤维替代玄武岩纤维应用于水泥土加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玉米秸秆纤维的防腐和耐久性问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秸秆、中药残渣、林业废弃枝桠、木耳菌袋以及柳枝稷5种不同种类的生物质为原料,测定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通过对分析方法的建立,可快速得到不同生物质原料主要组分含量,筛选出纤维素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的物种.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按其含量大小排列分别为:柳枝稷、玉米秸秆、木耳菌袋、枝桠、中药残渣;半纤维素含量:柳枝稷、玉米秸秆、枝桠、中药残渣、木耳菌袋;木质素含量:柳枝稷、枝桠、木耳菌袋、中药残渣、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青贮剂在玉米秸秆黄贮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秸秆黄贮过程中接种乳酸菌可以迅速降低原料的pH值,有效抑制腐败菌生长;添加纤维素酶,可以使秸秆的纤维含量由原来的35.3%降低到25.3%,并增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同时使用酵母菌,可使粗蛋白含量提高10%.所以,微生物青贮剂的使用,能有效改善黄贮秸秆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