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塑料能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对海洋生物和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为检测南海乌贼体内微塑料富集情况,以虎斑乌贼为对象,分析其组织中微塑料的富集情况。采用HNO_3/H_2O_2组合液、75℃磁力搅拌消解乌贼鳃、胃及其内容物、肌肉组织,消解液进行氯化钠密度分离,上清经玻璃纤维滤膜抽滤,烘干滤膜,体式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HNO_3/H_2O_2消解液、75℃消解条件,使微塑料回收率高于96.29%,对塑料腐蚀性小,为有效消解方法,采用该种方法,在乌贼鳃、胃及其内容物、肌肉组织中检测到红色、蓝色、黑色纤维状微塑料,长条形黄色片状微塑料,块状微塑料。乌贼组织内检测到微塑料,水体中微塑料可能富集在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传递,对其它营养级生物健康存在未知风险。  相似文献   

2.
观察烫伤大鼠胃、小肠、肝组织ATP酶(ATPa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变化及川芎嗪的防治效果。以健康Wistar大鼠作为模型,分别取胃、小肠、肝组织测定观察值。结果发现,川芎嗪可提高烫伤大鼠胃、小肠和肝组织中ATPase和GSH-Px的活性,降低组织中MDA的含量。这说明,川芎嗪可对烫伤后大鼠的胃、小肠、肝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及直接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人体中一个新的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SBP(HBsAg Binding Protein)进行了组成和结构分析.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人脑、肝、前列腺、肌肉、胃以及睾丸等组织的SBP的表达情况,并利用ELISA方法测定了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乙肝康复者以及健康人血清中SBP的含量并作统计学分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BP存在于包括肝组织在内的多种组织中.ELISA结果表明,慢性乙肝病人、乙肝康复者以及健康人血清中SB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推测SBP可能与人体对乙肝病毒的易感及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4.
基于机器视觉的瓶装白酒杂质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瓶装白酒杂质检测方法.为了从复杂的视觉图像中提取出微小目标,设计了一种倒置翻转式的检测方式,通过高清数字摄像机获取瓶装酒液的视频序列,采用一种改进的二次差分方法,获取瓶装酒液内可能存在的运动目标.根据气泡和可见异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判断出酒液中是否含有杂质.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法对组织切片肝糖原显示的影响。方法取小鼠肝组织进行分组固定,用PAS技术显示切片肝糖原,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选用酒精?乙酸?甲醛液(AAF液)、80%乙醇固定组织肝糖原显示最好,生理盐水甲醛液固定肝糖原显示较差。结论不同固定方法对组织切片肝糖原显示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蟾蜍在农业.医用,科研及教学上具有多方面的用途.本文用 X 射线能谱仪对大蟾蜍(Bufo bufo)的肾、肝、胃、气管等组织中所含的元素作了初步分析.其结果是:这些组织中都含有 Al、Fe、Si,除肝不含 Nb、Tb、Ta 外,其它组织都含这些元素,同时肝、肾、胃中还含有元素 Y、Nb、Tb、Ta 等为稀土元素.这些元素与其生态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7.
小鼠胎肝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向骨骼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鼠胎肝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向骨骼肌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无菌条件下将C57BL/6 J胎鼠肝脏制成单细胞悬液,雄性胎肝悬液体外贴壁培养纯化,传3代后将贴壁细胞移植于心肌毒素(card iotoxin)造成的雌鼠骨骼肌损伤部位,2月后处死受鼠,取相应骨骼肌组织固定、制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雌性受体小鼠骨骼肌组织内供体小鼠胎肝间充质干细胞向骨骼肌样细胞分化情况。结果:在骨骼肌组织内发现存在Y染色体阳性的供体来源的细胞,同时呈现骨骼肌组织的部分特征,表型为desm in /F lt-1-/CD4-5/F4-/80。结论:胎肝中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可以分化为骨骼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肝组织输液传染性病毒DNA(TTVDNA)的原位杂交检测技术,探讨TTVDNA在肝组织中的分布。方法:采用PCR扩增法,分别合成地高辛标记的Gl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DNA探针。同时应用两型探针对22例血清学检查无甲-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病患者肝组织TTVDNA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巢式PCR法检测配对血清TTVDNA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原位杂交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核,少数位于胞浆。22例肝病患者肝组织标本中TTVDNA原位杂交阳性率68.2%(15/22),其中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中原位杂交阳性率83.3%(15/18),4例肝破裂、肝良性肿瘤患者TTVDNA原位杂交检测皆为阴性。配对血清TTVDNA阳性率63.6%(14/22)。血清与肝组织TTVDNA检测符合率86.4%(19/22)。结论:双探针原位杂交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有助于肝病病因的分析。TTVDNA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肝组织中检出率较高,提示TTV可能与这些肝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用切向流超滤系统测定聚合物驱产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聚合物驱过程中,由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发生变化,常规的淀粉-碘化镉质量浓度检测方法已不适用于油井产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的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应用美国Millipore切向流超滤系统,消除了油井产出液中盐和表面活性剂等杂质的影响,通过对油井产出液中聚合物的分离、超滤浓缩、真空干燥,研究出聚合物质量浓度测定的新方法——超滤浓缩恒重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满足现场检测的要求,解决了目前现场产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检测不准确的难题,而现场用淀粉-碘化镉法测得油井产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值与该方法相比明显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温度和pH对黑鲷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试验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黑鲷胃、肠及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3种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鲷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40℃和30℃;在胃,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5.0和4.0,均在酸性范围;而在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是7.0,7.0,7.5和7.5,7.0,7.0,且均为中性或弱碱性.并且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黑鲷不同组织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胃>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肝胰脏>肠>胃;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肠>肝胰脏>胃.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胆瘘对包虫囊肿囊内环境的影响,选取Ⅰ型未发生胆瘘肝包虫囊肿10例,Ⅲ型胆瘘肝包虫囊肿10例,应用精密p H值测定仪检测肝包虫囊肿囊液p H值的变化;采用穿刺测压法检测肝包虫囊肿囊内压力的变化;应用冰点渗透压测定仪检测肝包虫囊肿囊液渗透压的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不同分型包虫囊肿内囊生发层的病理改变。结果显示:Ⅰ型肝包虫囊肿囊液p H值平均为7.42,Ⅲ型肝包虫囊肿囊液p H值平均为7.23,其均呈碱性,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型肝包虫囊肿囊内压力平均14.98 cm,Ⅲ型包虫囊肿囊内压力平均7.62 cm,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型肝包虫囊肿囊液渗透压平均263.6 m Osm,Ⅲ型包虫囊肿其囊液渗透压平均274.1 m Osm,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型与Ⅲ型肝包虫囊肿内囊生发层镜下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知,胆瘘是导致肝包虫囊肿内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观察黄芩和苍术对湿阻中焦证证候模型燥湿功效的差异,阐明黄芩和苍术燥湿作 用与药性组合的关联性,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芩高剂量组、黄芩中剂量 组、黄芩低剂量组、苍术高剂量组、苍术中剂量组和苍术低剂量组。正常组常规喂养,其余各组通 过饱时内服油脂、饥时灌胃冰水和外部寒湿环境作用20 d复制湿阻中焦证模型。采用苏木素-伊 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胃和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胃液游离酸度测定方法检测胃液酸度,采 用胃蛋白酶活性测定方法测定胃蛋白酶活力,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 织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宏观表征显示具有湿阻 中焦证的表现,胃、结肠组织有炎症反应,胃液游离酸度降低(P<0.05),胃蛋白酶活力减弱(P< 0.05);结肠组织中AQP3蛋白表达量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宏观表征得到改善,黄 芩和苍术对模型大鼠胃和结肠组织炎症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苍术各剂量组均可升高模型大鼠胃 液游离酸度(P<0.05)和增强模型大鼠胃蛋白酶活力(P<0.05),黄芩各剂量组也可升高模型大鼠胃 液游离酸度和增强模型大鼠胃蛋白酶活力,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芩中、低剂量组和苍术高、中、 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结肠组织AQP3蛋白表达,研究证明黄芩和苍术对湿阻中焦证大鼠的燥湿 作用与其药性组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其燥湿功效的强弱与其寒热药性有关,苦温的苍术比苦 寒的黄芩作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为检测正常胃粘膜及胃癌组织和正常结肠及结肠癌组织中GFRa1 m RNA表达量,以及两种剪接体GFRa1a和GFRa1b的m RNA含量。初步明确胃及结肠组织中GFRa1剪接体存在形式以及与胃癌、结肠癌发生的相关性。采用收集23例正常胃粘膜/胃炎组织、20对胃癌及其切缘组织和6例非癌患者正常结肠活检组织、20对结肠癌及其切缘组织的方法。选择并提取结肠癌细胞系RKO,正常人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1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这3种细胞系的RNA。以Alu m RNA为内参照,用定量RT-PCR的方法对胃组织、结肠组织以及所选的细胞系中GFRa1总m RNA含量进行分析。运用DHPLC技术区分GFRa1不同的剪接体,定量测定两种转录本剪接体的比值。结果显示,胃及结肠组织中,与正常及癌组织相比,切缘组织GFRa1总m RNA、剪接体a及剪接体b的m RNA相对拷贝数均显著增加(P0.05)。所有组织中GFRa1剪接体b的m RNA相对拷贝数均高于剪接体a。细胞系RKO、GES-1和SGC-7901均检测到GFRa1剪接体b的表达,而未检测到剪接体a。由此可知,胃和结肠组织以及相应的细胞系中GFRa1主要以剪接体b的形式存在;GFRa1剪接体b的高表达可能在胃及结肠组织癌变过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传统名贵傣药龙血竭中有效成分龙血素B在大鼠体内重要组织的分布情况,同时探讨长期模拟失重效应对龙血素B分布的潜在影响.将SD大鼠分为正常重力组和模拟失重效应组,采用21 d大鼠尾悬吊方法模拟长期失重效应,单次灌胃给予大鼠25 mg/kg龙血素B,于给药1 h后收集心、肝、脾、肺、肾、胃、肠、脑、睾丸和骨骼肌10种组织,采用HPLC-MS/MS方法测定各组织中龙血素B质量分数.在正常重力组中,龙血素B在肝、胃分布较多,其次是肾、肠、心、脾、骨骼肌和肺,脑中最少.与正常重力组相比,模拟失重效应组大鼠肝中龙血素B的质量分数显著升高47.7%(p<0.05),脑中质量分数上升5.4倍(p<0.05);在肠和肾中质量分数显著下降52.7%和22.0%(p<0.05);在大鼠胃、心、肺、脾、睾丸和骨骼肌中质量分数无显著变化.龙血素B的分布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长期模拟失重效应显著改变龙血素B在大鼠肝、肠、脑、肾等重要组织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朱萌 《科技资讯》2010,(15):227-227
目的:研究P53在胃癌前病变与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对79例胃粘膜活检组织包括肠上皮化生18例,非典型增生21例,胃腺癌40例组织进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P53在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是11.11%、38.10%、55%。结论: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胃腺癌组织中最高,其次为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表明P53在胃粘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作用,P53免疫组化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早期发现胃癌或预测胃癌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探讨小鼠胚胎中期肝发育过程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规律、相关基因P21及Ki-ras在肝发育中的表达意义。在胚胎中期的小鼠肝组织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切口末端标记法,可检测到小鼠肝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与凋亡相伴存在,这与肝发育变化密切相关。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到P21时,Ki-ras基因在胚胎肝发育中期并没有表达,说明这两个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可能在胚胎肝发育中期并不起作用,而与其他的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酸抽提法分别提取接种S180肉瘤的小鼠肿瘤组织以及肝、脾、肾等器官的组蛋白和正常小鼠相应组织和器官的组蛋白,并采用SDS-PAGE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小鼠的肝、脾、肾等器官提取的组蛋白在检测中可以看到组蛋白H1的亚带,而接种了S180肉瘤的小鼠的肿瘤组织以及肝、脾、肾等器官的组蛋白在检测中基本无明显的条带.这说明发生在小鼠身上的S180肿瘤组织对小鼠的肝、脾、肾组织中的组蛋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8 g/kg黄霉素为对照组饲料,添加15 g/kg中草药Ⅰ、20 g/kg中草药Ⅱ、0.2 g/kg合生素、0.6g/kg复合酶作为试验组饲料,用上述5种饲料在水泥池中饲养日本沼虾40d.测定日本沼虾胃、肝胰脏中的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及肠道中的蛋白酶和增重率.结果表明,试验组添加剂对胃、肝胰腺消化酶(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及增重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对肠蛋白酶、肝胰腺淀粉酶无显著影响(P>0.05);除合生素组中胃组织的胃蛋白酶、中草药Ⅱ组的胃组织类胰蛋白酶、胃淀粉酶要稍低于黄霉素组相应酶的活力外,其余所测定的各消化酶活性及相对增重率都要高于黄霉素组相应结果.中草药Ⅰ、中草药Ⅱ、复合酶和合生素组的增重率较黄霉素组分别提高13.10%、16.53%、22.07%和32.22%,表明试验组的饲料养分消化利用更为充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Mn元素对镁合金中杂质元素Si去除效果的影响,使用热力学与动力学模拟软件Pandat从理论上计算了最佳Mn添加量为2.5%(质量分数),通过静置保温工艺制备了Mg-2.5%Mn合金,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了合金的成分、组织和物相等。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中的杂质元素Si与Mn形成密度较大的含Si、Mn的化合物,化合物在静置过程中沉降到合金底部,合金底部杂质Si的含量很高,质量分数达到0.074 1%,顶部杂质Si含量很少(质量分数为0.013 0%),中部几乎为0。Mn的添加可以有效地去除镁合金的杂质元素Si和F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选取不同年龄段的裸鼹鼠,比较肝组织在衰老进程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幼年裸鼹鼠(2年龄)、中年裸鼹鼠(10年龄)、老年裸鼹鼠(20年龄),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检测肝功能4项。采集肝,测定肝指数。制作石蜡切片,经HE染色和Masson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构。采用动物组织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结果 与幼年组裸鼹鼠比较,中年组和老年组裸鼹鼠肝指数、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白蛋白(ALB)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均显示各组裸鼹鼠肝组织结构完整,无病理变化。中年组裸鼹鼠肝组织中的MDA、T-AO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组裸鼹鼠肝组织中的MDA、T-AO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裸鼹鼠肝组织GSSG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裸鼹鼠肝组织在衰老进程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衰老能力,具体抗衰老机制有待深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