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该文以大量翔实的调查资料,从生态学、地理学、灾害学、农经学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论证了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因素,干旱发生规律及其主要类型,进而对该沤干旱缺不的因素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对粮食及农业生产的防旱抗旱减灾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临沧市粮食生产近年来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城镇及道路建设等因素的影响,种植面积减幅较大。围绕实现全市“十一五”粮食播种面积26.7万hm^2,总产量75万t,年均递增1%的发展目标,本文简要回顾了“十五”粮食生产情况,分析了“十一五”粮食生产发展的有利因素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实现“十一五”粮食生产发展目标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7-2007年安徽省统计资料,对全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的诸要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耕地面积、粮食播面比与复种指数三者的乘积)、单产、农田水利设施以及农民的粮食收入是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相对活跃因素,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对全省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耕地非农化、粮食总需求增长的压力,势必对粮食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粮食生产时空变化是资源禀赋背景下,城镇化、工业化及政策因素引致农户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从2003年下半年起,粮食价格一路上涨,其直接原因是粮食播种面积缩减、干旱、粮食的总产量下降等,导致粮食的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其深层次原因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农民弃农从工从商,大量粮田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减少了粮食用地,农产品生产结构不符合需求结构,导致了粮价上涨;粮食流通体制不完善也是导致粮价不稳的深层次原因;耕地的快速减少是粮食安全和粮价稳定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5.
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1949~2001年济宁市(不包括泗水、汶上、梁山)各县(市、区)的统计资料,分析了53年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变化历程,并进一步以1978~2001年济宁市12个县(市、区)的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济宁市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关联动态分析,从定量的角度考察了粮食产量与诸因子的关联程度,指出了粮食单产、劳动力、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是影响济宁市粮食生产的最主要因素,并提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为解决济宁市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建国以后黄土高原粮食生产进程经历了振荡期、徘徊期、增长期三个阶段,分析了粮食发展的趋势,预测了2000-2023年七个不同年份全区和分区粮食的总产,并在对黄土高原粮食生产进行综合考察与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各地粮食生产及地貌类型、土壤侵蚀程度、生产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和国家粮食政策,提出了粮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对策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2年的相关数据为依托,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粮食播种面积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正面影响最大.同时,利用模型对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进行了数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8.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建国以来,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市场农业的快速发展,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胡锦涛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因此,探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的主导因素,已成为摆在农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笔者对建国以来,定西市56年的粮食生产情况作了探讨、分析,初步认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导因素:一是政策,二是科技,三是结构调整。现就笔者的思考情况作一概述,以供与同行商椎。  相似文献   

9.
利用河南、河北省1992—2007年市级尺度的玉米、小麦总产量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及气象站点降雨量数据,通过建立粮食减产量与农业干旱之间的定量关系,对各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生产的农业干旱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探讨了脆弱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在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分别提取了代表农业干旱"敏感"(轻度干旱发生时,产量损失重大的年份)和对农业干旱"适应"(发生严重的干旱,但产量损失较小的年份)的案例,识别了影响农业干旱脆弱性的关键因素.本文得出的一些结果可以为制定降低农业干旱脆弱性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三大粮食功能区2011—2020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农业科技创新量化指标体系,测算农业科技创新及粮食生产碳排放量水平,并以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生产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及影响路径。研究表明:2011—2020年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粮食生产碳排放量有所下降,组间异质性明显;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生产碳排放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在粮食主销区更加显著;技术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在农业科技创新减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继续以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粮食生产中的碳减排,重视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及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并根据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异质性制定减碳相应政策,实现粮食产业绿色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11.
过去人们通常把干电池的内阻看成是一个恒量,但通过实验证明它是随电流大小而变化的量,所以过去测量干电池内阻的方法必须进行改进。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其结果比较精确,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2.
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N,N′—二苯基硫草酰胺(DBT)对铜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含NaCl的中性介质中,DBT对铜有一定的诱蚀作用;在含NaClO_4的中性介质中,DBT对铜有一定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3.
概述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对自然环境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反而影响包括对水体环境,大气环境,动物与植物资源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及侵蚀沙兵和影响审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15.
地貌系统演化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文中讨论区域上的年龄依赖的非线性人口方程,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非线性人口方程局部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历来是全省最重要的经济区,多少年来,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作者认为,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进行综台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是合理利有士地资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用NICOLET 170 SX型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H_2对CO红外吸收系数的影响,测定了在7托CO中加入0—450托H_2时,CO(?)P(6)、R(5)线的吸收系数的变化.并进行了讨论.实验还测定了纯CO P(6)、R(5)、P(9)、R(9)线的吸收系数,并考察了满足比耳定律的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19.
经对花期黄花蒿花序精油的化学战分分析、评香及毒理、杀菌、拟菌等实验,讨论了黄花蒿花期花序精油在化妆品工业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了∧-有序有界变差函数族不同于∧-有界变差函数族的又一特性——不能给出相应的等价定义,取消了我们原先结果中的附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