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金玲 《科技资讯》2006,(20):196-196
上衣下裳,是我国古代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龙袍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补服是表示官阶高下的鲜明标志,明朝成为定制。清代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旗人妇女则穿旗袍。  相似文献   

2.
龙纹是陶瓷器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在我国历代陶瓷艺术品中,龙也是最常见、最独特、最优美、最具民族特性的装饰题材之一,在陶瓷器具上的龙纹,或飞龙在天,或双龙戏珠、或云龙吐雾,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可以说陶瓷艺术就是龙纹装饰的广阔舞台.龙纹饰作为我国劳动人民最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之一,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质与审美观.本文结合自身创作实践,阐述龙纹饰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李强 《世界博览》2012,(4):46-47
奢侈品纷纷披上“龙袍”。  相似文献   

4.
清代门襟闭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物分析和统计为主,结合图像和文献,对清代服装门襟上的闭合件的结构形态和分布形态等进行系统的研究,揭示清代服装门襟闭合系统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5.
《青年科学》2008,(5):5-5
"插上翅膀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充满动感与活力的中国印"、"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如此神奇的设计,如此完美的组合,北京奥运会奖牌堪称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证清代学者吴烺(1719-1771?)的生平,分析他取得成就的原因及对清代学术的影响.方法 文献资料考证.结果 根据史料记载,修正了以前关于吴烺生平考证的疏漏,考察了吴烺学术思想的渊源.结论 吴烺的治学观点受到了当时清代学术思潮的影响,他的工作对推动清代经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采矿技术至明清时期已全面发展,有关清代云南采矿的记载较丰富,而涉及其他地区采矿技术的史料较少.郴桂矿厂是清代湖南最大的铜、铅、锌等币材原料产地,梳理现存的一些矿冶技术方面的史料,发现清代郴桂矿厂对矿石有独特的认识,形成了与清代云南不同且独特的矿石分类、命名方法,在找矿、开采、矿井通风、排水、照明等方面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采矿技术,与清代云南矿厂相似.研究首次揭示了清代湖南识矿和采矿技术,丰富了对清代采矿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清代江西出现了众多的闺阁诗人,其闺阁诗人的数量、拥有的著作虽不如浙江、苏州,但在清代诗坛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为清代江西诗坛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本文旨在对清代闺阁诗人的地理分布及其作品刊刻传世情况作个整体的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研究清代学术史,注重揭示各种学术思潮和学派兴衰的内在因果关系;治学主张中西文化结合,并且对清代学者治学精神与方法进行总结概括.撰写了《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相似文献   

10.
清代戏曲中叙述女性节烈故事的作品数量众多,这些剧作的产生主要根源于作家以节烈题材取代社会上风行的“淫戏”和砥砺萎靡不振士风的努力.此外,一些节烈剧的作者自身就是节烈之后,他们对节烈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清代节烈剧由于大部分未能搬演,且文学成就总体上并不高,其影响是有限的,多数剧作并未达到作家的目的.虽然如此,这些剧作却有其不可忽视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未曾存在过龙的图腾,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是“误谈”,这是不了解龙产生的历史及龙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历史记载、考古事实等都证明,从开天辟地的盘古,到人祖伏羲、女娲,到炎帝神龙氏、黄帝轩辕氏,直至夏禹一族均为龙图腾——龙之传人;中国南北许多民族的图腾和象征都是龙。龙是中华凝聚力的象征、中华儿女大团结的象征、中华民族“和合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江西境内舞龙源于宋代,明清走向成熟与兴盛,历经数百年经久不衰。江西舞龙种类主要有板龙、草龙、竹龙、纸龙和布龙。其中以草龙、板龙起源最早。从江西舞龙的文化特征看,表现了农耕文化,儒家“中和”思想,以及追求娱乐、祈求幸福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3.
论龙舟运动的体育无形资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舟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古老东方文化的内涵,同时龙舟运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娱乐、竟技运动项目,其体育无形资产的商业化、市场化具有巨大的潜力.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对龙舟运动的发展和所具有的丰富内涵的阐述,针对目前龙舟运动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探讨,结合体育无形资产的内容,设计出龙舟运动无形资产科学开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火龙果是一种热带水果,广泛种植在世界各地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大量研究表明,火龙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多糖、多酚、甜菜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脂等功能特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火龙果营养物质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火龙果生物活性物质开发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详细讨论,以期为火龙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火龙果起源于美洲,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火龙果采用景天酸代谢途径(CAM)进行光合作用,耐旱性极强。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十分严重,生态条件恶劣,结合火龙果的生物学特性,在石漠化山区引种火龙果并针对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相关研究,在诸多关键技术上进行了创新和集成应用,促进了火龙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总结和分析了火龙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在以色列访学过程中参与火龙果相关研究的体会,探讨了开展火龙果国际合作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刘作民 《潍坊学院学报》2003,3(5):116-117,200
冯惟敏是明代著名的散曲家,他在老龙湾生活了31年。正是老龙湾的秀山佳水,孕育了冯惟敏正直的人格,写出了不朽的名篇。他对老龙湾继续加以建设和完善。歌咏老龙湾的散曲和诗篇至今仍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17.
端午新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民俗语源的阐释中 ,逐渐被淹没了深层的原义。现立足于传统的节日系统 ,而从宇宙创生的数理序列来论述端午节的原型意蕴 ,并从习俗的两个层面———“恶日”和“续命”角度进行论证 ,揭示出端午节的生命原型就是天地交合之时 ,人们祈求能够借机“男女构精 ,化生万物”以有所成的“成人节”。  相似文献   

18.
翁源县铁龙镇有丰富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其中,合适的开发项目有铁龙洞赏景、探险,军营青年旅馆、夏令营、军训场、狩猎场、野战模拟度假区,铁龙峡谷漂流探险,铁屎坪古代冶炼探密,参与式农业观光等。决策者应遵循适合本地的开发原则,制定出合身合用的本镇旅游开发规划。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了宝珈海龙、粗吻海龙、尖海龙、拟海龙和刁海龙样品中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合SPSS11.5对海龙中微量元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通过计算主成分元素的每周吸收量(EWI),并且与相应元素的最高允许吸收量(PTWI)进行比较,建立了一种新的风险评估方法.结果表明:Ni,Se,As,Cd,Cs,Co,Sr,Ba为海龙的主成分元素;此外,5种海龙样品还含有大量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其含量范围分别为Sr 88.22~353.04μg/g,Zn 21.85~40.75μg/g,Se 1.71~2.46μg/g.通过分析有害元素结果发现,部分海龙样品中Pb、Cd和Cr元素的含量超出了相应限量值,主成分综合评价表明尖海龙为最佳选择,5种海龙样品中Cd和Se元素的EWI值均低于PTWI值.  相似文献   

20.
晚清遗民独特的外部生存空间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活于民初的晚清遗民,与历代遗民相比,在心态和行为方面表现出许多独特之处,这与其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而清末民初中国特殊的社会状况以及外来因素的影响是其独特遗民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