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清祥 《凉山大学学报》2001,3(2):126-128,132
“五四”新文学的价值转向:由“非人”的价值取向转向人的价值取向。从“五四”新文学“白话文学”和“人的文学”两个“中心理论”全面考察和剖析,从文言话语模式向白话话语模式转向,实际上在文学本体的表层呈现着“五四”新文学的价值转向;从“载道文学”向“人的文学”转向实质上是在文学本体的深层透射着“五四”新文学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2.
自欧洲"奥斯维辛"以来,当代西方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促成了西方文论中富于学术价值的理论范式转向,包括哲学思维方式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论转向、文化转向、批评范式转向、人类学转向等,探讨这些发展与变化的因由,梳理其增殖、交叠与对话关系,论析其重要范畴的生成和理论话语的学术价值,进而选择其中国化的一些重要维度进行跨语境研究,对于理解西方文论的特质和建构当代文艺理论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境是一切话语的出发点,话语只有在一定语境的作用下才能产生交际效果,本文在探讨了传统语境和认知语境、语境和话语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语境和话语的“互动共变”机制。  相似文献   

4.
凌乐祥  张静  王玲 《科技信息》2009,(14):231-232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帝国主义批评话语仍有重要价值。当代好莱坞电影着力表达着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中的普世主义、“天定命运”、白人至上和个人主义。本文将在探讨文化帝国主义内涵和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来剖析当代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文化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语用角度,运用语境理论及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互补性,提出玩笑话语的产出及其理解机制模型。文学作品中玩笑话语的产出及其理解都受制于语境,其中关联是前提,语境是制约因素,空间冲突和空间转接是桥梁,推理贯穿了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人际交往理论蕴涵着哲学语境下的和谐意义,并为社会管理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开辟了一条理性之路。在理性光辉照耀下,通过“主体交往资质”和“理想话语环境”的实现以促进人际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走向新和谐。  相似文献   

7.
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框架,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明多模态话语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给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构建多模态文化语境及多模态情景语境的方略。  相似文献   

8.
语境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认知语境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语境,将语境定义为“一种心理结构体”,即认为语境是心理产物,这是一种更科学的动态语境观。话语意义与认知语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认知语境对话语意义有解释和制约作用,相同的语言形式,由于认知语境的不同,话语意义不一样;另一方面,话语意义对认知语境具有不可分割的依附性。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馆员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开展馆员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策略及应包括的内容,即馆员的教育应由阶段学习转向终身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并重、实用技术培训和超前理论教育互补、一般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0.
段志高 《科技信息》2009,(31):I0195-I0196
语境研究在不断的发展中。语境研究可以分为静态研究阶段和动态研究阶段。静态语境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范畴,对话语交际解释力弱。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们提出了针对话语交际的动态语境理论。动态语境论认为,在话语交际中,话语交际者对语境做出选择,上轮话语可以作为下轮话语的语境,因此语境总在变动中。  相似文献   

11.
话语理解包括话语正解、误解和曲解。话语正解就是接受者对话语形式作符合表达者意图的理解,以此为标准可以甄别“一语多解”中的正解,诠释种种“话语变体”现象,揭秘“错传正解”等等。人们唯有坚持话语主体原则、话语形式原则、话语语境原则才能达到话语正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于新的历史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提出的一项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当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对于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构筑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话语体系,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3.
首先阐释了国内外语言研究者对语境的分类,然后,阐述了语境在话语交际中的五个功能:解释功能、制约功能、预测功能、填充功能、修辞功能.最后指出,话语交际可以创设语境,应充分调动话语来产生有利于话语交际的语境,以便达到最佳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信念、倾向、态度等的系统观念,起着影响行为取向、评价原则、评价标准的作用;是话语交际的出发点和先导。由于不同种族或国家的不同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化传承及不同的生活习俗,在话语交际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自然有差异。文章以壮英称呼、打招呼与道别、感谢与道歉等日常用语为例,探讨其语用文化语境背后蕴藏的价值观差异。  相似文献   

15.
崔学新 《青海大学学报》2006,24(1):94-96,98
根据语境理论强调了语码转换使用的三个必备条件,探讨了这种简约的话语表现手段在科技交流中是怎样被“翻译”,达到交际的流畅。  相似文献   

16.
苗宁  杜冰研 《科技信息》2007,(36):22-22,44
本文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的框架下,从认知语境的动态性和心理表征性为出发点,对话语标记语进行语用认知分析。本文认为相比较其他连贯理论,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对话语标记语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有效性论题的二个假设前提——“未成年人价值观是可教的”及“对未成年人进行价值观教育是道德的”。结论是:(1)当“价值观可教”作为一个事实判断时,我们可以从事实上证明它的正确性。当“价值观可教”作为一个价值判断时,我们无法证明它的正确性。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是对此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的前提条件。(2)由于中国还没有步入成熟的现代社会并且是一个以社会取向为主的社会,注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因此,道德相对主义理论对于目前的中国并不适用,但它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对未成年人进行价值观教育是道德的。但是,这一结论并不意味着:使用强制的封闭的教育方法对未成年人进行价值观教育也是道德的。  相似文献   

18.
青年学者马建辉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范畴》回到文学理论研究的小语境中,从文学理论的“概念与范畴”、“历史与真实”、“反思与推进”角度,找回现代文学理论话语存在的真实细节与微观历史呈现方式,对当前中国文论史研究是一个明显的创新与推进。  相似文献   

19.
会话交际活动在现实社会中极其普遍。语码模式由于本身具有局限性而不足以充分解释话语交际实质。话语交际中的语境是动态的、互明的。话语理解是一个由解码、明示和推理三个层面组成的程序链,因此任何一个层面的误差都会导致无关联话语的产生。关联理论的动态认知语境观可以使语言使用者能够更得体、更有效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20.
从佛雷格在《算术基础》一书的前言中提出了“语境原则”、马林诺夫斯基在给《意义的意义》一书写的补遗中提出了“语境”概念以来,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学者,如弗斯、韩礼德、莱昂斯、海姆斯、利奇、塞珀伯和威尔逊等人,对语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主要是从社会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语境进行研究,强调的是与社会环境相关的客观语境,关注和研究非语言语境以及非语言语境对话语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