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传统中国农业文明的特点,导致古代中国工程性非自愿移民法律制度有着强烈的行政性,而“集团本位”的传统道德和立法思想更强化了移民的牺牲精神。在西方法学概念和逻辑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当代中国法律制度,工程性非自愿移民制度的运作仍然是“纯中国传统式”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当代大学生在毕业后,再没有稳妥的“国家干部”可当,再没有铁饭碗可捧了;只有靠学到的过硬本领去竞争,才能谋到一份工作。于是,“学而优则事”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理念。然而,这样的理念,与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极不相称。《思想道德修养》课要在教学中,升华当代大学生“学而优则事”理念,使之树立祟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1 当代大学生“学而优则事”理念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亘古千年,历代王朝兴科举,发现与提拔人才;用“学而优则仕”方法,激励了不少人成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的文化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分两期 ,一是 2 0世纪初的五四文化转型 ,二是 2 0世纪末的“新时期”文化转型。中国文化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化表现在“群体本位文化”到“个体本位文化”、“伦理本位文化”到“感性本位文化”、“长老型文化”到“青春型文化”等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4.
黄俊杰“东亚诠释学”建构目标,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儒学经典诠释传统为触点和重要理论来源,以日本、朝鲜等东亚其他国家的儒家经典诠释传统为开拓点,以西方诠释学理论为参照,以“经世”为目的,探讨如何在“全球化”或“超国家化”的趋势下,在保留本土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儒家精神作为东亚文明的共同资产与世界文明进行对话。这对于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制度与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典文学研究的热点.其研究范式的形成,源于西方文学社会学理论与“知人论世”的中国学术传统的交互作用.“制度与文学”范式推动了古典文学研究,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本文提出突破当前研究困境的两种方法,一是坚持文学本位,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开掘新论题;一是加强“制度—文化—文学”与“制度—文人—文学”双线交错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家族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国古代法律带着浓重的家族本位主义的烙印。作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一部分,司法检验制度也不可避免的带有强烈的家族本位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7.
西方古代自然法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中西法律文化的源头。中国的儒家法律思想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及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价值观念上“正义观”与“天道观”的分歧;治国方略上“法治观”与“人治观”的对立;权利与义务关系上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的对立;人性分析上“性恶观”与“性善观”的冲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真正的适合社会趋向的法律制度,必须大力吸收借鉴西方的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8.
模仿与独立,是东方民族在西方文明冲击之下走向近代化这一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百年前的日本知识分子,中村正直以模仿为己任.留学英国后,积极倡导西方的文明观.隔三十多年后的夏目漱石则以独立为原则,把自己留学英国的感受与国家、民族相连接,提倡“自己本位”、“日本本位”、“内发性的文明开化”.两位思想家的观念,反映了日本近代化过程的重要时期——明治时期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康有为对西方文明的判断和对传统理想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西方文明对中国进行强势冲击的背景下,康有为以进化论的历史观对西方资本主义进行判断,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上重新阐释传统大同理想,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从歌颂过去转化为面向未来,并使之成为中国人接受社会主义的文化资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选择打下了基础。从传统理想创新的角度认识中国人接受社会主义的文化前提,对于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然经济的经济形态和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价值取向,造就了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本位,培养出传统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但也扼杀了个人的开拓性和创造性。多元文明融合的西方文化,在海洋贸易及人与海的搏斗中,培养出个体本位的文化精神,形成了平等的人格意识和法律精神,同时也造成了家庭结构的松散和亲情的冷漠,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大学”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大学”具有不同的内涵特征.适应于中国古代礼乐社会文化背景的中国古代大学,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和教育层次上区别于“小学”而存在,具有明显人伦色彩.与西方大学突出“求真”与“自由”的文化理念不同,中国大学突出的道德本位色彩强调通过教育达到“修齐治平”的最高境界,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大学的文化理念和终极追求.在中西合璧的现代大学文化理念探索过程中,西南联大在吸取西方大学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始终坚守对中国传统道德本位“大学之道”的自觉文化抉择,是它在中国教育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长之关于中国文艺复兴的文化构想在现代文化出路的讨论中独树一帜。他通过重释“五四”,立足于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在对“中体西用”、“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三种典型文化观的反思中确立了现代文化建构的方向。他关于现代文化建构的思想是现代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明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地位。由于它早熟的政治机制及其制度,不但保持了传统文明的长期不变的稳固地位,同时也制约了现代化因素的启免 由此看来,中国的现代化不是传统文明的简单继承和延续,而是更多的复杂国素作用后的结果。即使如此,中国传统文明对现代化仍然有着重要作用,两者在社会形态、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使它们成为彼此不能隔离的个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明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地位。由于它早熟的政治机制及其制度,不但保持了传统文明的长期不变的稳固地位,同时也制约了现代化因素的启蒙。由此看来,中国的现代化不是传统文明的简单继承和延续,而是更多的复杂因素作用后的结果。即使如此,中国传统文明对现代化仍然有着重要作用,两者在社会形态、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使它们成为彼此不能隔离的个体。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于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不主张通过征服自然来谋求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在此观念上形成的哲学思想、法政制度与今天所提倡的生态文明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相通性,强调对农林资源的保护和有限利用也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哲学思想的发展、社会因素的汇集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林资源保护文化发展到宋代时达到传统社会的顶峰阶段,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确立与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刻全面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内含教训汲取与经验总结、文化传承与实践积累、思想继承与中国创造相结合的生成机理。这一思想立足中国发展大局,在唯物主义的科学指引下从基本立场、本质内容、价值旨归、规律总结等方面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科学阐释,形成了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历史观的丰富内涵。在实践要求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道路坚守、系统治理、制度保障和全球共治四大举措,为新时代构建“美丽中国”的文明图景提供行动遵循。  相似文献   

17.
以君权为核心是中国传统的权利模式,至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社会发生了质的改变。乘“西学东渐”之风而兴起的“民权”理念,被近代先进的思想家引进、传播,并将其作为否定专制权力的理论武器。近代“民权理念”和传统中国的“民本思想”有着重大的区别,前者强调“主权在民”,是在近代法治基础上的个体本位的权利意识;而后者则是建筑在人治基础上的集体本位的权利意识。从古代的“民本思想”,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倡导的“民权理念”,再到“五四”民主、自由旗帜下的“人权理念”,近代中国“权利理念”转化的“三部曲”,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与权利理念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传统价值取向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土地本位、群体本位和伦理本位等价值取向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说明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棱对当今中国教育的促进与阻抗,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中国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谈论中国的文化传统,常常使人陷入一个悖论环境。但是若对这个问题加以变焦处理,可以看出不同侧面:从虚实分,西方文化其用在“实”,中国文化其用在“虚”;在某个历史阶段,西方文化其优在“先”,中国文化其优在“后”;从“段位”看,西方文化段位在“中端”,中国文化段位在“高低两端”。在中国国力日渐强大的今天,物质进步与我们的精神气质显得有些不相称,这是我们追讨传统的一个最重要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张红娟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5):86-87,81
千百年来,人们都将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并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中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关于人与社会的学说称为“儒学”。传统中国社会深受儒文化的浸润,本文着力研究“儒文化”的形成及衍生过程,提出了“儒教中国”的特征,指明实现“儒文化”同历史文化的整合和促进儒文化的新变革,必然适应我国正在发展中的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