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11,(1):9-9
科学家最近惊讶地发现,越南餐馆中一种美食蜥蜴竟然是一个此前不为科学所知的蜥蜴新种。而更惊人的是,这种蜥蜴并非“凡夫俗子”——这个全为雌性的新种晰蝎无需雄性,只需通过克隆(复制)就能传宗接代。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06,(6):4-4
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蛇是向一种远古蜥蜴学习从而变得“恶毒”的,而当今蜥蜴家族中能够制造毒液的“恶毒者”决非只是美国西南部的大毒蜥和墨西哥须蜥。科学家比较了蜥蜴和蛇的毒液基因,发现有6种毒素在这两者的毒液中都存在。化石证据表明,蛇和蜥蜴的制毒能力都源于一种生活在  相似文献   

3.
冈子 《科学之友》2007,(8A):24-25
说起“电子人”,人们可能会想到不少科幻电影,可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却通过身体力行,将幻想逐步变为现实。原本由人类设计、制造,用以服务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最终反戈一击,控制了人类,这不仅已经成了科幻电影惯用的情节,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所产生的忧虑。然而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电子人”,他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机器--他就是前不久《新西兰先驱报》所报道的现年57岁的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凯文·沃里克,他是英国颇具争议的控制论专家和思想家,现在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即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机器。 在沃里克看来,“电子人”将是电子时代人类发展的趋势,也是科学价值的体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09,(2):7-7
2007年,渔船在南极海域打捞到一只身长10米、体重半吨的雌性巨型鱿鱼。近日,新西兰科学家在解剖这只巨无霸后推测,它虽然拥有巨大的触角、可怕的旋钩和世界上最大的眼睛,同时还很可能是海怪传说的起源,但它实际上却可能是行动缓慢、很容易落入掠食者——巨头鲸“虎口”的“外强中干者”。解剖发现,这只巨型鱿鱼简直是一部生育机器,跟大多数鱿鱼一样,  相似文献   

5.
近日,科学家们在新西兰海域7 000 m深的海底发现了一种新的甲壳类动物.这种动物属于片脚类,被戏称为“超级大个子”,因为一般常见的片脚类生物体长不过2~3cm.但是,这种在科马德克海沟发现的物种的个头,却比其他同类大10倍以上,其中最大的一只体长竟然达到34 cm.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一名游客在肯尼亚偏远地带偶然拍摄到一种很像是蛇的蜥蜴——石龙子蜥蜴。只有仔细看,才能发现这条长度超过50厘米的"蛇"有4条小小的腿(这是蜥蜴和蛇的重要差异之一。另外,石龙子蜥蜴的舌头也与蛇的明显有别。)科学家说,活的石龙子蜥蜴的照片非常稀有,这与它们栖息于非常偏远、人迹罕至的地带有关。科学家曾经以为这种蜥蜴已经灭绝。石龙子蜥蜴只见于东部非洲国家例如肯尼亚、赞比亚和坦桑尼亚。它们捕食昆虫和蜘蛛,对人则无害。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5,(12):7-7
科学家最近宣布发现了一种长着犬牙的新翼龙,并将它命名为“三牙龙”。科学家这次发现的是 一只三牙龙的化石——这种翼龙早在6500万年前就已和恐龙一起寿终正寝了。三牙龙的犬牙状门牙 很大,后面则是三颗小牙,再往后又是较大的牙齿,紧接着又是几颗较小的牙齿。三牙龙是食鱼动物, 它的嘴巴(鸟喙)前端长着一个鸟冠,它的翼展达5米,这使它成为当时体形最大的飞行动物之一。 翼龙实际上是长有翅膀、能够飞翔的大蜥蜴,它们生活在大约2.28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其大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7,(6):5-5
不久前,科学家在澳大利亚达尔市附近一个池塘内捉到了一只大如足球的巨型蔗蟾蜍。这是一种有毒蟾蜍,体长38厘米,重达900克,是迄今为止在澳大利亚境内捕捉到的最大蟾蜍之一。更稀奇的是,大蟾蜍一般都是雌性,而这只“巨无霸”却是雄性。科学家推测,这只蔗蟾蜍的姐妹体型可能更大。为控制甘蔗甲虫,澳大利亚在20世纪30年代从南美洲引入了这种有毒蟾蜍。不料,蟾蜍的毒素却让澳大利亚的蛇和鳄鱼等物种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9.
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蛇是向一种远古蜥蜴学习从而变得"恶毒"的,而当今蜥蜴家族中能够制造毒液的"恶毒者"决非只是美国西南部的大毒蜥和墨西哥须蜥.科学家比较了蜥蜴和蛇的毒液基因,发现有6种毒素在这两者的毒液中部存在.  相似文献   

10.
正不久前,科学家在马其顿一座岛上偶遇惊人场面:一只巨大的蜈蚣从一条蝮蛇的胃部钻出来,痛不欲生的蝮蛇死了,蜈蚣也没能活下来。这种蝮蛇通常吃小型哺乳类、蜥蜴和鸟。这是一条年轻的雌蛇,比蜈蚣长大约5厘米,但它显然严重低估了猎物的力量。这种蜈蚣进攻性很强,还携带毒性轻微的毒液。这只蜈蚣的体重竟然是蝮蛇体重的114%,占据了蝮蛇的全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一种新的高精度放射性碳测年技术,科学家对经过太平洋鼠咀嚼的古代种子进行测定,从而发现人类是在公元1280年到达新西兰的,这一时间比以前的结论(用精度较差的方法测量得出)推后了整整1000年。科学家说,太平洋鼠不可能游完哪怕是距新西兰最近的岛到新西兰之间的海上距离,因此它们最早只可能是偷偷上船或被人故意用船带到本无老鼠的新西兰的。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5,(3):7-7
一项新的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最小的鹰种之一在“移民”新西兰岛之后,竟然迅速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掠食鸟之一。这种鸟就是曾经独霸史前新西兰天空、但如今早已灭绝的哈斯特鹰,其翼展超过3米。为了寻找哈斯特鹰的起源,科学家从已有两千年历史的哈斯特鹰骨骼化石中提取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并把它与来自该地区的其他掠食鸟的基因作比较。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  相似文献   

13.
超级霸王龙     
霸王龙巨大而凶猛,恐怖无比。自从它在6700万年前灭绝之后,其恐怖形象一直流传至今。它之所以被称为“恐怖的蜥蜴”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同时,霸王龙也十分使人着迷,自第一只霸王龙化石在100年前被挖掘出来时起,它就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今年5月,美国芝加哥的菲尔德博物馆展出了一只名满天下的霸王龙复原骨架——“苏伊”。1990年古生物学家苏伊·亨德里克森发现了“苏伊”,并以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完整的霸王龙骨架,约有90%的骨骼被挖出、复原。在此后的两年中,化石经工人们反复清洗,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古生物研究小组于近日在缅甸发现了一个巨型蜥蜴的化石。这种蜥蜴生活在距今约4000万年前,科学家分析后认为,该物种曾是陆地上生活过的巨形蜥蜴之一。研究表明,"蜥蜴王"体长约1.83米,体重可达27.2千克。它为研究食草性爬行动物及其近亲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与哺乳动物竞争的进化过  相似文献   

15.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已经研发出一种新的大楼防震技术,他们称这种由增压橡胶组成的“外衣”能让震波绕过建筑物,从而达到“隐身”的效果。研究人员表示,地震易发区大楼的地基如果围上增压橡胶,理论上来说可以阻止弹性波穿越地面影响大楼主体建筑,弹性波只会从橡胶两侧通过。  相似文献   

16.
周文革 《科学之友》2007,(19):18-19
“肌肉”服装美国科学家已研制出一条由青蛙肌肉推动的机器鱼,并利用机器鱼游动的原理,用一个微型器向装备于机械鱼左右两侧的青蛙肌肉发出电子信号,控制青蛙肌肉收缩和扩张,鱼尾的肌肉收到信号后便会自动左右摆动,使机器鱼游动。利用这一原理,美国打算用相同技术研制一种肌肉服装,有关人员穿上后,力量将大大增强,越障能力极强。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最近宣布,发现于德国巴伐利亚采石场的石灰岩中的一只长着松鼠样尾巴的恐龙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的食肉恐龙,科学家称这种生活在1.5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恐龙为“松鼠龙”。这只“松鼠龙”很可能是一头年幼的斑龙(一种大型食肉恐龙)。  相似文献   

18.
说起"电子人",人们可能会想到不少科幻电影,可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却通过身体力行,将幻想逐步变为现实。原本由人类设计、制造,用以服务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最终反戈一击,控制了人类,这不仅已经成了科幻电影惯用的情节,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所产生的忧虑。然而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电子人",他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机器——他就是前不久《新西兰先驱报》所报道的现年57岁的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凯文·沃里克,他是英国颇具争议的控制论专家和思想家,现在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即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机器。在沃里克看来,"电子人"将是电子时代人类发展的趋势,也是科学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庚晋  白杉 《科学之友》2002,(5):16-17
“恐龙”这一名称最早是由英国的古生物学家欧文(1804-1892)在1842年创建的。欧文在创建这一名称时,主要想概括当时已被发现的一些个体较大,样子有点叫人可怕的像蜥蜴一样的古代爬行动物,他把它们叫做“恐怖的蜥蜴”(Dinosauria),我国的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最初把它译为“恐龙”。  相似文献   

20.
在北美发现了一种稀有的、长有两只前足的“蚯蚓”。这种几似是盲的九英寸长的“蚯蚓”实际上并不是蚯蚓,而是爬行动物,属于两足类。据美国伯克利韦尔特布雷特动物博物馆的爬虫学家佩彭富斯说,这种蚯蚓蜥蜴用其前足挖洞,居息于地下,以树根附近的甲虫幼虫、白蚁等为食,仅在被水淹没时才爬出水面。目前仅发现三种蚯蚓蜥蜴,一种在班加半岛(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另两种在墨西哥东南方离海岸500英里处发现到。为什么同种动物分布如此遥远?得克萨斯AandM的生态学家本杰明·迪尔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