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众多的宪政话语中,把握宪政本质特征的是西方古典宪政理论。它的核心问题是"有限政府",即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它解决了为什么和怎么样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问题。个人权利先于和优于国家权力、人性不完善所导致的没有限制的权力必然被滥用,是必须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理由;以防恶为原则,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在政治和法律制度设计时进行必要的分权是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宪政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内在品质,是与人治相对立的国家政治体制,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文明与进步推动世界走向宪政,当今民主国家宪政已经成为国家与国民的必然选择。而农民群体作为我国国民大多数的群体,在宪政体制下他们的的政治权利又将为何?权利的来源以及怎样保护权利成为当下中国宪政机制必须深思的问题。本文拟在结合西方国家宪政制度探讨我国的宪政视野下农民的政治权利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权利是宪法赋予的重要权利,而宪政的精义就在于“一切权利皆为可诉”,但长期以来我国在村民自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由于司法救济的缺失,使得国家在面对村民自治权利诉求的时候,显得捉襟见时,现实中村民自治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争议和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争端旷日持久,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和村民自治的正常发展。实现村民自治,法治是前提,村民自治只有在宪政和法治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成功。这是因为,村民的自治权利作为一种宪法权利必须得到宪政和法治的保护.才能充分发挥其制约国家权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知情权的法理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劼华 《科技资讯》2006,(6):195-195
本文从法理角度对知情权的法律渊源、概念和性质进行了探究,指出知情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否被一个国家认可,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宪政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税收是现代宪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宪政视角下的税收不仅是国家行使权力的必要前提,也是公民行使权利的重要保障。从宪政视角分析,税收原则应当包括税收法定原则、生存权保障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分权原则和税收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相似文献   

6.
王晓东 《科技信息》2008,(18):153-154
《弗吉尼亚决议案》是一份在美国政治史上广被误读的重要政治文献,给其起草者——“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带来了诸如“联邦事业的变节者”等不公正的指责。实际上,老是麦迪逊的严格宪政观的一次集中反映,体现了他对人民自由权利以及联盟事业的珍视和忠诚,这些原则与精神正是美国宪政与联邦体制赖以长期巩固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宪政体制注重保障人权、呼吁平等,却因制度性机会分配不均衍生出选举权、知情权等不被保障的制度性弱者一隅.和生理上、能力上的弱者不同,此种弱者群体为制度所困,受损权利更加隐蔽,其权利保障问题更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8.
权力意旨决定权力实践。具备正确的权力意旨,不仅是掌权者应当遵守的基本执政道德和准则,同时也是宪政对法权的客观规制和必然要求。掌权者必须具备正确的权力意旨,明晰宪政下的权力来源于公众权利的让渡,坚持权力为权利服务,并使权力从法治层面受到监督,才能正确实践权力,否则,权力意旨被扭曲,必然在实践中导致权力违宪。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从法律文化的视角重估清末宪政运动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并进一步论证持续十余年之久的清末法制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顽固的文化抵抗意识与传统的法律价值基础所建构的宪政思想体系使得清末宪政运动诉讼法律工具主义的逻辑,而缺乏一以贯之的对法律最终价值的关怀。这种宪政思想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宪政制度设计实现从传统到现代化的创新,并长期影响着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使其滞留在政党国家而非法理国家的形式达成上。通过揭示清末宪法地位的边缘化实质和宪政挫折的秘密,我们既看到了其具有的独特价值,也更易领会其后中国宪政建设的希望和困难所在。  相似文献   

10.
宪政在西方作为一种思想传播和制度的实践,是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积淀与洗练而最终确立下来的。通过对宪政概念的界定,初步探讨了中世纪晚期宪政思想的三种要素,分别对中世纪晚期宪政思想中的权力、权利、法律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宪法权利,是公民相对于国家的一项的积极的公权利。保障公民的社会保障权不是国家和社会的施舍或馈赠,而是国家的一种义务,需要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无救济即无权利,宪法对权利保障的最根本、最有力的方式就是为每一个可能受到侵害的权利主体设置宪法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2.
黄明慧 《科技信息》2007,(22):109-110
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是现代法治理念下服务行政的目的,而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是其实体性权利得以最终实现的保障。行政过程中的程序抵抗权是相对人的一种特殊的程序性权利,是其宪法性权利的延伸与推定。确定行政相对人程序抵抗权的正当性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介绍了抵抗权的起源,并对程序抵抗权的概念加以界定,明确其内涵及外延,旨在为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抵抗权制度的完善夯实最本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儒家“天道”还是老子“天道”,都不存在“自由主义”内涵。它们也从未成为中国人争取自由权利的武器。宪政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政治经验,是确立相对稳定的经济政治秩序并达成基本共识的结果。中国宪政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奠定宪政的经验、制度基础,而不是嫁接出诸如“天道自由主义”之类超验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1998,(10)
《儿童权利公约》不仅仅是各国政府必须执行的一项条约。事实上,公约中的许多条款直接被电台使用。根据公约规定,不管哪个国家的儿童,他们都有表达自己观点、获取信息和提出建议的权利。公约还要求签署国保证儿童能够从各种国家的和国际的信息源获得信息,特别是从那些旨在促进社会、精神和道德进步的消息来源  相似文献   

15.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是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孤立无援的实体权利没有相应法律程序的支撑,只能是纸上谈兵.结合国外立宪经验,将必要的程序性规定写入宪法,给人权以最高程序之保障,是今后宪法修改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宪政时期南京政府党政关系实施的背景、政策,以及运行状况的考察,南京政府所实行的宪政实际上只能是一种假宪政,不可能达到真正还政于民的目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民党一党专政和操纵国家权力、控制政府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明的两个重要内容分别是宪政和依法行政,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从宪政和依法行政的科学定义入手,对依法行政进行了宪政分析,进一步理清权力的配置以及权利的保障问题,认为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受控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北非民族解放运动引起了亚非会议的深切关怀,今年4月24日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着重指出:“鉴于北非不安定的局面,鉴于北非各国人民的自决权利继续被固执地否定,亚非会议宣布支持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人民的自决和独立权利,并要求法国政府不迟延地促成这一问题的和平解决。”在北非人民的觉悟程度日益提高,北非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獲得了亚非人民的同情和支持的今天,法国殖民者仍想用镇压和欺骗的手段来维持他们在北非的统治。这就是在亚非会议期间,4月22日,法国总理富尔为什么要在巴黎同以突尼斯首相阿玛乐为首的代表团进行会议,匆匆忙忙地宣布了法突谈判的“原则协议议定书”,并宣布释放软禁在法国近三年的突尼斯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新宪政党主席布尔吉巴的原因。他的这种手段,正如新宪政党总书记赛拉·优素福4月24日在万隆向记者们指出的,“是一种完全不实际的骗人的自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现象,住房问题越来越得到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住房不仅仅是一个住处或一种财产,更是一个与社会正义和人格尊严紧密相连的人权问题.住房权的人权属性早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并被许多国际和区城性人权文件加以明确规定.在宪政的视野之下,住房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其相对应的义务主体便是国家.国家负有尊重、保护、促进和实现公民住房权的义务.保护公民的住房权,是我国宪政建设的题中之义,这就需要从政策、立法乃至司法等诸多方面对现有制度加以完善,以期使公民的住房权得到切实而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经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但国资委权力大却无人监督、地方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混乱、不同国有资产监管力度不一等新问题的浮现,国有资产效益低下甚至流失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纳税人作为国家权力与国有资产的实际让予人,其权利不可仅仅局限于纳税过程中,还应包括宪政意义上的权利。对待国有资产的持有、使用、收益、转让等,纳税人应享有广泛的监督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