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诉讼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的核心内容,长久以来,基于种种原因,我国采用的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绝对确定的一元化诉讼证明标准,然而这一诉讼证明标准曲解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无视三大诉讼以及相关诉讼证据制度的特点,有碍程序自身伦理价值的实现,同时又与法治国家的司法实践相左。绝对确定的一元化诉讼证明标准存在缺陷,因此一元化证明标准必然向多元化证明标准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2.
韩平 《奇闻怪事》2009,(8):82-83
证据的采用标准不等于证据的采信标准,证据的采用标准是确定某证据是否可以在诉讼或其他证明活动中采用.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共尾子范畴的有关性质,特别地考察了完全共尾子范畴所引出的范畴G的直极限,利用直极限,该文给出了有关k1群计算的一个重要结论的另一证明。  相似文献   

4.
通过范畴的扩张构造两类monoidal范畴。给定一个monoidal范畴,构造了一个回路范畴并证明其仍然为monoidal范畴。给定一个加法monoidal范畴及一个加法严格monoidal函子,证明可以构造一个仍然为monoidal范畴的平凡扩张范畴。  相似文献   

5.
关于当事人举证责任与人民法院收集证据的关系问题,学术界曾存在三种观点。(1)完全责任说。即认为从调查、收集到提供全部诉讼所需之证据均由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负责,人民法院的职责仅在于审查、核实证据;(2)共同证明主体说。即认为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及人民法院都是证明主体,都负有收集或提出证据的责任。其中人民法院的证明活动处于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3)互相结合说。即当事人举证与人民法院收集证据相结  相似文献   

6.
引入frame偶范畴FrmPair,它以Frame范畴Frm为子范畴,证明在范畴等价意义下,分子格范畴CD是locale范畴Loc的子范畴;拓扑分子格范畴TML是范畴FrmPoir之逆范畴的子范畴。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由映射族确定预拓扑空间的一些方法,定义了预拓扑空间范畴preTOP,并证明预拓扑空间范畴preTOP具有乘积、余积.  相似文献   

8.
任何程序技术、活动规则和法律制度都是在一定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创制的,证据保全也不例外。一般认为,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是司法程序最主要的两个价值目标。因此,证据保全也必须有利于诉讼公正和效率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讨论函子范畴和范畴的幂等完备化构造的相容性,证明小范畴D到任意范畴C的函子范畴C D的幂等完备化范畴等价于D到幂等完备化范畴C~的函子范畴(C~)D.进一步得到函子范畴CD是幂等完备的,当且仅当C是幂等完备的.  相似文献   

10.
唐红翼 《科技信息》2009,(26):I0149-I0149
新闻与新闻报道的主区别有四: 首先,新闻属于社会存在范畴,新闻报道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根据前文的论述,新闻来自经验事实,经验事实来自“自在事实”;而新闻报道则是人脑对部分经验事实整理、加工和表象的结果,属于另一个环节上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一部司法诉讼史的核心就是对证据的运用史,从非理性司法证明方式的"神明裁判"的证据制度到理性司法证明方式的"法定"、"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无不表现出证据的客观真实与主观信息能量的两个维度。在司法实践中,司法主题是在具体的有法律价值需求的司法环境进行案件审判,故在搜寻,运用证据具便有了客观真实信息和主体的能量,这样在诉讼活动中的证据属性便天然具有了作为证据内部特征的客观的信息和作为证据外部特征的主体的能量。即认为证据的根本属性是客观信息和主体能量的结合体,这便是证据根本属性两个维度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相似文献   

12.
讨论以范畴C中的极限为对象,极限态射为态射构成的极限范畴Cl.研究极限范畴的上积,并证明加法范畴的极限范畴仍为加法范畴.  相似文献   

13.
研究完备范畴的极限范畴与η-扩张关系,证明完备范畴之间的极限范畴的η-扩张与η-扩张的极限范畴同构。  相似文献   

14.
非法证据有无证明力,能否作为定案依据,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刑事证据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司法实践问题。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进程的加快,在我国法治化走向不可避免的态势下,非法证据的证明力问题研究亦应放在法治视角下进行,对非法证据价值的取舍,既关系到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与采信,又关系到对不同诉讼理念的选择和对不同诉讼主体权益的保护,因此,必须从价值层面对非法证据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15.
论证据裁判主义与我国诉讼证据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裁判主义与证明模式、证明标准、证明责任等的发达与否存在很大关系。在当今时代 ,一国要完善诉讼证据制度 ,在很大程度上必须着眼于证据裁判主义  相似文献   

16.
范畴结构等级和原型典型性是人类的认知特征,写作是基于已有认知范畴的表达活动。将大学英语写作置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视域下,从审题、语法使用、措词和篇章构造等环节探讨两者之间的认知联系,对于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写作框架、拓宽写作思路和提高写作能力是一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设S为有单位元1的可消半群,引入半群S-分次范畴的Smash积的概念,分别证明半群S-分次范畴C的Smash积C#S的商范畴(C#S)/S与范畴C同构,以及自由半群S-范畴B的商范畴B/S的Smash积范畴(B/S)#S与范畴B同构.从而说明半群分次范畴的Smash积与自由半群作用范畴的商在半群分次范畴和自由半群作用范畴之间是互逆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证明标准同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及证明责任问题具有密切关系。证明标准的确定不仅应考虑到法的正义价值,而且应考量其效率价值。证据的搜寻是有成本的,证明标准的确定应结合不同诉讼自身的特点。我国三大诉讼法采用同一证明标准有其不科学性,应予以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9.
设C是k-线性范畴,M是C-C双模,定义k-线性平凡扩张范畴C′=C■M,首先证明其为平凡扩张代数的自然推广,其次证明左C′-模范畴等价于左C-模范畴关于张量函子MC-的右平凡扩张范畴(C-Mod)■(MC-),推广了经典的平凡扩张代数的模范畴理论.并将此结论应用到k-线性三角矩阵范畴,重新刻画其模范畴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周芬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3):97-100
动词-ed分词处在动词和形容词范畴的相交之处,其模糊的特性决定必须把-ed分词置于搭配语境中,才能最终确立它的范畴属性和地位。作名词修饰语的-ed分词可以分成四大类。其中,前置表动作的-ed分词和后置的-ed分词属于动词的范畴,前置表结果和表状态的-ed分词属于形容词的范畴。这四类-ed分词在各自的范畴里又有着不同的范畴地位。表状态的-ed分词更加靠近原型形容词,后置的-ed分词更加靠近原型动词,其余两类位于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