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科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但人们对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实质的认识却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尤其是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很可能会认为近代科学思维是一种辩证的思维,而本文认为近代科学思维的实质是知性思维,它恰恰是一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所说的辩证思维方式相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20年来,中国科技界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然而,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在发展中,科技界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浮躁"现象,使许多人看在眼里,忧在心头.  相似文献   

3.
白屯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1):32-36,67
地学系统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随着现代地学研究范式发生的根本性转变,地学系统思维方式开始出现,标志着现代地学思维的重大突破。以地学系统思维方式理解地球和地球科学,是新世纪地学研究和发展重要的哲学背景。  相似文献   

4.
李约瑟对中国传统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着重评介李约瑟在中国传统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方面的独特贡献,特别是他的“有机的关系模式”和“相互联系的思维”的观点。本文还讨论了发展他的观点的可能途径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理论思维与科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思维有概念、意象、意向和意念四大基本要素,有“所思的判断”和“能思的自证”两大品格,以及逻辑思维、虚拟思维、辩证思维三个基本层次;科学思维的基本内核是科学抽象,系统思维、层次思维、极点思维是科学思维在当代发展的新形式。在我国理论思维与科学思维至少发生了两次断裂。在科学倡明的今天,呼唤二者协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谈"技术性思维"的片面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性思维"是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在客观上曾起到过推动技术发展的作用.但是,"技术性思维"的膨胀,同时引发了许多严重问题.中国在加速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技术性思维的影响,并逐渐暴露着它固有的思维弊端."技术性思维"是一种片面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与近现代科学发展有关的儒家思维方式主要体现为天人和谐、直观体验、经世致用和知行合一。自然经济时代的儒家思维方式不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对近代科学在我国的早期传播也有一定阻碍作用。但随着近现代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儒家思维方式对近现代科学的积极作用逐渐显现。儒家思维方式有助于协调现代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关系,有助于发挥隐性知识在现代科学创造活动中的作用,也有助于科学工作者伦理意识的养成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它在国家碰到困难的时候,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受到断供的时候,任正非先生仍然表达了开放合作的气度。中国科技界要向华为学习。""它在国家碰到困难的时候,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受到断供的时候,任正非先生仍然表达了开放合作的气度。中国科技界要向华为学习。"5月25日,由科技部和上海  相似文献   

9.
晚清以来,中国面临西方世界的强大压力。在亡国亡种的威胁之下,以严复为代表的中国知识精英通过《天演论》等著译作将人种改良的知识介绍给大众,试图以"优种"的方式实现民族复兴。随着西学东渐的展开,优生学以现代西方科学的姿态进入中国知识精英的视野,被崇尚人种改良的知识精英们视作可依附应用的科学实体,并以优生学为视角展开了关于如何复兴民族的讨论。民国时期优生学思潮的发展是19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在外部威胁之下转型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中叶以来,交叉科学日趋繁荣,新兴交叉学科大量涌现,这不仅改变了现代科学的总体结构,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科学思维方式。正如古代自然哲学运用天才的直觉,近代科学推崇经验的归纳,现代科学则注重复杂性的交叉综合。学科移植、学科渗透、学科融合、学科联结已成为当代科学的主导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向没有科学的国度移植科学是一种文化转移过程,从文化入手向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中国移植西方科学文化应该寻找到中西文化的衔接点顺势而行。在传统文化中顺承科学文化基因,在青少年中全面开展科学文化教育是任鸿隽及中国科学社成员在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选择,但他们错过了这个历史机遇。近代中国推进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先驱任鸿隽所选择的文化虚无主义思想和横空嵌入的方式必然会发生"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12.
阴阳思维对克服科学与精神冲突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孝廷  王治河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2):102-104,106
强调对立面的相互渗透以及和谐与过程重要性的中国传统,有能力解决西方令人困惑的二元论思维中科学和宗教的问题.科学和宗教能够相互增进,但如果研究者仅仅从真理在于认知的观点出发,似乎对立面是相互隔绝的.因此,中国的宗教传统对于促进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对话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思维方式的产生谈起,介绍了中医思维方式的特征,旨在将“中医思维方式”一词的内涵解释清楚,使读者了解到,中医思维方式的建构深受中国哲学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药理论是在中国哲学指导下的独特思维方式的阐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思维方式具有情感思维的升华、经验思维的总结以及形象思维的智慧。对于中医思维方式的研究,从来都不应仅仅局限在医学的范畴之内,而应将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思维方式的演变共同纳入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构成了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理解之谜,逮至今日,这一自我理解的难题仍然在两个方向上摇摆不定:要么停留在西方概念的阴影里;要么以与西方概念决绝的姿态而播弄传统术语已。吴光明以其在"身体思维—具体思维—故事思维"方面孤往而又卓绝的探索,可以看作彻底打开这一谜面的睿智之士。借助"故事思维"这一理解逻辑,传统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理解,并能以与西方传统相比肩的方式进入世界文化的对话中。  相似文献   

15.
工程师的工程思维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是人类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却产生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如何更好地为国家工程建设培养大规模合格的工程人才值得我国教育者慎重思考和探索.工程师的工程思维缺失是工程活动产生负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工程思维有别于科学思维,是以工程哲学修养为核心元素,以工程知识为质料,以工程道德规范为骨架,以工程行动为催化剂,四种元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不仅要体现学习先进技术的理论智慧,更要具备关爱人类、认识自然、承担社会责任和创新创造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10):96-101
在前提性知识的研究中,俄苏学者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与西方学者大多注重功能研究不同的是,俄苏学者提出了"科学理论的理想和规范"概念并对此给予了结构学分析。科学思维方式概念的提出就是其重要成果之一。从内容上看,科学思维方式与知识体系的内部结构性质及表达知识的主要形式的内部范畴结构特征的揭示联系在一起;从表现形式上看,科学思维方式被认为是科学历史上某一时期指导科学活动的主要方法的"运营者";从特征上看,科学思维方式往往与特定时期的科学观念表现出某种一致性。科学思维方式能够对科学发展的统一性和历史完整性给出很好的说明,有助于科学哲学从"社会学故事"中回到其初衷——对科学的语言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事科学研究要有科学的、灵活的思维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名词审定工作要对科学概念正确定名,同时附以相应的英文名称。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代的严复有“一名之立,旬月踟躇”之说。可见,“定名”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那么在这样严谨的工作中,怎样运用科学、灵活的思维呢?在此,笔者通过名词审定工作中一些名词的审定实例来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杨猛 《科学大观园》2004,(11):47-48
在刚刚北京结束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向《易经》“开火”。称“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媒体以《杨振宁指〈易经〉阻碍科学启蒙》为题加以报道。近日,国内易学研究权威学者通过本报谈了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杨振宁:近代科学要摆脱天人合一杨振宁先生在演讲中说道:易经影响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所以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曾讨论过近代科学为何没在中国萌生,我觉得和《易经》有很大关系。”杨振宁认…  相似文献   

19.
从事科学研究要有科学的、灵活的思维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名词审定工作要对科学概念正确定名,同时附以相应的英文名称.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代的严复有"一名之立,旬月踟躇"之说.可见,"定名"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那么在这样严谨的工作中,怎样运用科学、灵活的思维呢?在此,笔者通过名词审定工作中一些名词的审定实例来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科学教育思想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以来,我国逐渐有了较为系统的科学教育思想和实践,在科学本质观、科学教育价值观以及科学教育方法论等方面有一系列的思考和论述。基于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思想的反思与回顾,当下的科学教育要关注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凸显科学的实验特征和探究本性,体现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和实践性,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