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分子间作用的范德华力、键合的电负性、氢键等方面讨论了铝材轧制润滑剂中添加剂的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并分析了添加剂分子的非极性基(包括烃链长度、不饱和键、支链的形式等因素)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流体力学理论、轧制理论及Hill的特性曲线微分方程解法为基础,建立了轧制界面考虑入口板带厚度、轧辊半径发生波动下非稳态油膜厚度分布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油膜波动系数来反映界面油膜厚度绝对波动,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非稳态条件下轧制界面油膜厚度分布性态会随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不同时刻最小油膜厚度也会发生变化;界面油膜厚度的绝对波动会随着入口板带厚度、轧辊半径非均匀程度加剧而变大,而入口板带厚度、轧辊半径的变化频率对界面油膜厚度的绝对波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吸附能的分析方法,提出了铝材轧制润滑剂吸附能的计算方法,并实验测定了某些润滑添加剂的吸附能。  相似文献   

4.
在对铝材轧制润滑剂进行油膜强度、摩擦因数测试的基础上,应用X光衍射分析了润滑吸附膜的结构,揭示了塑性加工润滑添加剂协合效应的某些微观机理,为复合添加剂的研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概略地介绍了轧机油膜轴承技术发展的进程和方向.通过油膜轴承与滚动轴承在轧机上应用的优劣比较,重点论述了轧机油膜轴承施行润滑优化新管理模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在考虑弹性变形、倾斜因素和粘温粘压关系的基础上,简要概述了动压油膜轴承润滑理论,基于油膜轴承综合试验台在线模拟了轴承的实际运转,通过TR200粗糙仪测量了试验轴承的三维表面形貌,间接地反映了轴承合金的磨损情况。结果表明:动压轴承在承载区的粗糙度变化幅值比较明显,非承载区变化幅值比较小。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控制或减少摩擦和磨损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根据平均Reynolds方程、Peklenik表面模式参数理论和混合润滑条件下大体积塑性变形理论,建立混合润滑状态下冷轧板带分析模型.系统分析混合润滑状态下,基于工作界面表面形貌,工作界面油膜厚度、摩擦因素随速度和压下率变化的情况;以及基于不同的压下率和表面形貌,界面压力、接触面积随工作区位置变化的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表面粗糙度所有排列方式中,油膜厚度随着压下率增大而下降,表面粗糙度横向排列产生最高的油膜厚度,表面粗糙度纵向排列产生最低油膜厚度.对于同样的压下率,随着界面无量纲速度的增大,表面粗糙度横向排列有最小的油膜厚度增量,表面粗糙度纵向排列产生最大的油膜厚度增量;表面粗糙度纵向排列下的摩擦因数最大,横向排列下的摩擦因数最小,各向同性排列介于两者之间;压下率越高,摩擦因数越高.表面粗糙度横向排列情况下,界面应力的分布要平缓得多.  相似文献   

8.
通过中厚钢板热轧工艺润滑实验,分析了不同工艺润滑条件下中厚钢板热轧过程中轧制载荷与压下率的关系,研究了工艺润滑对钢板表面质量的影响,并结合实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探讨了工艺润滑条件对钢板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高质量浓度比低质量浓度热轧油能更有效地降低轧制力;粗轧阶段比精轧阶段降低轧制力效果更明显.工艺润滑可改善中厚热轧板的表面质量,降低板面粗糙度,并促进钢板表面处在轧制过程中的铁素体转变,减少表面附近的带状组织,使轧后表面处组织均匀细小,减小表面缺陷产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中板轧制过程板坯弯曲现象是中板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测试技术对中板轧制过程板坯生成弯曲时的轧制参数进行了综合测试,摸清了轧制参数的变化规律及特点,为板坯弯曲的机理研究和设备改造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防泥包润滑剂FNBJ,研究了FNBJ的润滑性、耐温性、防泥包性和缓蚀性。结果表明,在水基钻井液中加入质量分数1.0%的FNBJ可使润滑系数降低率达到89.2%;FNBJ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在180℃下热滚16 h,摩阻系数为0.066 0;当FNBJ质量分数为1.5%时,防泥包效果显著,泥包黏土量降低率达96.1%。此外,在90℃下,FNBJ的缓蚀效率达95.0%。FNBJ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FNBJ分子中的极性基团易吸附在钻头表面,非极性疏水链段排列在外形成疏水油膜,从而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达到防泥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以二羧酸、油酸为原料,乙二胺为酰化试剂,聚乙二醇为水溶性改性试剂,从分子设计角度介绍其合成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思路与方法。通过产率、结构、润滑性能分析评价这种新型水溶性润滑添加剂的性能。详细讨论聚乙二醇分子量对产品水溶性和润滑性能的影响。对性能最佳产物EDOP1000进行正交试验优化产率从而使其水溶性和润滑性均达到最佳效果,从而最佳合成产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压力加工中的接触摩擦问题,根据金属流动反作用原理,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接触摩擦模型,经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计算以及对凹辊面薄带轧制的金属三维变形分析表明,在不用对摩擦力大小、方向及中性点位置作任何假定的情况下,新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中间物质剪切及压力传递。  相似文献   

13.
从吸附分子间侧向相互作用出发,基于Temkin吸附等温式,运用统计热力学方法,提出了摩尔吸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的概念及求解方法,分析了吸附分子相互作用对油膜极化电阻(或油膜防护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考察了常用润滑添加剂的最大油膜极化电阻和摩尔吸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研究表明:添加剂摩尔吸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越小,则含该添加剂油膜的油膜极化电阻越大,油膜对金属腐蚀的防护性能越好.图2,表1,参8.  相似文献   

14.
实验研究指出,轧辊和轧件表面微不平度会影响进入变形区润滑剂数量。力图反映轧制时曳入润滑剂的理论模型由于其轧辊和轧件的表面形状采用平面数学函数描述,所以一直未获得最佳结果。轧制时轧辊和被轧金属可能具有不同类型微不平度。横向粗糙度是由长而窄的凸凹不均匀微不平度形成,其方向垂直于轧制轴线;而纵向粗糙度是顺轧制方向的,也是窄长的凸凹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经过筛选,使用无机物作添加剂.以传统的碳化工艺.制得的微细碳酸钙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经测试数据表明,对橡胶有一定的补强性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中板轧制过程中抑制板坯弯曲的措施.在国内外首次应用上压法轧制来抑制 中板轧制过程中板坯生成的弯曲现象,从理论上建立了板坯上下表面温差与轧辊辊径差的关 系,为现场提供配辊原则.  相似文献   

17.
综合考虑了短纤维TPU 复合材料纤维与基质特性、纤维基质界面结合强度、纤维长度与长径比以及纤维取向分布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短纤维TPU 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理论预测方程, 并进行了短纤维TPU 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 6761)为基体,松木纤维(Pine)为增强材料,MAPE(EpoleneG2608)、MAPP(Exxelor VA1840)和Fusabond(WPC576D)为偶联剂,采用注塑法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并测定了HDPE基体和不同配比WPC的热膨胀性能与冲击强度。结果表明:WPC的冲击强度明显低于高密度聚乙烯板(HDPE),较低的冲击强度是木塑复合材料的一个主要缺点,偶联剂的加入可以提高WPC的冲击强度;WPC的热膨胀系数明显低于HDPE,虽然偶联剂的加入可以较好地抑制热膨胀,但WPC的热膨胀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木纤维的加入量及塑料基体的种类。  相似文献   

19.
表面处理剂对硫酸钙晶须/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增韧(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两种表面处理剂对硫酸钙晶须进行改性,并将其添加到聚丙烯(PP)中制备出了硫酸钙晶须/PP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将硫酸钙晶须引入聚丙烯体系后,聚丙烯的冲击强度有显著提高;采用钛酸酯NDZ-401对硫酸钙晶须进行改性时,当晶须的质量分数为10%时,体系的冲击强度能提高85%以上.用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和硫酸钙晶须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表面处理能够促进硫酸钙晶须在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很大程度上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改善材料的韧性.表面处理剂对PP/硫酸钙晶须复合体系起到了一定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单位重量熟料或单位重要水混对含活性矿物外加剂的水泥或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其判据是水泥中单位重要熟料比强度、混凝土中单位重要水泥比强度、水泥或混凝土中火山灰效应比强度、比强度比以及火山灰效应对强度的作用率等。采用这些数据以及火山灰效应图,定量分析了含活性矿物外加剂的水泥或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火山灰效应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