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证据取得方式必须符合法定程序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对于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是否予以排除以及如何排除,则没有明确规定,本文即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几个相关问题入手,试图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探讨,以期有所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4.
5.
汪平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19(2):80-84
对于如何对待非法证据的问题,刑事诉讼法学界一直存有不同的意见,从一新的视角出发,对非法证据的含义,类型及各国对非法证据运用规则的主要观点进行评述,并就我国刑事诉讼的非法证据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2002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首次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引入行政诉讼,对于人民法院从行政诉讼证据学的角度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以及对指导行政主体在行政程序中依法收集和运用行政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妮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7,28(2):116-118
通过阐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外国和国际社会的完善和发展,充分论证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一项人权保障规则,它的出现顺应了20世纪以来对人权保护的潮流。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立法、司法和理论界的状况看,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十分.必要,它是深化司法改革的需要,体现了权力与权利平衡、维护司法纯洁性和程序公正等理念。 相似文献
8.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现代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它对规范侦查行为、切实保障人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确立了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近日,我国颁布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标志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本文以《规定》为基础对我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普及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电子证据亮相在司法实践的舞台。而尽管我国已经实施了《电子签名法》,但由于对电子证据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本文试对相关问题探讨,明晰电子证据的概念,明确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及其法律定位,以期对立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熊洋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11,(1):57-61,144
证据协力义务的范围与强度同非法证据的数量呈反比例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通过制度化的方式确立了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然而,司法实践中却屡屡出现对非法证据的效力作出截然相反认定的案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非正当性造成了上述困惑。应以证据协力义务取代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同时对已形成的非法证据不予排除,并追究非法取证者的刑事、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12.
从言词证据、证据思维和相关法律漏洞几个角度出发,对证据可变性以及刑事证据规则在处理刑事案件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非法证据是指法定调查取证主体,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而获得的证据。证据能力是指证据因具备法定条件而得以作为定案的根据在法律上的资格评价。非法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是诉讼法理论和实践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是否赋予非法证据以证据能力,首先要根据非法证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将其区别为非法言词证据和非法实物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公正合理的价值选择,对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一种与计算机技术紧密联系的新型证据——电子证据在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例如,火灾现场周围的视频监控录像、围观群众用手机拍摄的视频片段、火灾报警系统的显示记录和一些电子设备的操作记录等等。由于中国现行法律对电子证据的形式、效力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电子证据作为火灾调查工作中一种新的证据形式出现,因而当前研究电子证据特点及提高其证明力在火灾调查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准确客观的认定火灾事故原因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董坤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0,(5):91-9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早出现在刑事诉讼中,近年来,随着民事诉讼法律的日臻完善,该规则在民事诉讼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也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释义、来源、发展之考察,英美法系、大陆法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践操作之比较,可以比较两大法系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法律规定、司法操作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17.
本对刑事证据的“种类”、“分类”之称谓进行辨析,认为两实质含义一致,进而提出了采用“法律上的分类”与“理论上的分类”的观点。作立足我国刑事证据的立法分类,分析其规定不足,建议重新分类,特别指出刑事证据分类应注视一、二审的转化问题和与今后将建立的证据规则相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8.
舒晓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15(4):97-101
文章阐述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般做法、“毒树之果”理论以及我国应如何对待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后论述了一个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关的问题,即警察使用“侦查陷阱”获得的证据是否应当排除。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修改方式,法学界学者提出四种不同方案。刑事证据法典化方案缺乏立法法理上的合理性,在我国也没有基于学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现实性。建立统一证据法典或通过对现行刑事诉讼法修正从而全面完善证据制度的修改方案也缺少合理根据。因此,对刑事证据制度作局部修改的方案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