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内氧化酶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松针袍斑病是湿地松上的重要病害,分析湿地松的9个抗病无性系和4个易感株2年生针叶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湿地松针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很高,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对较弱,而且抗病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都明显高于感病植株,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多酚氧化物酶活性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0.9,0湿地松的1年生针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生都非常低,而且在抗与感病针叶间酶活性无明显差别,用病原  相似文献   

2.
松针水抽提物及其酸度与抗褐斑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表明,松针褐斑病菌在抗性不同的松针水抽提液中的生长情况显不同。病菌分生孢子在抗病的湿地松,马尾松以及易感的湿地松和黑松的松针水抽滤液中的萌发率分别为38.7%,46.1%,51.9%和55.2%。菌丝在抗病的松针抽滤液中生长地也远不及在易感松针的抽滤液中好。抗病和易感湿地松针叶的pH值和缓冲容量几乎完全相同,马尾松和墨松的松针抽滤液的pH比湿地松略高些,但缓冲容量比抗病和易感湿地松都小,显然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火炬松种源抗褐斑病试验和抗病优树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比较国内的八个湿地松种源对松针褐斑病的感病性的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松种源间感病性有差别,但没有达到可以利用它们进行病害防治的程度。自然感染的美国七个湿地松种源和十个火炬松种源也都表现高度感病。湿地松,黑松和火炬松是高度感病的树种,短叶松、长叶松和沙松感病中等,马尾松是高度抗病的。在松针褐斑病流行的湿地松幼林中选择了47株抗病优树,用自然感染法对各优树无性系的感病性测定表明,约有1/2的优树无性系是高度抗病的。  相似文献   

4.
内吸杀菌剂根系打浆防治松针褐斑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松或火炬松1年生苗,用一定浓度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泥浆根系打浆处理,然后定植于苗圃中。30~50天后接种松针褐斑病菌(Lecanosticta acicola),又经50天左右检查感病情况;或将处理苗定植于发病林地上,任其自然发病,每年检查感病情况,共2~3年。所有杀菌剂处理浓度,在短期或1年内均可显著降低松针褐斑病的侵染,当年松苗感病程度与杀菌剂处理浓度没有明显相关性。但第2年或第3年,松苗感病程度随时间而增加,且与杀菌剂处理浓度呈明显负相关。结果表明,松苗定植前用含有效成分3%~5%多菌灵或含有效成分5%~10%甲基托布津泥浆处理根部,可在2~3年内有效地防止松针褐斑病的侵染。  相似文献   

5.
松针褐斑病调查和病原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正>中国南方自七十年代以来广泛引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火炬松(P.laeda)营造用材林。1978年首先在福建发现松针褐斑病,使数千亩国外松林遭受毁灭性损失。1981~1985年的调查表明,湿地松、火炬松和日本黑松(Pinus thunbergii)是高度感病树种;长叶松(P.palustris)、短叶松(P.echinata),加勒比松(P.caribaea)和砂松(P.clausa)感病较轻;而乡土树种马尾松(P.massoniana)和黄山松(P.taiwanensis)高度抗病,海南五针松(P.fenzeliana)未见发病。病害分布很广,已在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安徽、广东和广西等7个省区的48个县市发现,病原菌鉴定为Lecanosticta acicola (Th(?)m.)Sydow,它是子囊菌Scirrhia acicola (Drian.) Siggers的无性阶段,但有性阶段在中国尚未发现。文章对病害症状和病原菌形态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活性的生物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不仅能伤害湿地松、火炬松等寄主植物的幼苗、针叶、根及愈伤组织,对非寄主植物水花生、紫茎泽兰的叶片也有伤害作用。在试验的几种生测材料中,湿地松愈伤组织对毒素伤害最敏感,湿地松幼苗、幼针叶,火炬松幼针叶和紫茎泽兰叶片次之,湿地松幼根、老针叶,火炬松老针叶,水花生和小麦叶片最不敏感。根据生测材料的敏感程度及表现症状的特异性分析可知,用湿地松、火炬松幼苗和幼针叶作生测材料较好,比较针刺法、浸渍法和涂抹法等几种生测方法表明,用针刺法接种毒素效果最好,其反应速度快,用量少,症状明显。因此建议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的生物检测中,以湿地松或火炬松幼苗或幼针叶作为材料,采用针刺法。  相似文献   

7.
湿地松对松针褐斑病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松针褐斑病(Lecanosticta acicola)重病林分中选出36个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抗病表现型优树无性系,用人工喷洒病菌孢子液接种法对其进行抗病测定,结果表明,有22个是高度抗病的。与用松针褐斑病产生的毒素粗提液处理上述无性系的离体针叶进行抗病性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相关系数为0.8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揭示湿地松人工林针叶功能性状间的关系,探讨针叶功能性状对磷添加的响应及对环境养分的适应策略。方法 以12年生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磷元素梯度(P1为25 kg/hm2, P2为50 kg/hm2, P3为100 kg/hm2)和不施磷为对照(CK)共4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叶长、叶面积和比叶面积等9个形态指标与针叶全氮、全磷和有机碳等养分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叶形态指标与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①各处理下湿地松针叶各功能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62%~19.77%,其中叶鞘长和比叶面积的变异系数大,均高于19%,有机碳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仅为6.61%。②与CK相比,随着施磷浓度的增加,除针叶干物质含量显著降低外(P<0.05),针叶叶面积、比叶面积及养分含量等指标均上升。③湿地松针叶的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与全钾和全磷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达0.597以上,而针叶干物质含量与全磷、全钾和有机碳含量间表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0.639和-0.530。结论①湿地松针叶功能性状均属较弱变异,在特定环境中湿地松针叶功能性状具有较强的内稳性;②磷添加可以影响湿地松针叶的形态特征和养分储量,高浓度磷添加(P3)的效果最明显。③湿地松针叶形态建成与其养分含量相关,养分含量高促进针叶生长代谢、叶面积增加,同时加快干物质含量向其他器官转运,使针叶干物质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黑杨派杨树叶面气孔密度和大小、蒸腾速率及接种病菌后过氧化物酶的变化与杨树抗黑斑病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杨树叶面气孔密度和大小、蒸腾速率与抗病性不存在相关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抗病性关系较密切。叶片接种黑斑病菌后,以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较为明显,而感病品种略有升高但不明显;酶活性变化有两个高峰,抗病品种的峰Ⅰ和Ⅱ值均比感病品种的高。  相似文献   

10.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的专化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粗提液处理湿地松、火炬松、黑松和马尾松的切根苗,发现湿地松和火炬松对毒素最为敏感,其次为马尾松,黑松最不敏感。毒素生测的结果与松树在田间自然感染的情况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完全一致。不同湿地松抗病无性系对毒素的反应存在着差别,其中33 号所受伤害较轻,10 号及36 号较重。结合毒素薄层层析半定量试验,利用寄主愈伤组织对毒素的反应,发现毒素对寄主愈伤组织的最低作用浓度应在100 μg/m L 以下。试验了5 种杂草对毒素的反应,其中空心莲子草和稞草对毒素敏感。进一步研究利用毒素作为除草剂不失为毒素利用的一个新思路。上述研究表明该毒素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相似文献   

11.
以对橡胶树炭疽病抗感不同的 7个橡胶品系为材料 ,在大古铜至淡绿期接种强毒力菌株S 3.结果表明 ,不同抗性的橡胶品系叶片接种炭疽菌后 ,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提高 ,而且抗性品系在接种后的 4 8h ,过氧化物酶活性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较中感和高感品系早达到酶活性高峰 ,且抗性品系的峰值明显高于中感和高感品系 .各橡胶品系接种炭疽菌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活性都增强 ,但抗性品系有新的酶带产生 ,且酶带显色快 ,酶带活性明显高于高感品系 .所有橡胶品系接种前后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量、活性变化差异不大 ,说明酯酶同工酶与橡胶树抗炭疽病无关 .  相似文献   

12.
西瓜幼苗枯萎病早期侵染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西瓜抗、感枯萎病品种幼苗根部早期浸染的组织学和细胞学进行了研究。接种枯萎病菌后,抗病和感病品种根表商量及病苗侵染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幼苗受侵染后,其根的表皮、皮层、内皮层细胞均发生变化,产生细胞壁加厚层和乳状突,部分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降解;另一部分细胞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数量增多,细胞代谢增强。抗病和感病品种之间在上述变化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黑杨派无性系对杨树褐斑病抗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本文就黑杨派六个现代无性系在感染褐斑病时的抗病性进行了观察;比较了各无性系在病程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活性变化;po同功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63杨、69杨、72杨属于高度抗病的无性系;加龙杨较感病;214杨,P_(15A)杨则严重感病。抗病的无性系无论在发病前还是发病后ppo活性都高于感病的无性系发病初期供试的六个无性系ppo活性都有所提高。发病后,感病无性系的po活性明显地高于抗病无性系。感病无性系的po同功酶谱带数比抗病无性系多,感病没有改变同功酶谱。  相似文献   

14.
天女木兰营养器官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天女木兰营养器官的石蜡切片进行了观察。解剖结构如下:根的初生木质部是四原型,内皮层无明显凯氏带;次生木质部维管射线不明显。茎表皮具腺毛,皮层有油细胞分布,茎的初生结构维管束排列紧密,无明显髓射线;茎的次生结构中,木栓形成层起源于皮层细胞,具皮层维管束,木质部内侧导管具明显复穿孔,髓细胞内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叶为异面叶,表皮具表皮毛和腺毛;栅栏组织细胞长方形,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不规则,具大的胞间隙;叶肉中具油细胞;叶主脉维管束呈环状排列,共8束,主脉维管束包围的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  相似文献   

15.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木材组织比量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10年生的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木材组织比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和管胞比量差异极显著。日本落叶松组织比量的径向变异规律为:管胞比量由髓心向外,前期变化曲线呈“梯形”,后期变化曲线呈“V”型;木射线比量由髓心向外,开始迅速下降,到第2年轮后缓慢波动下降或上升;树脂道比量由髓心向外,开始缓慢下降,然后迅速上升达最大值后又迅速下降。木射线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双曲线和乘幂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均在0.7以上;树脂道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指数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为0.609;管胞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三次多项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为0.845。日本落叶松的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管胞比量与树高、形率、冠幅、皮厚、主枝粗、枝干比、主枝夹角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木射线比量与主枝长显著负相关;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与管胞比量之间的相关显著。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和管胞比量都受到中等水平的遗传控制,无性系重复力分别是:0.571、0.453和0.607。按照20%的选择率,日本落叶松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的遗传增益为16.70%和207.72%。  相似文献   

16.
通过石蜡切片法、组织离析法对中草药肿节风的根、茎、叶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肿节风的木质部主要由管胞组成,同时有少量导管存在,导管分子相对原始,端壁倾斜,横闩多达60条。其中根的内皮层无明显凯氏带,韧皮部极狭窄,木质部的组成以管胞为主,皮层中散布有大型的石细胞;茎内维管射线有单列和多列两种,叶肉内无栅栏组织等特征可作为生药鉴定的主要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Evaluation with the pot assay at seedling stage in greenhouse showed that oat (Avena sativa) was highly resistant to take-all disease to which, howev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was extremely susceptible. The oat roots were shown to be inhibitory to the invasion and spread of take-all causing fungus G. graminis var. tritici by the following criteria: (ⅰ) less infection sites were observed (about 1/7 of those in wheat); (ⅱ) the ectotrophic growth of G. graminis var. tritici on oat roots was much slower than that on those of wheat, and the runner hyphae appeared as kidney- or fork-shaped hyphopodia on the surface of oat roots which could not be discerned on that of wheat roots; (ⅲ) the period from inoculation to penetration into the epidermis of oat roots was about 2.9 times as long as that of wheat; (ⅳ) the infection hyphae were hindered substantially when it was about to penetrate into the epidermis of oat roots with the mycelium deformed; and (ⅴ) the cortical layer of oat roots was revealed to be unsuitable for the G. graminis var. tritici infestation as some lysed hyphae were found therein, and the spread of hyphae from the first layer of cortex to the pericycle needed 108 h, about 1.8 times as long as it did on wheat roo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