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荷叶精油。用毛细管GC/MS/DS联用法分离鉴定了91种组分,战总峰面积的95.64%。再用双柱GC标样程升保留指数确证了其中38种组分。已确证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64.20%。主要成分及含量是顺-3-己烯醇(27.49%)、反-2-戊烯醇(11.07%)、1-戊烯-3-醇(9.01%),反-2-己烯醛(5.36%)。  相似文献   

2.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了有治疗恶疮,霍乱效果的牛粪挥发性成分。用毛细管GC-MS联用法分离并初步鉴定了50种组合,占总峰面积的70.92%,进一步步用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和标准样品联合确证了其中的24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34.68%,与Sadtler保留指数库文献数据对照又确证了另外8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6.09%。  相似文献   

3.
山苍子根头香和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循环吹气吸附法捕集山苍子根头香,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山苍子根精油。用GC-MS-DS联用仪从山苍子根头香中分离鉴定了71种组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8.62%;从精油中分离鉴定了37种组分,占总色谱峰面积的97.46%。再用双柱GC标样程升保留指数法对部分组分进行了确证。头香中确证了45种组分,占总峰面积的82.73%;精油中确证了24种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3.42%。头香中含量较大的组分有萘(12.64%)、α-蒎烯(10.08%)、香茅醛(9.66%)、柠檬烯(9.5%)、β-蒎烯(8.89%)、樟脑(6.33%)、异胡薄荷醇(5.60%)等。精油的主要成分是香茅醛(58.86)、香茅醇(8.80%)、柠檬烯(5.43%)和α-蒎烯(4.32%)。  相似文献   

4.
药用皖鄂鼠尾草精油成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了药用皖鄂鼠用草精油,用毛细管GC/MS/DS联用仪分离并初步鉴定了其中的35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7%的再用气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双柱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和标样核对等方法鉴定了19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25%。  相似文献   

5.
绿茶挥发性成分的 GC-MS 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程序升温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一种绿茶的挥发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共分离出60个组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算出其相对含量,用谱图检索确认出52个组分,占总挥发成分的98%。  相似文献   

6.
芫花枝条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对芫花枝条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42个峰,共确认出其中40种成分,所鉴定出化学成分的质量占总挥发油的99.039%.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十八碳酸甲酯(24.265%)、正二十八烷(18.450%)、正十六碳酸(10.086%)、(Z,Z)-9,12-十八二烯酸甲酯(7.499%)、十六碳酸甲酯(5.897%)、壬烷(4.665%)、对二甲苯(4.485%)、(Z,Z,Z)-9,12,15-十八三烯酸甲酯(3.600%)、β-谷甾醇(2.288%)等,其中十八碳酸甲酯含量最高,占总挥发油的24.265%.  相似文献   

7.
甘青青兰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离鉴定出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及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3种化合物,占总色谱峰总面积的87.46%.结论:甘青青兰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反-松香芹乙酯和桉油精,两者分别占总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60.30%和9.31%.  相似文献   

8.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中成药荣昌肛泰挥发性成份,用毛细管GC/MS/DS法从荣昌肛泰挥发性成份中分离鉴定了16种化合总峰面积的93%,和标样保留指数法进一步确证了其中9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68%。  相似文献   

9.
夏、秋季薄荷挥发油成分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同一种薄荷夏、秋季茎叶中挥发油的精细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夏季薄荷共分离出20个组分、秋季薄荷16个组分,通过计算机库存质谱图和标准谱图册检索鉴定出了各个组分对应的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计算出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夏季薄荷以薄荷醇(91.86%)、薄荷酮(5.09%)为主,秋季薄荷以薄荷醇(85.73%)、薄荷酮(5.12%)、α-蒎烯(2.68%)、β-蒎烯(2.07%)和柠檬烯(1.71%)为主.  相似文献   

10.
蜡梅鲜花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以XAD-4树脂为吸附剂,用循环吹气吸附法采集鄢陵蜡梅鲜花散发的天然香气。用双柱气相色谱程序升温保留指数(GC-RI)与双柱气相色谱与质谱(GC-MS)联用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鉴定了磬口蜡梅天然香气中的31种成分,共占总峰面积的97.2%。  相似文献   

11.
12.
对6个品牌的山西老陈醋样品挥发性成分、有机酸和氨基酸等主要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共鉴定出95种挥发性成分,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发现乙酸、苯甲醛、糠醛、2,3-丁二酮和四甲基吡嗪为5种主要的特征风味物质,其ROAV值占总体的96.74%。依据味觉强度值(TAV)评价山西老陈醋整体滋味,结果表明:乙酸和乳酸为山西老陈醋的主体酸,其TAV分别占总酸的34.03%和63.80%;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对整体滋味贡献较大,其TAV分别占总氨基酸的16.88%、21.34%、13.42%和18.37%。风味轮分析发现,酸香和烘烤香是山西老陈醋最主要的2个香味特征,其次为坚果香、奶香和甜香;酸味为主体滋味,苦味、甜味与酸味共同协和互补,并伴有少许鲜味。研究成果可以为山西老陈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及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荷叶生物碱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荷叶粗粉经过石油醚去脂后,用95%乙醇提取,初步纯化后得荷叶生物碱粗提物.初步探 讨了荷叶生物碱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机理:抑制剂不直接与酶分子作用,而是间接改 变底物乳化来阻碍底物 酶结合达到抑制作用.通过试验测定了抑制常数: K i=0.2 mg /m L.Dixon图和Lineweaver Burk图的特征表明,该抑制剂对胰脂肪酶的抑制呈非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复合絮凝剂(壳聚糖、单宁)的絮凝活性,优化荷叶水提液絮凝工艺条件,对絮凝剂的投加量、温度、搅拌速度进行了水平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荷叶水提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投加量为1.071g/L,单宁投加量为5.357g/L,温度为30℃,转速为60r/min.并在此工艺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絮凝剂的失活动力学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荷叶水提液在25℃—30℃范围内絮凝选择性好,絮凝活性高;高于30℃时,絮凝活性显著下降.同时验证了复合絮凝剂的失活动力学符合一级反应的失活动力学模型,并讨论了时间、温度同絮凝率及黄酮损失率的关系,并由此推算出失活速率常数、活化能等动力学函数值.为荷叶水提液的絮凝工艺研究及操作条件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酱油作为中国传统发酵调味品,其风味是重要的质量指标,功能活性也受到人们的关注。酱油的风味和功能成分复杂,如何全面地解析构成风味和功能特性的挥发性及非挥发性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一直是调味品行业的研究热点。据相关研究报道,酱油中香气活性物质有202种,按气味类型可分为酸香、醇香、麦芽香、花香和果香、焦糖香、烟熏香、蔬菜香等,不同香气的化合物以一定比例组合形成了酱油浓郁的酱香;酱油中非挥发性物质有230种,带给酱油酸味、甜味、苦味、咸味、鲜味和浓厚味的综合味感,其中咸味、鲜味较为突出;酱油中已报道的生理功能活性物质约30种,在抗氧化、抗癌、降血压、降尿酸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作用。详细介绍了酱油风味检测技术的更迭和优缺点,按照香气特征、滋味特征和功能特性分类介绍了其关键活性物质基础,评述了技术和理论的发展方向,旨在为酱油及传统发酵行业的高品质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来自西藏的3个双孢菇样品(Agaricus bisporus)的挥发油,以1个广州样品作为对照。通过加入薄荷醇作为参照标准物质的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NIST谱库检索研究了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从4个双孢菇样品中分析鉴定了40个化合物。藏产编号为2796,709,694中的含量分别为43.10%,37.15%,31.34%,其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依次为苯甲醇、糠醛、苯甲醛和柏木醇;广州样品0107号的含量为27.24%,其中除含量较高的苯甲醇、糠醛、糠醇外,尚有2-(1,1-二甲基乙基)-3-甲基-环氧乙烷,2-丙烯醇和马索亚内酯。研究结果表明菌种来源、产地气候、栽培方式会影响双孢菇的风味,为双孢菇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烟叶中核心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索氏提取技术对烟叶末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用GC/MS和双柱复检法对烟叶中的核心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半定量分析,质谱共鉴定了65种香气成分,为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由于在样品前处理中采用丙酮直接萃取核心香气成分,避免了传统的碱洗,酸洗过程,获得了比较客观的分析结果,为烟叶中核心香气成分的分析开拓了崭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方便米食是适合以稻米为主食的消费者口味的一大类米制产品,其风味是评判食品好坏的重要指标。 淀粉作为方便米食的主要组分之一,参与其风味形成并影响风味释放。 简述了淀粉组分对方便米食风味物质贡献的共性机制,分别阐述了常温方便米饭、挤压方便米饭、米发糕、炒米、挤压米线、粽子等 6 大类具有代表性的方便米食产品中淀粉组分在其风味产生及释放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淀粉对方便米食风味物质贡献方面的研究与发展趋势,以期为高品质方便米食产品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SDE/GC-MS法对两种不同葫芦巴浸膏香气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过程中发现,Daniel公司的葫芦巴浸膏偏焦甜香气且较透发,而MAFCO公司的则偏膏甜香气且较沉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两种进口葫芦巴浸膏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测试比较。结果表明,构成Daniel公司葫芦巴浸膏主要致香成分包括2-甲基-2-丁烯醛、3-羟基-2-丁酮、糠醛、2-氯环戊醇、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5-羟甲基糠醛等,而MAFCO公司则为糠醛、2-乙酰基呋喃、5-甲基糠醛等。同时发现,呋喃及其衍生物所占的比例很大,Daniel公司的葫芦巴浸膏所占比例为11.97%,MAFCO则更大,达到49.95%,这与已有文献结果存在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