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应用悬汞电极和金属铂电极测试了牛红细胞Cu2Zn2SOD分别在PH7.0的0.05mol/L硫酸钠溶液2及PH7.26的0.1mol/L磷酸缓冲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发现-0.016V处有一还原峰,+0.705V处有一氧化峰,并对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氯合四-间甲基卟啉铁(Fe(Ⅲ)T(m-CH3)PPCl),间位取代四苯基卟啉锌(Zn(Ⅱ)T(m-x)PP,x=CH3,H,OCH3,Cl,NO2)的电化学性质,研究了取代基效应,轴向配体影响以及电子转移率常数,着重讨论了轴向配体与Fe(Ⅲ)T(m-CH3)PPCl竞争配位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同时测定痕量锌和镉的新方法 .在 0 .0 1mol/LHAc - 0 .0 1mol/LNaAc- 1.2× 10 - 5mol/L乙醛酸缩氨基硫脲 (GATSC)中 ,Zn -GATSC和Cd -GATSC均产生非常灵敏的吸附波 ,峰电位分别是 - 0 .82V和 - 0 .4 3V(vs·SCE) ,峰电流和锌、镉的浓度分别在 3.0× 10 - 8~ 8.0× 10 - 7mol/L和 1.0× 10 - 8~ 6 .0× 10 - 7mol/L范围内成直线关系 ,检测限分别是 8.0× 10 - 9和 3.0× 10 - 9mol/L .该方法用于测定水中痕量锌和镉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8.
用电化学方法同时测定多种金属离子已有一些报道 ,但在 HSCN— KSCN溶液中直接用 SCN-作配合剂 ,采用玻碳电极同位镀汞的吸附伏安法同时测定 Zn和 Mn报道甚少 ,在该体系中 Zn和 Mn的 KSCN配合物均产生灵敏的吸附波 ,峰电位分别是 -1 .1 4 V和 -1 .5 6 V( vs,Ag/Ag Cl以下同 ) ,线性范围分别是 2 .0× 1 0 -8~ 2 .0× 1 0 -6mol/l和 1 .0× 1 0 -8~ 5 .0×1 0 -7mol/l,用该法测定水样中锌和锰 ,结果令人满意 .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溶剂体系中合成并分离出标题化合物I,C6H5Mn(Ⅲ)TPP.L,L=呋喃Fu,Ia;吡啶Py,Ib;咪唑Im,Ic;四氢呋喃THF,Id。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研究,循环伏安法测定了氧化还原电位。化合物都能催化氧化环己烯。 相似文献
10.
利用代烷与硫醇间极易反应的特性,制备了8种尾端基团为苯并咪唑基的对-尾式卟啉锰,钴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FAB-MS,UV-visible,IR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亚碘酰苯存在下尾式卟啉配合物对环己烷氧化的催化作用,初步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系统研究,改进了四苯骈卟啉锌的纯化和脱锌的方法,发现用浓硫酸脱锌时绿色物质的生成与温度有关,纯化方法经改进,产率和纯度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α,β,γ,δ-四(对磺基苯)卟啉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痕量铜(Ⅱ)和锌(Ⅱ)的新方法。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 78×10~6和3. 3×10~6线性范围分别为,0. 0-6. 0μg/25ml,0. 0-4. 0μg/25ml,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水样,人发样中痕量铜(Ⅱ)和锌(Ⅱ)的同时测定,应用标准样品对方法进行了核验,标准偏差分别为0. 0253和0. 020。 相似文献
14.
将阳离子氢-四氮杂卟啉在碳电极表面吸附修饰后,浸入由CH3COOH,H3BO3和H3PO4组成并用0.2 mol/LNaOH溶液调节其pH值为2~12的缓冲溶液中,测得了其循环伏安图并得到了电势-pH图.根据电势-pH图中斜率的变化和氢-四氮杂卟啉的化学结构,得出在电势-pH图中各区域可能形成化合物的型态. 相似文献
15.
在低温下用高氯酸-硝酸混合酸(1 3)消解样品,再用乳化剂OP溶解消解过程中产生的油脂而配制成均匀、透明的样品溶液,建立了非完全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瓜籽中的铁、锰、锌的分析方法.对混合酸及介质的影响、样品处理条件、检出限进行了考察.样品中的共存元素对锰无化学干扰、试液粘度与空白溶液的一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8%,加标回收率为98.4%-102.0%. 相似文献
16.
四苯骈卟啉与铜(II),锌(II)配位反应及其波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度法测定了四苯骈卟啉(H2TBP)与Cu^2+、Zn^2+配位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及热力参数。结果表明:H2TBP与Cu^2+配位反应速率较快,ΔH〈0,而与Zn^2+配位速率较慢,且ΔH〉0。报导了ZnTBP的荧光光谱,CuTBP的ESR谱。 相似文献
17.
原子捕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草药中的锰和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原子捕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建立了锌和锰的测定方法,考察了捕集管位置、火焰条件、冷却水流量等实验条件对方法灵敏度的影响,优选出了测定锌、锰的最佳实验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捕集5 min,锌的特征质量浓度为0.69μg/L;捕集4 min,锰的特征质量浓度为2.32μg/L,分别比常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提高78和27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了R20型锌-锰干电池在不同放电状态下的交流阻抗图谱,解释了阻抗变化原因。分析表明,从阻抗半圆求得的电容值C_(?)与放电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这一规律对于Zn-MnO_2干电池电容量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铈( Ⅳ) —胱氨酸络合物在硼砂底液中的吸附伏安特性.在0 .01m ol/ L 的硼砂中,铈( Ⅳ) —胱氨酸在- 0 .06 V(vs . S C E) 出现一灵敏的吸附还原峰,其峰高与胱氨酸在1 .0 ×10 - 9 ~1 .0 ×10 - 7 m ol/ L 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5 .0 ×10 - 10 m ol/ L.应用该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痕量的胱氨酸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