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本文举例探讨<诗经>的思乡思亲、望月怀远、黄昏起愁、间阻思慕四种诗歌表现模式,为古诗词的阅读鉴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古典诗歌中“夕阳”意象的探讨,指出诗人借助“夕阳”这一意象来表现自己对宇宙、社会、人生的领悟,抒发自己的人生理趣,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夕阳”意象特有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3.
朱永良 《甘肃科技》2007,23(11):279-280
从抓诗题、找诗眼,归纳风格、流派等方面阐述了阅读理解古代诗歌的方法,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领悟古诗的意境和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4.
虚实相生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了解古诗中虚实范畴与组合方式,引导学生感知这一技巧在营造意境中的作用并积极参与审美再创造,对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与鉴赏能力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5.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我们阅读欣赏诗歌时必须足够关注的现象.虚实结合得好可以使诗词蕴藉含蓄,有“飞动之趣”.虚实结合的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仅就其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赵金来 《科技信息》2009,(16):254-254
灿烂的古代诗歌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启迪着今人的思维。本文从如何阅读学习古典诗词入手加以分析研究,使初学者能够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初步具备理解、鉴赏、评价古代诗歌的能力,以提高文化修养,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7.
从探讨比喻和其他修辞手法或艺术手法相结合,如比喻与拟人、比喻与典故、比喻与兴的融合等,分析了日本古典诗歌中多重审美积淀;其次从摹状事物、表达感情、阐释意象三个方面来认识比喻在日本古典诗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诗人斯奈德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模仿了单音节结构、词的省略以及意象叠加等中国古典诗歌手法.中国古典诗歌风格对斯奈德的影响,使他成为美国文坛独树一帜的诗人.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大国诞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歌创作.古典诗歌是我国语言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应该以教材为主要载体,除了做好在教学内容编写的教材,但也要注意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的方法,古典诗歌,使他们有更好的认识和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话,初中文化,是初中语文能力培养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基础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相信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不可估量.但这仅仅是开始,不是结束.让我们珍惜这个项目,得到情感的归宿和新的生活安定,希望迎来21世纪文化建设的高峰.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歌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意蕴,体现了高雅的审美情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从美学的角度,可以分五个方面对古典诗歌的艺术价值进行探讨赏析.  相似文献   

11.
审美活动是美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审美活动的古典诗歌鉴赏自然应建立在美学的方法论的基础之上。某些古典诗歌鉴赏者在鉴赏方法论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极端实证的科学方法论;一是机械化的哲学方法论。用极端实证的科学方法会将一首首生动别致的诗读实、读死,用机械化的哲学方法会把言志、缘情的艺术经典参读成概念和范畴的教科书。"直觉—体验—反思—辩证"四位一体的美学方法符合古典诗歌鉴赏的美学学科属性,在古典诗歌鉴赏中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理应在古典诗歌鉴赏中得到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2.
诗歌教育是我国人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对中职生加强诗歌教育意义深远.中职生在阅读中存在着阅读环境错位、阅读目标错位、阅读内容错位、诗歌基本知识缺少等症状.行为引导型诗歌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的参与过程,授课的方式和内容具有开放性,对提高中职生的文学素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研究离本体研究较远,高度不够.李娓教授的<古体诗歌艺术研究>以诗情道性阐说的方式达到了诗歌艺术本原的新发现,从哲学的高度和新的角度开辟了古典诗歌研究的新途径.该著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立论根基,从天道与诗道的形而上品质的高度,以新的角度审视并研究诗歌审美体验、诗歌语言、诗歌炼意、诗歌旋律、诗歌修辞诸多方面的表现特征及其形而上渊源,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命题与新观点,为我国诗歌艺术的理论研究草构一个新框架.  相似文献   

14.
西方意象派在其发展探索过程中借鉴学习了中国古典诗歌,丰富了它的创作理论主张。意象派学习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叠加”的表现手法,并借鉴中国古典诗歌的选材和取意等,为英美诗歌的创作繁荣发展了新的形式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朦胧是一种模糊美,是一种隐约飘渺、寓意难定的风格特征,为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风格之一.作为诗歌风格的朦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境界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第二,寓意的隐晦性、多义性.  相似文献   

16.
高媛 《科技资讯》2013,(36):185-185
古典诗歌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古典诗歌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要让高中学生欣然地接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教师可以通过诵读训练、引入趣闻、巧用流行歌曲、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体会古典诗歌之美,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的古典英诗中,诗人在措辞中特别注意语音因素与思想内容的有机联系,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和谐的境界。本文从音位与文体关系的角度来解读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诗人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的十四行诗《失明》,仅以此诗作为例证,旨在强调在阅读英语诗歌尤其是古典英诗时,对音位模式文体功能的分析无疑对英诗欣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计算机对古典诗歌自动分类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项聚合的分类方法.首先从文本中提取特征项并用向量表示,向量的每一分量表示该特征项在不同类别中的比重;然后通过聚类算法把相似的特征项聚合为一组,从而形成特征项聚合的诗歌模型;最后利用分类器对诗歌进行分类.《全唐诗》语料库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及算法可明显提高诗歌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诗歌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诗歌翻译则是向世界推介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和文化的有效途径。在翻译理论界,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可行性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结合李白《送友人》的英译本,从翻译标准多元化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古典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传递入手,借助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着重分析了译者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过程中处理典故方面的困难,试图解释让译语读者和原语读者在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时候获得同样的感受只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理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