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实施以来,法国一直实行多党制的议会共和国政体。在这种政体下,议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权任命总理和组织政府。总理和政府掌握行政权力,对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由议会两院选举产生,形式上作为国家的代表,但实权不多。  相似文献   

2.
议会和总统有严重分歧也有共同点,为之大动肝火的是权力。要稳定局势,一是缓解经济危机,二是平息两权之争。当前俄罗斯以议会和总统之间剧烈政治斗争为表现形式的棍乱状态,是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改革陷入困境的合乎逻辑的结果。备受磨难的俄罗斯人民为此感到惊恐、忧虑和厌倦,国际舆论怀着不同动机给予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在政局大变动中迎来了1994年。叶利钦总统在新年祝词中希望新的一年能成为“和平年”、“团结年”、“理智年”。总统的愿望能否实现,暂且按下不表,新年伊始俄罗斯新议会开始工作则格外引人注目。从某种意义上讲,新议会对俄罗斯政局依然是举足轻重的。因为上院的走势将直接反映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下院更是各党派之间矛盾与利益交汇的场所;再加上权力加大了的叶利钦与议会的关系将如何发展也与新议会的工作有关。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联邦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人代会)是俄罗斯国家最高立法权力机关。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人代会的职权是制定、修改和通过宪法和其他重要法律,对政府的工作实行监督,批准政府总理的任命。按规定每年召开两次例行大会。最高苏维埃,又称议会,是人代会的常设机构,其成员由人代会从人代会代表中选举产生。最高苏维埃下设共和国院和民族院及若干个专门委员会。最高苏维埃主席即议长,由人代会的全体代表选举产生。1990年5月30日叶利钦当选为第一任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后,哈斯布拉托夫被补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  相似文献   

5.
半总统制的由来法国从大革命到现在这一百九十年间,政治风云多变,历经封建王朝两度复辟、两次帝制和五次共和,先后颁布过十二种宪法,政治制度经历了大变迁。直到一八七五年第三共和国宪法付诸实施,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政体才确立下来;一九四六年第四共和国宪法使这种体制更趋强化,法国遂成为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国。议会被宣布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总理和内阁掌握行政权力。总统为国家元首,除了体现代表国家的职能外,并无多少实权。一九五八年戴高乐重新上台后,制订了第五共和国宪法,极大地扩充总统的职权,大大削弱议会的权力,降低总理和内阁的作用,加强了总统对政府的控制,总统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法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既不同于过去的议会制,又不同于美国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俄罗斯联邦共和国6月12日举行了首次总统选举。据苏联发表的初步统计材料,有70%多的选民参加了投票,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鲍利斯·叶利钦得到57.3%的选票,当选为这个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也就是说,叶利钦将由俄罗斯联邦立法机关——议会的首脑改任“俄罗斯联邦执行权力机关的首脑”。这次选举是在俄罗斯和整个苏联陷入政治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举行的。戈尔巴乔夫总统同包括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在内的苏联9个加盟共和国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斯坦宪法规定:国家政体采取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但在独立国家创建初期,总统权力通过各种方式得到扩大,哈萨克斯坦政体逐渐从"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向总统集权制发展,形成了"大总统、弱议会、小政府"的威权政体。  相似文献   

8.
大事记     
1月1日—15日 2日布特罗斯·加利正式就任联合国秘书长。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建交。原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成立军事委员会,宣布接管总统和议会的权力。以色列决定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12名巴勒斯坦人驱逐出境,国际社会作出强烈反应。俄罗斯放开物价。  相似文献   

9.
正中亚国家的政治体制已经拉开了距离,有的是迫于形势的压力,有的是提前进行布局。孙壮志:中亚国家的政治体制已经拉开了差距,有的是迫于形势的压力,有的是提前进行布局。中亚大国哈萨克斯坦正在稳步推进政治转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未来政权的设计是集体领导方式,扩大议会的权力,实行总统议会制甚至议会总统制,借助执政党"祖国之光"的力量,顺利实现权力  相似文献   

10.
一、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是南斯拉夫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联邦议会有权:修改联邦宪法、制定对内对外政策;通过法律、预算;决定变更国界、战争或和平;选举总统等等。联邦议会下设两院:联邦院(有代表二百二十名:六个共和国各三十名,两个自治省各二十名)以及共和国和自治省院(有八十八名代表:六个共和国各十二名,两个自治省各八名)。联邦议会设主席一名(现任主席为德·马尔科维奇),副主席若干名,从议会代表中选举产生,任期均为四年。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简称联邦主席团)  相似文献   

11.
自4月25日举行了关于实行总统制还是议会制的全民公决后,俄罗斯政坛上总统与议会之间的权力之争表面上看打了个平手,实质上斗争形势已经发生微妙变化。由于最高苏维埃曾竭力反对,但终于未能阻止全民公决的举行,因而它目前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被动境地。相反,叶利钦总统因为在公决中得到SR%的多数票的支持而地位得到巩固,政府的改革方针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同,从而为叶利钦今后大刀阔斧地继续推行改革创造了条件。当前.叶利钦认  相似文献   

12.
1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841号决议,决定从6月23日起对海地实行石油和武器贸易禁运。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决定组建柬临时民族政府,奉辛比克党主席拉那烈和人民党副主席洪森担任该政府联合主席。俄罗斯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草案声明。 17日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结束对奥地利为期一周的首次访问。阿富汗伊斯兰党领导人希克马蒂亚尔宣誓就任政府总理。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总统达成协议,决定按均等原则将黑海舰队一分为二。阿塞拜疆政局动荡,总统埃利奇别伊离开巴库飞往纳希切万,反政府武装领导人侯赛因诺夫率军逼近巴库,并于21日宣布接管一切权力。24日阿议会决定解除总统埃利奇别伊的一切权力,并将总统权力转交给议长阿利耶夫。  相似文献   

13.
4月10日北爱尔兰冲突各方达成历史性和平协议。9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问俄罗斯,与俄总统叶利钦商讨里海法律地位问题。白俄罗斯议会批准与俄罗斯军事合作条约和联合保障地区安全协定。  相似文献   

14.
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将原苏联的第14集团军和部署在摩尔多瓦的部队以及军事机关归俄管辖,并受独联体联合武装力量总司令指挥。2日中国与阿塞拜疆共和国建交。法国总统密特朗任命皮埃尔·贝雷戈瓦(原经济财政和预算部长)为新总理,接替克勒松夫人。阿尔巴尼亚艾哈迈迪政府辞职。3日阿总统阿利雅宣布辞职。9日萨利·贝里沙在阿新议会当选为阿第二任总统,10日贝里沙任命梅克西为总理。波兰总  相似文献   

15.
正2月26日,伊朗举行第十届议会和第五届专家委员会选举。议会是伊朗的最高立法机构,有权批准政府财政预算及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协议,可以对总统、部长进行质询和弹劾。本次议会选举对于鲁哈尼政府能否顺利实施改革措施至关重要。专家委员会是负责选举、监督、罢黜伊朗最高领袖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八年举行一次换届选举,其成员由选民根据  相似文献   

16.
郝赫 《世界知识》2020,(5):50-51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上,俄罗斯以"旋风式"的人事调整拉开了向"后普京时代"过渡的序幕。2020年1月15日,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布年度国情咨文之后没多久,梅德韦杰夫总理宣布内阁全体辞职。随即,普京提名米哈伊尔·米舒斯京为新总理人选,议会迅速予以通过。1月21日,米舒斯京组建了俄新一届政府。  相似文献   

17.
墨西哥每隔6年举行总统选举。新总统在议会大厦向联邦议会宣誓就职,这个仪式降重庄严。那时,最激动人心的场面是交接总统绶带。卸任总统把总统绶带移交给联邦议会主席,接着又由联邦议会主席将它授给新总统。这就象我国古代官吏走马上任一样,一旦挂印和戴上乌纱帽,便意味着正式开始掌握权力。墨西哥国家最高统治者佩戴绶  相似文献   

18.
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尤其是当总统,总理、议会多数取得一致时,总统是“至高无上”的。因而密特朗重新当选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  相似文献   

19.
叶利钦总统3月20日宣布在俄罗斯实行总统特别治理,决定在4月25日举行全民投票。这距3月10至13日的俄罗斯第八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结束恰好一周。在那次大会上,叶利钦总统在同议会的四天激烈较量中受挫。实行总统特别治理,标志着叶利钦加强反击和新一回合斗争的开始。本文只介绍叶利钦在第八次人代会上受挫的某些因素,作为展望俄罗斯政局发展的参考。第八次非常人代会的主要结果,用俄通社-塔斯社的话说,就是“大大削弱了国家元首的权力”。会上通过的《关于实行宪法改革措施的决定》取消了上次人代会《关于稳定俄罗斯联邦宪法制度的决定》,从而取消了原定于今年4月11日举行的全民公决,而叶利钦几个月来一直力图举行这项公决,期望通过它加强总统权力。《决定》还规定,将上次人代会决定  相似文献   

20.
自中世纪起,国王、上院和下院三位一体的议会就是英国的权力中心和国家象征.从议会内部权力结构变迁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管窥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轨迹.当国家权力从世袭国王手中向"人民"的代表--两院手中转移时,政治民主化开始了;当世袭上院手中的权力转移到"民选"的下院手中而且下院的民主化完成并成为真正的人民代议机关时,政治民主化也就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