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鲨鱼的进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过幽暗的时空隧道,回到3.7亿年前的泥盆纪时期的海洋里,一大群怪异的远古海洋生物在珊瑚丛的阴影中自在地游弋:长鼻肺鱼、螺旋菊石……但是,最令人惊讶的可能还是大家所熟知的生物--鲨鱼.1~2米长的纺锤状身体,排列复杂的尖锐牙齿,就像现代鲨鱼一样,远古鲨鱼同样让人感到震颤.  相似文献   

2.
美国一家知名电影公司曾经推出系列科幻影片《异形》,其中的异形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外形奇特,会寄生在地球生物体内吞食人体,并会随着寄生体DNA的不同而改变外形。这一系列影片推出之后,异形成为了怪异生物或者外星生物的代名词。英国显微摄影师菲利普·克拉索斯表示,长相怪异的异形其实十分常见,它们是一些微小的甚至肉眼看不见的生物。  相似文献   

3.
正化石猎人摩尔和他的团队还原了一起2亿年前的远古"凶杀案"。今天的海洋中危机四伏,鲨鱼等凶猛的肉食动物随时可能出现,它们的利齿能轻易撕碎猎物的骨肉。不过,远古海洋中生活过一类更可怕的肉食动物:鱼龙。鱼龙是恐龙的远亲,是一类重新返回海洋生存的爬行动物。鱼龙的身长多为2~4米,目前已知体形最大的鱼龙是新西兰大鱼龙,其体长可达34米,哪怕是今天海洋中最大的鲨鱼——鲸鲨(最大体长20米),在新西兰大鱼龙面前也显得很小。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现     
地球上最古老的"鸟"英国古生物学家近期揭开了一种会飞的远古爬行生物的神秘面纱。这种生物距今已有2.35亿年。这种名为孔耐蜥的生物背上长有鳞状翅膀,可飞行超过9m的距离,它们通常生活在欧洲亚热带森林里。专家称,这种酷似蜥蜴的爬行生物体长可达0.6m。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布里斯托尔附近就首次发现这种早已灭绝的生物化石。经研究后认为它们出现在晚三叠纪时期,  相似文献   

5.
<正>巨型病毒生命体型巨大,无处不在,听起来很可怕。但我们也不必因此对它们心生恐惧。这些病毒中的"巨人"似乎性情温和,甚至是地球生命演化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巨型病毒发现始末1992年,研究人员在英格兰北部城市布拉德福德的水塔中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神秘微生物,在显微镜下它们的样子十分怪异。多毛的、拥有20个侧面多面体的奇特形状,这些特征都表明它是一种病毒。但作为病毒来说,它的体型似乎确实太大了。研究人员对它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这种复杂的微  相似文献   

6.
早在十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已经知道,信鸽、候鸟,蜜蜂以及其它一些种类的生物,在它们迁徙过程中总能以某种方法来感应地磁场而辩别方向。板思亚纲鱼类,如鲨鱼,鳗也都能够通过由自己所产生的电场与地磁场的感应效应来感知地球磁场。新的发现表明,人类也属于具有磁性中枢的多种不同物种之列,这种磁性中枢能使生物在地磁场  相似文献   

7.
正生命是奇妙的,进化造就了各种各样神奇美好的生物,其中当然包括鲨鱼。鲨鱼是一种古老鱼类,我们一般只知道它们成型的样子,却不知道它们究竟怎么来的。如果您认为下图是漂亮的贝壳,那您可就大错特错了,它们可是鲨鱼卵哦!鲨鱼的繁殖有胎生、卵生、卵胎生3种,其中卵生鲨鱼的形状最为奇特。它们的卵被称为卵鞘。不同的鲨鱼有不同样式的卵鞘,有的卵鞘呈螺旋钻头形,有的卵鞘像零  相似文献   

8.
据透露,美国五角大楼正在秘密研究—种匪夷所思的"鲨鱼特工"——通过在鲨鱼大脑中植入芯片对其进行遥控,将凶猛狡诈的鲨鱼变成一种"生物机器人",从而可远距离指挥它们秘密跟踪刺探敌方船只的运动,在对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完成各种危险的"间谍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有研究发现,窄头双髻鲨能有效地咬碎海草,表明素食是该物种食物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了确定这种鲨鱼能否真的消化海草,研究人员从佛罗里达礁岛群捕获了5条窄头双髻鲨,并在3周的时间内几乎只为它们提供植物食材。尽管食物中90%由海草组成,但窄头双髻鲨在实验期间出现了体重增长。研究人员对鲨鱼的粪便进行了分析,惊奇地发现它们竟然消化了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市一位渔民把他们捕获的一些深海动物照片传到社交网站上,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这些动物中有一种是皱鳃鲨。这种怪异的鳗鱼状鲨鱼有一排排令人恐怖的牙齿。由于其多个原始特征,皱鳃鲨常有活化石称号。这些动物中还有一种被称为"鬼鲨"的银鲛,它有翅膀状鱼鳍和长鞭状鱼尾。  相似文献   

11.
这种模样怪异的蛙曾被人认为根本就不是自然界的生物,它们的眼睛和上颌的"胡须"是用图像软件PS加工处理的。事实上,由于它们多数时间都隐匿于山林之中,仅在繁殖季节才下水交配产卵,人们对它们的确所知甚少。髭蟾,顾名思义,是一种嘴上长着"胡须"的蟾蜍(蟾蜍是蛙类的一个类群,但不是所有蛙类都可用蟾蜍之名替代),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山地的亚热带阔叶林区。髭蟾长相怪异。第一次看到髭蟾的人,大都会对其颜色奇特的眼睛和上颌的"胡须"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澳大利亚朋友——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神秘隐者鲎     
正湿润的土地,是生灵的家园,是远古生物的基因库。其中就有一种已经存在了两亿多年,古老而神秘的生物。它们时而成对出现在海岸边,时而退隐在海里不见踪影,这就是湿地里的活化石—鲎,也叫马蹄蟹。"鲎"字的由来据称古人在涨潮的海岸边看到有一种生物一对一对(一雌一雄)紧紧抱在一起,便给这种生物起了个名字叫"夫妻鱼"。后来又观察到这种生物能等候潮水,于是称其为"候"。至于现在"鲎"字的来历,可能是中文造字上用了粤语的同音字"学",而鲎又是水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04,(11):13
根据最新一项有关头虱的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人类和一种已经灭绝的远古人类物种有直接的联系。这种物种是直立猿人,一种无下颚的远古人种。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研究人员正急切地将所有新发现的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编入目录,它们涵盖了尚未命名的900万个物种的90%。为此,科学家通常要花很长时间在实验室里对收集到的标本进行分类。现在,一种名为"多样性扫描"的新方法可能会帮上忙。这种方法包括一个机器人,它可以每次从托盘中取出一个昆虫或其他小生物,并对它们拍摄;然后,一台计算机使用名为"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将每个样本的腿、触角和其他特征与已知样本进行比较;最后,  相似文献   

15.
在北美洲东部,居住着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动物.从外表看,它们就像在地球上定居的"外星生物",其最大特点是鼻子长在头部,在鼻子周围还环绕着11对粉红色的肉质"触手",就像一朵盛开的花.这种动物在探路行进时,会让人觉得它们的头部就是由这奇特的鼻子构成的.难怪人们会把它们和"外星生物"联系在一起,还有人觉得这种动物的鼻子更像一颗星星,因此又形象地称它们为星鼻鼹.那么,星鼻鼹究竟是如何靠鼻子探路、谋生的呢?科学研究人员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 利用哺乳动物基因组数据对不同表达丰度外显子的进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以非编码区和假基因为对照, 对外显子进行序列相似度、phastCons和Ka/Ks分析, 结果显示, 高表达外显子十分保守而低表达和低表达的外显子也在物种间表现出保守的进化特征. 低表达丰度的外显子构成了物种转录组中大多数的转录本种类, 结果显示它们的进化都受到功能限制, 暗示它们可能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增加生物复杂度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14,(2):9-9
正通过化石研究,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在大约1500万年前~500万年前生活在澳大利亚森林中的淡水池塘里的一种巨型鸭嘴兽,其体长为1米,而现代鸭嘴兽体长仅为0.38米。这种巨型鸭嘴兽属于单孔目,此目仅有三个现代物种——鸭嘴兽和两种针鼹鼠,它们全都发现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远古巨型鸭嘴兽的食肉动物特征和更大的牙齿暗示,它的饮食与主要  相似文献   

18.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它们是不同寻常的石头,是研究地球历史、生物发展史的重要见证. 远古生物死亡以后,被迅速掩埋在地下,皮肉很快腐烂消失,而骨、角、齿等硬体部分则在经历一番"石化作用"后,变成了石头模样.同时,这些硬体的原来成分也被后来的矿物质所替换.这样的古代生物遗骸被称为"化石".  相似文献   

19.
《科学24小时》2013,(11):21
<正>考古学家日前在内蒙古发现一种类似松鼠的古兽化石,其年代可追溯至1.65亿年前,早于雷克斯霸王龙的生活年代,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远古哺乳动物化石之一。这种远古哺乳动物学名为"Megaconus mammaliaformis",它们虽早已灭绝,却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在内蒙古的这一发现还提供了证据,证明在首批真正意义上的哺乳动物崛起前,其毛皮等特征就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20.
鲨鱼,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海洋动物。现在,随着人们对于鲨鱼认识的不断深入,保护鲨鱼的行动已经在全球开始。遍布踪迹适应性强据生物学家研究证实,鲨鱼属软骨鱼类,全世界共有250~300种之多。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均有踪迹。生活在我国海洋里的鲨鱼也有70多种。它的分布也很广,无论是热带、亚热带海洋;还是温带和寒带水域,都有它们的踪迹。鲨鱼的体积大小不均。最大的鲸鲨体长20米、体重可达5吨。而最小的鲨鱼体长仅20厘米左右,体重只有几十克。两者之间相差十分悬殊。不过,所有的鲨鱼游泳速度都很快,平均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