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自然保护意识的觉醒,人类加大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野生动物数量增加,但伴随而来的是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日益加剧。那么,当人和野生动物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野生动物呢?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在和病毒的长期对抗中,对病毒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也对人类免疫系统运作机制增加了了解。我们人类依然无法摆脱病毒这个噩梦。科学家发现,不少的病毒都来源于野生动物,那么,我们人类是否应该和野生动物保持应有的距离?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下面列举近年来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灾难的几种病毒。  相似文献   

3.
根据科学家们估计,最近400年中,地球上有300多种野生动物已经绝种。今天,还有1200多种动物正面临着灭绝的严重危险。几乎每天都有一种野生动物在消失。保护我们的自然宝库,已成为当代人类刻不容缓的重任之一。有些野生动物之所以灭绝,除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外,或多或少地都与人类本身有关,有些则应由人类负直接责任。例如,  相似文献   

4.
正前段时间,野生动物界最出圈的"明星"可能就是15头亚洲象,它们从西双版纳保护区一路向北,大摇大摆地行走着,多次上热搜、上直播,让人类哭笑不得。这群亚洲象很可能是在寻找新的栖息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在人类开垦种植的挤压下,亚洲象赖以生存的原始森林减少了4000多平方千米。这次事件也让我们意识到,地球除了人类以外,还有许多别的居民,人类是否过多地侵占了野生动物的空间?我们的建筑行为,是不是应该更多地考虑人与动物共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马年刚到,编辑部又收到不少热心读者的来信。以下选登其中两封,并向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自然探索杂志社: 春节好!我是《大自然探索》的忠实读者,非常热爱大自然和野生动物。在黑龙江有很多湿地、森林,但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这是整个地球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如果我们人类不抓紧保护,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很多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那么,以后只能在这些刊物和照片上看到了,所以我便买或搜集一些关于大自然和野生动物之类的书刊收藏,《大自然探索》是我收藏之列,我们黑龙江办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6.
药草仅仅是我们人类所发现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很久以来,野生动物早就学会寻找药草来治病了。原始森林是野生动物取之不尽的天然药库,这些药草可治疗1000多种疾病,而我们人类发现药草的功用要比动物晚得多。  相似文献   

7.
野生动物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遗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增加,特别是现代工农业飞速发展,盲目利用自然资源,大面积砍伐森林和延伸农业耕地,严重毁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由此引发的系列恶果如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全球...  相似文献   

8.
药草仅仅是我们人类所发现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很久以来,野生动物早就学会寻找药草来治病了。原始森林是野生动物取之不尽的天然药库,这些药草可治疗1000多种疾病,而我们人类发现药草的功用要比动物晚得多。一头黑猩猩精神萎靡不振,神情悲哀凄苦,我们的这位近亲看  相似文献   

9.
SARS肆虐是大自然向我们敲起的警钟。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不吃野生动物,应该是我们基本的社会公德。 本文刊载了作者几年前在我国南方某边贸城市拍到的一组滥杀、贩卖野生动物的照片。作者以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冒着危险,历尽艰辛,真实地记录下了一个个血腥的场面。后来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联名致信党中央、国务院,并附上了这组照片,最后信和照片送到了当时的总理朱镕基手中,引起高度重视,责成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加大打击猎杀、走私和贩卖野生动物的力度。现在,明目张胆地交易在当地已得到有效遏制。 但愿这样的历史不要重演。 ——编者  相似文献   

10.
在远古时代,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不得不狩猎捕食野生动物。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远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进入了富裕文明的现代社会。然而,曾几何时,吃腻了家禽圈畜的人们开始把眼睛盯上了野生动物,只要是“野生”的,便成了某些饕餮者垂涎的美味佳肴。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调查数据:全国16个城市接受调查的21739人中,吃过野生动物的占46.2%;在接受调查的1381家各种餐厅中,以野生动物作为菜肴的占49.8%;在调查的218处农贸市场中,经营中有野生动物有的9…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日益萎缩,人类生活的城市正渐渐成为各种野生动物群的家园,一些适应了城市环境的动物们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建立起了它们的小生境。不仅仅是那些定期迁移的鸟类会一年一度地来造访我们,也不仅仅是一些偶然的野生动物访客,如成群结队出现的猴子之类,现在有许多种类的动物都选择城市作为它们的永久居住地。在高高的建筑物上,在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上,在垃圾堆旁和下水道里,野生动物以隐秘但又顽强的方式生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12.
管理野生动物资源:寻求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生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管理野生动物资源是人类的责任。本文讨论了野生动物的涵义及价值,简要回顾了野生动物管理的历史发展,通过对狩猎动物管理、濒危动物管理、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物的管理、野生动物危害的管理、城市野生动物管理以及人的管理等当前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的阐述,指出各管理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城市野生动物,即是指能够在城市环境中生存并繁衍的野生动物。有些城市野生动物,例如家鼠,其种群在生态上与人类息息相关。不同的城市区域支撑着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生存。从鸟类来看,其显著的特征是:适应城市生活的鸟类种群大多倾向于拥有更大的大脑,这或许会让它们在对付变幻莫测的城市环境时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4.
人与动物本是"地球村"的共同居民,可是由于人类不断地对野生动物展开攻击和侵犯,例如任意捕杀、狩猎、乱伐森林等,使它们的生存环境缩小了,生存条件恶化了,对如何生存下去也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因而有些动物对人类采取报复行为,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之一。人类应当以此为教训,认识到"爱护环境,爱护野生动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5.
编读交友     
《大自然探索》于今年第9期全面改版以来,我们陆续收到了不少读者来信,大家都欣喜地发现“大自然探索》变了!变得更精彩、更丰满、更前沿了!同时。第9期的《野生动物的厄运》、《血腥的盛宴》一组文章刊出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纷纷来信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甚至愤慨。让我们一起向全社会呼吁:善待野生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6.
根据科学家们估计,最近400年中,地球上有300多种野生动物已经绝种.今天,还有1200多种动物正面临着灭绝的严重危险.几乎每天都有一种野生动物在消失.保护我们的自然宝库,已成为当代人类刻不容缓的重任之一. 有些野生动物之所以灭绝,除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外,或多或少地都与人类本身有关,有些则应由人类负直接责任.例如,1983年2月,伊拉克出动飞机炸毁了伊朗数座油井.这可以说是一件平常的事,人们很快就不会再去提它了.然而,被炸坏的油井每天都将大量的石油倾人海中,使沿海一带出现了一条又宽又长的“原油毯子”.那里的珊瑚、海蛇和一切生物都因此遭殃,其中,一种名叫儒艮的动物也成批成批地死掉了.  相似文献   

17.
人与动物本是"地球村"的共同居民,可是由于人类不断地对野生动物展开攻击和侵犯,例如任意捕杀、狩猎、乱伐森林等,使它们的生存环境缩小了,生存条件恶化了,对如何生存下去也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因而有些动物对人类采取报复行为,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之一.人类应当以此为教训,认识到"爱护环境,爱护野生动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近期的研究报告称,癌症不仅夺走无数人的性命,也成了野生动物的主要威胁。 今天,超过10%的人类死亡是由于癌症造成的。现在科学家意识到,癌症能以同样的速率剥夺野生动物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学者,从果子狸身上提取出了SARS病毒,该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同源性达99%,SARS来自野生动物的推测引起了轰动。人类开始反省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经常猎杀野生动物,充当自己食物的来源。后来,随着农业、畜牧业的  相似文献   

20.
开发生态旅游的初衷是善意的,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现状,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并把旅游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然而,英美科学家的新研究发现,善意的生态旅游正在逐步沦为残害野生动物的“新杀手”。这些研究人员呼吁相关组织制定更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规范,以免野生动物遭受更多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