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05,(3):9-9
科学家最近发现,沙丁鱼数量的持续下降可能会导致海洋上空的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升高,这暗示恢复沙丁鱼的数量或许会有助于阻止全球变暖。其中的关键在于沙丁鱼的饮食--沙丁鱼会吞噬大量的浮游植物(微型海洋植物)。假如不被吞噬掉,死亡的浮游植物就会沉到海底并腐烂,从  相似文献   

2.
正我乘坐的亚轨道航班抵达丹佛的时间迟了,于是我错过了赶赴会议地点的第一班接驳巴士——也就失去了聆听那位媲美摇滚巨星的天体物理学家做主旨报告的座席,我跨越大西洋正是为了采访那位科学家。这不是个好开始,但假如我准时赶到了,我就会错过一班学生对世界末日的通告。这则通告出现在同时进行的分会场,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05,(10):7-7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丰富多样的物种?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并认为答案不是惟一的。现在,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一个原因,就是多样性本身。科学家研究了夏威夷群岛和加那利群岛(一组西班牙岛屿,位于非洲西北海岸的大西洋)上的昆虫及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不管你认为你在数学上是多么的差,当你的大脑走向三角学时,它就会变得聪明无比。  相似文献   

5.
奇妙的衣服     
气温骤暖乍寒,人们如不及时增减衣服,就很容易患感冒。目前美国农业部的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特殊织物,穿上这种织物制成的衣服,就有意想不到的功能。当你感到冷时,它会立刻使你暖和;而当你刚刚觉得太热时,它又会使你顿觉凉爽.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看见一只透明的猫或者狗,会不会被吓一跳?因为它们的身体可能像玻璃一样透明,身体的内脏都看得一清二楚。如果它们吃东西,你可以看到食物从入嘴到排泄的整个过程。你会不会觉得它是来自科幻片《透明人》中的未来动物?其实,现在科学家已经有能力培育出这样的透明动物了。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6,(2):77-77
冬天,你会感受寒风的刺骨,光脚踩在雪地上也会有这种刺骨的感觉。你肯定会认为是寒风和雪的温度极低造成的。但是你口含薄荷糖也会感到丝丝凉意,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科学家至今还没有真正弄明白我们是怎样体会到寒冷感觉的。不过,他们最近还是找到一些证据来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家最近新发现了两种体形庞大的素食恐龙。第一种是兹比·大西洋龙,它生活在1.5亿年前的当今葡萄牙所在地,体长近20米,牙齿比其他大多数蜥脚龙的都宽。事实上,葡萄牙是多种最大个头食肉恐龙的故乡,庞大的身躯能让大西洋龙抗衡蛮龙(欧洲大陆上存在过的最大食肉恐龙)等掠食者。新发现的第二种巨型恐龙是LL龙。它被发现于今天阿根廷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9,(11):10-10
科学家注意到,在过去几十年中的每个冬季,世界第二大鲨鱼——姥鲨几乎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失去了踪迹。它们到哪里去了呢?现在科学家才知道,它们很可能从英格兰跑到热带“度假”去了。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看见一只透明的猫或者狗,会不会被吓一跳?因为它们的身体可能像玻璃一样透明,身体的内脏都看的一清二楚.如果他们吃东西,你可以看到食物从入嘴到排泄的整个过程,你会不会觉得它是来自科幻片<透明人>中的未来动物?其实,现在科学家已经有能力培育出这样的透明动物了.  相似文献   

11.
徐娜 《科学之友》2010,(4):61-61
<正>如果你看见一只透明的猫或者狗,会不会被吓一跳?因为它们的身体可能像玻璃一样透明,身体的内脏都看得一清二楚。如果它们吃东西,你可以看到食物从入嘴到排泄的整个过程,你会不会觉得它是来自科幻片《透明人》中的未来动物?其实,现在科学家已经有能力培育出这  相似文献   

12.
良言 《科学之友》2002,(5):37-38
唾液是一种平淡无奇的液体,人们很少认真对待它——直到你失去了它。如果你的唾液腺不再正常而勤劳地每天分泌3到5升唾液,你就会珍惜这种奇妙的物质了——它的作用不仅是让食物变成糊状和易于消化而已。唾液成分复杂科学家已经发现,唾液比水要复杂得多。它含有多种蛋白质,帮助控制我们口腔里的大量菌群。它充满某些使唾液变得黏稠的物质,防止牙齿受腐蚀并促进伤口愈合。它携带大量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能够揭示一个人是否吸烟或是否感到紧张。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一天你正在餐馆里津津有味地品尝牛排的时候,有人突然告诉你这块肉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种”出来的,你会有何感想?你会觉得它的味道马上发生变化甚至难以下烟吗?小用紧张,不久的将来,科学家利用高科技“培养”出的肉会同天然肉一样美味,富有营养。  相似文献   

14.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在光学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当他又一次站到一项重大发明殿堂门口时,他心中的“上帝”却使他错过了又一次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正>大西洋鳕鱼是美国政府分配给殖民地居住者管理的品种。近年来,大西洋鳕鱼的数量逐年减少,尽管限制了一些捕鱼活动,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波特兰缅因湾研究所的科学家安德鲁·波什(Andrew Pershing)领导了一个科研团队,就这个情况做了深入的研究,最终发现了罪魁祸首:气候变暖。近年来这种快速、异常的变暖情况深深影响着缅因湾鳕鱼的产卵和生存条件。据统计,从2003年到2014年,世界上温度提升最快的地区就是缅因湾了。  相似文献   

16.
睡眠开关     
<正>每天把你喊去休息的是什么?是时间,是哈欠,还是父母的叮咛,或是明天的压力?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发现,这些都不是真正喊你去睡觉的原因。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开关",正是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应该睡觉。科学家认为,这种"睡眠开关"通过大脑神经细胞进行调控,它类似于一种"同态调节器"。当你已经很久没有休息,身体正处于疲劳状态时,这个开关就会启动,不断向你的大脑发出信息:我的"主人"该睡觉了。  相似文献   

17.
植物会“听”音乐吗?为了揭开这个奥秘,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1983年,一位法国科学家把一副耳机套在番茄上,每天让它“欣赏”3个小时的音乐,这个番茄竟长到两公斤重。美国和印度科学家对水稻、甜菜、  相似文献   

18.
动态点击     
<正>一组来自葡萄牙的生物学家在大西洋海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物种——细斑原海豚。这种海豚体形较大,身长超过2.1米,以鱿鱼和小型鱼类为食。科学家认为,这种海豚应当是由吻原海豚和条纹原海豚杂交而来。因为细斑原海豚的DNA核与长吻原海豚非常类似,而线粒体DNA则近似于条纹原海豚。生物学家认为,这种在海洋深处的杂交现象非常罕见,要么对物种进化无关紧要,要么就对于形成新物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希望你的i-Phone运行速度更快,就得让它缩小。设备体积越大,电流在回路中传导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但是电路缩得太小也有问题。在非常小的尺度里,物理定律会变得不同寻常,因此较大设备的缩小版本可能无法正常工作。现在,科学家们可能在解决这个难题上有了一  相似文献   

20.
深海巨鱿     
<正>雪菜鱿鱼,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但不是所有的鱿鱼都会是你的菜。当你碰到某些鱿鱼的时候,一不小心,你就会成为它的菜。美国蒙特雷研究所的鱿鱼专家斯坦·亨特多次表示:"为了看到一只活着的巨型鱿鱼,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这是每一个鱿鱼专家的梦想。"现实巨兽巨型鱿鱼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体长可达20米左右,重约2~3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