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有无信仰状况老年人在幸福感上的差异,以及宗教信仰老年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量表法对162名老年人(其中宗教信仰老年人62名)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幸福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老年男性的幸福感要要显著的高于老年女性的幸福感;宗教信仰老年人的幸福感要显著高于无宗教信仰老年人的幸福感;宗教信仰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其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并且社会支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有宗教信仰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个体参与不同锻炼强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采用锻炼感觉量表(ETI)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等研究工具,使用实验比较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身体锻炼有助于调节身心矛盾,增强心理健康.结论: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为了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强的运动愉快感,应合理安排与选择运动强度,中等强度是大众健身锻炼较适宜的锻炼强度.  相似文献   

3.
培养幸福感实质上是一种幸福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是必要的,对于大学生的德育、心理健康、学业发展、社会化等意义重大。可以从大学生人格教育和塑造,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的统一,学校良好氛围的营造等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对齐齐哈尔市中老年人骨密度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骨密度的关系和差异,以及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状况.结果发现,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中老年人的骨密度有所差异,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却随之升高,且女性较男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问卷,对山东省部分高校6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研,考察了山东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并对主观幸福感与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正性情感和自我满意感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决定的;(3)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是直接的,而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既有直接作用效果,又有充当“中介变量”角色的间接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对调节和缓解大学生因学习负担过重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有良好的效果.本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河南两省的3所高等院校的73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全国常模、高等学院进行了比较,另外还研究了运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证明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确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海南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心理健康状态明显好于女生;文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理科生;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在正向情绪方面城市学生明显好于农村大学生.针对此结果,我们提出了促进海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为进一步制定科学系统的心理干预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知     
《河南科技》2011,(11):8-11
<正>1基因决定幸福感?科学家发现"幸福感基因"2吃药加糖能增强药物杀菌效果3与家人共餐的孩子更健康4花椰菜可做肺部"清道夫"基因决定幸福感?科学家发现"幸福感基因"英国研究人员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脑中的一种特殊基因决定的。由于人们体内的这种基因结构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教育、收入与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住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城镇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对收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较高者的主观幸福感越强、不幸福感越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具有更高的收入水平引起的。一旦对收入进行了有效地控制,我们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者的主观幸福感越低、不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10.
《漳州师院学报》2021,(1):33-40
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年数据,采用因子、回归分析法,探讨养老服务、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因子分析表明:养老服务分为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养老服务体系两因子;社会资本分为初级信任、次级信任和一般信任三个因子;健康分为主观自评健康、客观心理健康两个因子。回归分析发现:人口社会经济特征中,除了年龄外,其他指标对健康都产生统计显著性;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养老服务体系两个因子对健康产生统计显著性;初级信任、次级信任两个因子对健康产生统计显著性,一般信任因子对健康不具统计显著性;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养老服务体系两个因子和初、次级信任两个因子各有侧重并合力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研究认为,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社会资本等是提高农村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SCL-90量表和PCRT测验评定了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他们父母的管教态度。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两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相关的父母管教态度是:溺爱、盲从、矛盾、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漳州师院学报》2017,(3):129-133
为了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为其改革创新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对现有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并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采用质性研究法,对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运用质性分析软件处理访谈数据,总结归纳了大学生在生命意义缺失情境中出现的三种心理问题,反映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缺乏生命意义教育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把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兴衰,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一、大学生健康状况通常认为大学生是最健康的人群,其实并非如此,大学生中存在着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1.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与生理发育不平衡的特殊年龄  相似文献   

14.
新知     
《河南科技》2011,(6):8-11
基因决定幸福感?科学家发现“幸福感基因” 英国研究人员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脑中的一种特殊基因决定的。由于人们体内的这种基因结构有差异,决定了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新调研资料,结合对福建省四所高等院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来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同时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海口市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体育开展状况受其所在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同时针对其体育锻炼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对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自我评价的综合调查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感觉与知觉、情感与意志、记忆力、注意力、个性发展、锻炼动机等心理现象及活动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能够向着有利于身健康方面转变,而对参加哪一个运动项目差异并不显著,同时通过自我评价的分析还表明,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相应的运动负荷,这样才能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已经受到社会的关注,本研究从职称、月收入两个方面入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东省5603位高校教师进行主观幸福感研究。结果发现:主观幸福感随职称和月收入的升高而增强;相同职称不同月收入,或者相同月收入不同职称的教师,其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纬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中国不同城镇化发展区域的城镇化率对碳排放的影响,选取了中国30个省份(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除外)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按照城镇化水平对各地区进行分组研究。通过对扩展的STIRPAT模型进行最小二乘回归估计,得出了中国不同城镇化发展区域的城镇化率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城镇化发展区域的城镇化率对碳排放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线地区和二线地区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使得碳排放增加,但是三线地区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使得碳排放减少。一线地区和三线地区的碳排放与城镇化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而二线地区的碳排放与城镇化率之间呈正U型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认为体育锻炼有降低抑郁、缓解焦虑、提高自尊等作用,目的是通过本文能使人们正确认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充分发挥体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方面的特殊功能,提高大学生心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