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沿     
人工智能的一大进步 2012年,GoogleX项目组将16000块处理器连接成网模拟人脑的神经系统,并成功地让系统学会了辨识猫的外表特征。2014年,IBM公司利用相似的方式,设计了类似神经突触的网络状电脑系统,模拟人脑内部连接,促使计算机掌握自我学习功能。传统的电脑程序基于人为设定好的条件进行判断和执行程序,而未来的“聪明”电脑将掌握自我学习和自我判断能力,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可以想象,计算机自我思考的技术障碍一旦被突破,电脑的能力会得到极大提升,人工智能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专家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对一些人们觉得易如反掌的事,计算机处理起来却显得十分笨拙,甚至无能为力。例如,出生不久的婴儿能够准确无误地识别母亲的音容,但这件事若要让计算机来代劳,就麻烦得多了。这是因为人的许多知识具有所谓不确定性。要想用机器模拟人的思维,使计算机成为真正的“电脑”,就有必要讨论这种具有不确定性的知识的表示方式和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专家系统是知识工程的应用系统,而知识工程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课题。国际上最初是由斯坦福大学的爱德华·弗根鲍姆教授在1977年的第五届国际人工智能会议上提出的。他说:“人工智能是把人们积极利用经验知识解决问题作为前提并与人工智能应用有关的一个研究领域”。通俗地讲,知识工程中最重要的专家系统是指把专家具有的技术秘密存储在计算机里,便于普通人利用。  相似文献   

4.
何谓专家系统?专家系统的专著介绍说:将专家的知识、经验、方法存贮在计算机内,计算机便象真正的专家一样处理、解决某类问题,这样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便是专家系统. 自50年代第一个医学专家系统MYCIN问世以来,专家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工作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的应用前景,无疑是光明的.但是专家系统的出现对于自然科学有些什么启示?作为一个“系统”,它与系统工程或称为系统论有什么联系?本文试图探讨这些问题,并将提出系统论中的思维模型.  相似文献   

5.
电脑“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给社会带来的冲击波还未完全平息,由电脑控制的机器人又组队进行了世界杯足球赛。由于它表明机器人在模仿人的行动中已达到多么高的水平,而且它需要人工智能解决的问题也远比对弈时复杂,因此它引起了行家的更大关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比“深蓝”战胜棋王更大。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是数学思想的产物,它的运用离不开数学模型。人们期待有这样一种数学工具,能把人的经验知识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输入计算机,铺设人机对话的桥梁。模糊数学便是这样一种有力的数学工具,正是由于它的出现,人工智能孕育着新的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始于五十年代,一般可归纳为计算、控制、存储和人工智能四方面。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始于五十年代,一般可归纳为计算、控制、存储和人工智能四方面。计算功能的应用量子化学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容量和速度的急剧扩大,已使量子化学计算中半经验的分子轨道计算方祛程序化,并已出现了处理全电子的“从头计算”价键和分子轨道的更为严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八年前,一组研究大脑的专家们作出判断,探讨人体最复杂的器官的功能的最好方法,就是试验把大脑的一部分在计算机中“培育”。这个试验和它产生的关于大脑功能的新奇理论可能象相对论使物理学发生巨大变化一样引起神经科学的彻底革命。科学家们已制造出塑料心脏,并把肌肉细胞在培养皿中培养。但是能模拟的大脑的一部分在计算机中培  相似文献   

9.
跻身于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研究的前沿──访计算机视觉专家马颂德研究员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是当代高科技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世界各先进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竞相开发的新领域,对智能本质的研究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也是21世纪高技术开发最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专家系统     
多年来,人们期望有更多的专家来为人类服务,但是培养一名专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专家系统的产生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人类展现了一幅美妙的远景。《专家系统》一文介绍了什么是专家系统,专家系统研究的现状和展望,以及它与第五代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机器人和专家系统形式出现的人工智能正在日益广泛地应用到管理、政府、办公室和企业中。但是,迄今它们的应用仍然在有限的方面。预期90年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从它那蜗牛的爬行变成为在办公室、学校、政府、医院、饭店、工厂等这些人类活动的舞台上大规模帮助人们工作的有机部分。此外,随着每年提供价格低廉的更灵巧和更智能化的专家系统,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将(?)长足进步。预测2000年以后应用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和机器人将是具有无性系生物脑形式的生物分子计算机“硬件”。本文简述以上内容,并从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人工智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下棋是一种游戏,但下棋集中了人的一般思维过程,引起了人工智能专家的重视。《中国象棋和计算机》一文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工作及其对人工智能研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Google X项目组将16000块处理器连接成网模拟人脑的神经系统,并成功地让系统学会了辨识猫的外表特征。2014年,IBM公司利用相似的方式,设计了类似神经突触的网络状电脑系统,模拟人脑内部连接,促使计算机掌握自我学习功能。传统的电脑程序基于人为设定好的条件进行判断和执行程序,而未来的"聪明"电脑将掌握自我学习和自我判断能力,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可以想象,计算机自我思考的技术障碍一旦被突破,电脑的能力会得到极大  相似文献   

14.
张伟年 《自然杂志》1997,19(5):266-271
随着动力系统研究的主流进入非线性问题,人们不得不面对大量敏感依赖性的、全局变化的复杂现象,因而对研究方法和条件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些年来欧美开始了非线性动力系统实验,它使人们从单纯的思维与演算研究方式走向了“电脑实验”的方式.电脑实验(计算机辅助分析)已成为非线性动力系统研究越来越重要的手段,而动力系统工具箱在非线性动力系统实验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知短信     
计算机牛仔裤 荷兰电脑专家发明了一种"计算机牛仔裤",这条牛仔裤上有蓝牙键盘、扬声器及无线鼠标,只需在电脑上插入USB设备,裤子就能实现无线操作。  相似文献   

16.
“仅凭心思一动,就可操纵电脑”,这种如梦如幻的想法能不能用“脑机接口”方式来实现?最近有关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2005年12月,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丹尼斯·麦克法兰和沃尔帕博士主持的一个科研组公布了最新科研成果,有关论文称,实验中受试者的大脑想到哪里,计算机屏幕上的光标就会移动到哪里,实验取得了预期效果。1992年第10期的《知识就是力量》曾刊载过我的一篇文章“电脑通向人脑的桥梁——神经元芯片”,文章描绘了大脑和计算机连通的前景。十几年后的今天,当时的科学预测已经变成了现实,始料不及的是它首先在医学领域获得突破,为…  相似文献   

17.
<正>人工智能的运用正在让许多研究领域焕然一新。一个新出现的人工智能工具帮助专家填补残缺的文本,估量古希腊铭文的年代和来源。人工智能会让许多工作变得自动化,进而消灭某些工作岗位,这种可能性正在稳步推进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中。现在,这波浪潮甚至拍打到古代世界研究这片僻静海岸上。近期《自然》杂志刊登的一篇论文中,扬尼斯·阿萨埃尔(Yannis Assael)等人介绍了一个名叫“伊萨卡”的人工智能工具,它的研发初衷就是将深度学习引入到古典学研究和古希腊抄写文本(这些文本最初是镌刻在石头上)解译工作中来。然而,这项进展不应该被解读为针对数千年的传统铭文研究(铭刻学)的一个威胁,更准确地说,它是铭刻学的一项补充。  相似文献   

18.
情感计算机     
人工智能领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不久的将来人们有望见到善解人意、有人情味、能和人类自然沟通的“情感计算机”。人们能通过向机器提供更强的逻辑能力而使人工智能领域获得下一个重大突破,而提高情感能力也同样奏效。“感情”通常设有和无生命的机器联系在一起,但《感情计算》的作者罗莎琳德·皮卡得(RedndRca!d)却认为情感可能正是计算机有效工作所必需的东西。马萨诸塞技术协会的计算机技术教授皮卡得说,计算机需要人工感情以便更好地理解用户并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改进。科学家越是对作为计算机模型的“湿件”——人脑及神经系…  相似文献   

19.
近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是日本本田汽车制造集团的人工智能科研所宣布,他们已开发出一种具有高度自控和运动能力的高智能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外貌酷似身着太空服的宇航员,它身高1,80米,体重210公斤,由电池驱动。借助自身的电脑平衡系统,机器人能够在各种地形如上下楼梯、跨越高坡时行走自如,即便受到了外力的突然冲击,比如被人推一把,机器人也能继续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这个机器人还能有类似人类的视觉和视野功能,可以根据自身电脑的指令和判断,自行走向一个预定的目标,也可以自行躲避绕开障碍物体。机器人的手臂也可以自如地伸  相似文献   

20.
从基于逻辑的人工智能到社会智能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汝为 《自然杂志》2006,28(6):311-314
本文从思维科学和系统科学交叉发展的观点回顾人工智能半个世纪发展的历程它经历了以“物理符号系统”为假设的传统人工智能(逻辑思维的模拟);人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分布式人工智能(形象思维的模拟);现场人工智能(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运行环境相结合的模拟);智能体技术、人工社会研究所涌现的社会智能(社会思维和群体智慧与运行环境相结合的模拟)。钱学森于1990年发表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处理这类系统有关复杂问题的方法论,接着提出我们要研究的不是智能计算机,是人机结合的智能系统,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信息空间综合集成研讨体系(CyberspaceforWorkshopofMetasyntheticEngineering),为社会智能涌现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平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