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传统RESS过程中存在着颗粒质量和产量问题,本文分别以超临界CO2作为溶剂在萘的固态和熔融状态下利用RESS过程制备了萘的超细颗粒,研究了萘在固态和熔融态下各种操作变量,如萃取温度和压力、膨胀前温度和喷嘴尺寸等对产品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前温度和萃取压力的作用规律相同,提高膨胀前温度则颗粒变大,提高萃取温度,颗粒尺寸变小;而在熔融状态下反之,在该研究范围内,喷嘴尺寸的熔融态和固态下对颗粒尺寸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凝胶网格法制备CdS超细颗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首次利用凝胶网格法制备了CdS超细颗粒,测定了样品的等电点及TEM粒度分布,XRD等性能表征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证明上法简单,易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从单个颗粒运动轨迹出发,对存在团聚现象的颗粒沉降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一个分析超细颗粒悬浮液沉降过程的数值模型,提出了加速沉降的促进函数ψ,推导出沉降效率数值模型.并用Matlab程序对钛白去离子水体系分离模型进行了计算模拟,得出钛白悬浮液沉降过程有3个阶段:微观力影响与宏观力影响近似平衡的开始阶段,微观力影响占主导的沉降加速阶段,和两者达到新平衡的沉降后期状态.并讨论了颗粒含量和粒径对沉降过程的影响:颗粒含量的降低或是粒径的增大都将使沉降加速阶段时间跨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环己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水体系的o/w微乳液中,制备了粒径约58nm球状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超细颗粒,研究了影响粒子形态和大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制备纳微米粉体材料的新方法.实验以乙醇为有机溶剂,CO2为反溶剂,利用连续式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四环素超细微粒.研究了操作压力、温度、浓度、喷嘴内径等操作参数对制备的四环素超细微粒形态、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在压力15.0MPa、温度35℃、溶液浓度5mg/mL及喷嘴内径75μm实验条件下可得到较理想的实验结果,制备出的四环素超细微粒平均直径为20~40nm.  相似文献   

6.
利用流动化学反应法制备了粒径大小约为100nm的Fe-Ni-B非晶超细颗粒。以化学分析及Mossbauer测试作为主要方法,研究了反应液的浓度、溶液的pH值、反应液流量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非晶超细颗粒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超临界流体抗溶剂(SAS)结晶分离技术,为简化其操作流程及降低相应的装置建造成本,在汲取超临界萃取装置研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加压泵的结构改造,以及对净滤、管道和冷凝等子系统的合理配置,以超临界CO2为抗溶剂,设计并加工了一套适于生化及抗生素类物系处理的间歇流程与装置,其建造成本较大幅度地低于国际同类产品的市场报价。通过建毕后的水压试验,以及结合对柠檬酸-丙酮溶液的SAS制粒实验,结果发现:所建装置不仅加压过程平稳、快捷,系统密封可靠,且操控性能优良,实测产率随压强及温度的变化趋势亦均与文献报道相吻合,即产率随压强的增加而升高,随温度的增加而先升后降。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流体重结晶吸附法分离富集紫杉醇粗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重结晶及重结晶-吸附法对紫杉醇粗品浸膏(含Taxol约1.0%)快速分离富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重结晶-吸附法1次可快速使粗品紫杉醇浓缩富集10倍左右,分析结果用HPLC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利用北京同步辐射小角x光散射实验站,对超临界流体的抗溶剂过程中,高分子的构象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表明,在不断加入抗溶剂的过程中,高分子链发生了以伸展规线团郑曲到蜷缩球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常规水压裂液会对页岩造成伤害,容易产生水锁,不易返排,还造成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制备了低伤害二氧化碳凝胶压裂液。将自备的F2EU和F4EU增稠剂加入到超临界CO2基液中,探究两种增稠剂的加入量对CO2凝胶压裂液黏度的影响,综合考虑成本与效果,优选了2%的F4EU增稠剂,可将CO2的黏度增至15.4 mPa·s。研究了温度、压力以及剪切速率对凝胶压裂液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黏度总体降低,但中间出现一个短暂升高阶段;随着压力上升压裂液黏度增加;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压裂液黏度下降,属于一种典型的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F4EU超临界CO2凝胶压裂液的平均伤害率为1.39%,远远小于常规压裂液对岩芯的伤害率。实验表明,F4EU超临界CO2凝胶压裂液在页岩气压裂开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用PR方程计算了丙酮-CO2和乙醇-CO2气液平衡.在此基础上,分别以丙酮和乙醇为溶剂,用超临界CO2气体抗溶剂法进行了高氯酸铵(AP)细化研究.选取实验参数为:温度25—40℃,压力6—9MPa,初始浓度0.38—1.8g/100m l,升压速率14kg/h和35kg/h,静置时间0和30m in.以乙醇、丙酮为溶剂分别可获得平均粒径为60nm和100nm的AP微细颗粒,较丙酮而言,以乙醇为溶剂制备的细化样品平均粒度更小,本文用偏摩尔体积从理论上解释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用TEM分析实验结果,探讨了压力、温度、溶液初始浓度及进气速率、静置时间等对GAS重结晶过程、晶粒大小和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GAS细化过程中升压操作引起的液相湍动强度才是影响样品粒径、晶型的决定性因素;(2)溶剂、抗溶剂之间的作用力对结晶AP的粒度及晶形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流体中超声空化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超临界CO2流体中超声空化产生的可能性,根据超声空化阈值的基本理论和超临界CO2流体的物态数值,研究了超声空化阈值随空化泡初始半径、流体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中超声阈值声压PB、阈值声强IB随空化泡的初始半径增大而减少;对超临界CO2流体,当压力较大或温度较低时,更容易产生空化;在空化泡初始半径相同的情况下,超临界CO2流体中的理论空化闽值比水中的理论和实际空化阈值均要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混合建模技术,通过集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单元过程机理模型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混合模型,较好地解决了超临界过程的模拟计算、经济评价、设计和运行优化问题.通过软件集成的方法实现了商业模拟软件Aspenplus与ANN的集成,大大降低了模型的实现难度和实施时间.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黄酮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对超临界流体萃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萃取得率的各因素强烈程度的顺序由大到小为:夹带剂浓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在流量为35kg/h,萃取时间为2h的条件下,最佳萃取实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5MPa,乙醇浓度为90%,萃取温度为55℃,此时,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得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CO2染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纤维织物超临界CO2状态下用分散染料染色的操作方法和工艺技术,对超临界状态下溶解度、染色牢度、匀染性、织物强力、染色机理进行分析探讨,确定了影响染色效果的主要因素.经实验验证超临界CO2是可行的,对于我国纺织染整行业从源头上节约水资源和清洁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静动态结合萃取姜黄油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姜黄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流体梯度升压与静动态结合萃取姜黄油的工艺研究,并利用均匀试验与正交试验进行优化. 实验得出超临界流体萃取姜黄油的优化工艺为:原料含水率5.5%~6.0%之间,先在压力10MPa、温度30℃的状态下静态预置15min,后在压力30MPa,温度45℃,CO2流量40L/h的条件下动态循环萃取120min. 结果表明,姜黄油的萃取率可达8.95%,比水蒸气蒸馏法提高了4倍,且香气纯正,证明超临界CO2流体静动态结合萃取姜黄油的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